-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10179
- 积分
- 3038
- 主题
- 85
- 帖子
- 869
- 精华
- 6
- 经验
- 3038 点
- 金币
- 77 元
- 注册时间
- 2011-8-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869
- 精华
- 6
- 经验
- 3038 点
- 金币
- 77 元
- 注册时间
- 2011-8-22
|
眉山地区涉及水产饲料的厂家有20来家,上膨化料线的企业不足十家,多为夫妻或兄弟企业,据悉多数饲料企业老板是由经销商转身而成。饲料厂很少有正规的配方师,靠自行摸索或同预混料企业合作。
比较有特色的一家是平春饲料厂,老板姓刘,是两兄弟,一个管生产跟机械维修,一个管销售,没有业务员。整个厂可说完全靠两兄弟撑起来,即便如此,该厂膨化料年销量近2万吨。这个数据在珠三角企业看来,并无过人之处,但在四川整体膨化料年产销量仅11万吨的市场而言,不可谓令人意外。老板说没啥经营秘诀,就是做质量,也不冒进,生产线产能供不应求时才上新线,今年上了条10t/h的膨化线。平春饲料品牌在当地还是蛮响亮的,在参观一个据悉眉山最大的叉尾苗场时,苗场老板说当地“通威”跟“平春”的饲料质量比较稳定。
另外还有一家叫倍斯特的饲料企业,夫妻管理,膨化料年销量几千吨,具体是多少老板娘没说。厂房上了两条颗粒料线跟一条膨化料线,老板想再上膨化料线,但是没地方可以上,寻思另外找场地建厂,目前30亩的地皮还没批下来,原因还是那个原因,就是饲料厂税收少,当地政府不咋欢迎。
像上面的这种兄弟或夫妻企业,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管理成本低,因此可以将这方面节省下的成本花到配方上,质量可以做到很棒。但不足点就是,对管理者自身的能力要求很高,当企业想继续扩大时,极可能超出管理者的精力范畴;以及管理者精力不足退位后,接班人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这个问题有问,但没有相应的回答,估计在这些老板心里,也是一个没琢磨透的问题。
眉山的养殖池塘修得很漂亮,1-2亩,池底很平整,池边内侧用砖码了一圈后敷水泥,池深1.2米左右,水位估计1米的样子。很疑惑为什么池塘深度那么浅,不挖深点,苗场一老板说是没那么多水供养殖,所以池塘设计时蓄水量都较少(池塘较浅),另外改建成本比较低(池塘由农田改建)。这种1-2亩的池子很适合苗种标粗,当地养殖户大多是拿黄颡鱼或叉尾等水花放池中标粗,之中出规格苗2-3次,剩下的规格苗继续养至成鱼。如果单纯放苗养成鱼的话,效益较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