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产专家赴新疆调研 建议发展特色经济鱼类产业带

[复制链接]

359

主题

21

听众

212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8-11 10:02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帖子
    750
    精华
    127
    经验
    2126 点
    金币
    5296 元
    注册时间
    2010-7-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8 08:38: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水产前沿网

    水产前沿网


    认真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助推新疆渔业实现科学跨域式发展,中国水产科学院院士、专家一行30余人于8月6日至15日赴新疆调研、考察特色渔业发展现状,为新疆渔业发展献计献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新疆水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年均增长率达9 %。2009年,新疆水产品产量已达9.7万吨,居西北五省之首。水产品市场供求格局发生改变,人民群众“吃鱼难”已得到根本解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席助理、水利厅厅长王世江在今天举行的“新疆现代渔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致辞时表示,新疆渔业发展已实现由捕到养,由养殖大宗品种到名特优新、优质高效发展。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和乌伦古湖等水域均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认定,池沼公鱼、高白鲑等水产品实现出口创汇,农渔民通过发展渔业走向致富道路。2009年,新疆渔业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渔业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渔民增收、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新疆境内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宜渔水面达516万亩, 冷泉水资源28亿立方米,居西北省区首位。现有鱼类100余种,土著鱼类占50%,其中20余种经济鱼类为新疆特有。新疆水域少有污染,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渔业及生产有机水产品的理想之地。通过自主创新、合作研发,已初步掌握了丁鱼岁、梭鲈、白斑狗鱼、雅罗鱼、河鲈等特色经济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高白鲑、凹目白鲑、池沼公鱼等经济鱼类深加工产品已远销芬兰、日本,为今后推进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随着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石油产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水产品消费量不断增加,水产品市场需求量扩大,新疆特色经济渔业市场前景广阔。
      新疆水产局局长古力认为,新疆水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渔业基础设施薄弱,水产技术推广、水产种苗培育体系滞后,渔业生产经营分散,渔业产业化及优势资源转换进程缓慢,新疆丰富的水域、光热、特有鱼类资源及适宜开发水产健康养殖的优势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丰富的特色渔业资源尚处于待开发状态。
     新疆提出水产产业化发展的目标:2015年,新疆水产品产量达15万吨,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3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士唐启升、赵法箴、雷霁霖、苏纪兰等建言,建立南北疆特色经济鱼类产业带,培育一批具有开拓市场、赢得市场能力的龙头企业,创建一批新疆特色经济鱼类产品品牌,建设一批地区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绿色生态渔业产业化基地。
      建设以冷水性和亚冷水性鱼类开发为主的北疆特色经济鱼类产业带,以裂腹鱼开发为主的南疆特色经济鱼类产业带;创建特色经济鱼类产品品牌,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延伸产业链,最终形成产、加、销的产业化经营格局;通过培训与示范推广,在有条件的地区引导农牧民在房前屋后养殖特色经济鱼类,逐步形成集养殖、餐饮、游钓为一体的经营方式,提高农牧民生产技能和收入水平;建设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生态渔业基地,构建具有新疆特色的渔文化产业。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新疆水产局签署了“对口援助新疆渔业协议书”。(转自文新传媒)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金币 收起 理由
    水宝宝 + 1 + 1

    总评分: 经验 + 1  金币 +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