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1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州:300百年金鱼福地 今陷入内外夹击困境

[复制链接]
kook    

904

主题

14

听众

5324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2049
    精华
    220
    经验
    5324 点
    金币
    1698 元
    注册时间
    2010-6-13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14:25: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kook 于 2010-9-27 14:29 编辑

    福州金鱼N个第一  
          占国内高端金鱼市场70%,市场占有率第一;  
          占国内高端金鱼出口量90%,年出口量800万尾,出口量最大;  
          1980年代开展金鱼人工授精,全国最早;  
          培育的新品种最多。  


                                                           这么黑的兰寿不多见


         9月13日,东南网报道了《市区最后金鱼池的坚守》,勾起不少老福州和鱼迷的回忆。饲养金鱼是福州的老行当,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国际上屡获殊荣。以前,福州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寻常百姓,都会在家里养上一两缸金鱼。  

          新闻回顾  
    水产前沿网

    拆迁的日子不远了,鱼还没有找到其他落脚的地方

          福州市区最后一块金鱼场月底要拆 遗失的不只是鱼  

          如今,全国高端金鱼出口,九成来自福州。但时下大多年轻人都不知道福州金鱼这么有渊源,福州金鱼陷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困境。  

          【身世】源自三坊七巷还是市井人家  

          都说饲养金鱼是福州的老行当,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福州金鱼的身世至今是个谜。  

          有人说,福州金鱼起源于三坊七巷。金鱼喻意“金玉满堂”,当时那些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家中花厅、后花园免不了养几缸金鱼,比如水榭戏台旁的假山鱼池,林则徐纪念馆中的三口金鱼缸。  

          也有人说,福州金鱼是出自市井鱼迷之手。金鱼发祥于江浙,福州爱鱼之人到江浙游玩,见小家伙灵动可爱,游姿潇洒飘逸,带回来了几条。这些金鱼都是雇挑夫日夜兼程挑回来。这一路的颠簸,反倒为鱼儿增氧,提高了成活率。  

          72岁的鱼迷汪聿刚回忆说,解放前,福州不仅大户人家养金鱼,不少寻常百姓也会在自家天井养上一两缸金鱼。自古金鱼就不便宜,当时一斤大米几分钱,一尾金鱼至少2分钱,贵的甚至1.5角,但养鱼、玩鱼的人家不在少数。“文革”后,福州一度中断的金鱼文化又恢复了。西湖公园旧动物园设立了金鱼廊,自幼爱养鱼的汪聿刚毛遂自荐负责养鱼。他说,每逢节假日,金鱼廊前总是人头攒动,挤都挤不进去。  

          【成名】首批出口货物,就有金鱼  

          “改革开放后,福州第一批出口的货物就有金鱼。”老汪说,1979年,福州金鱼参加香港一个展销会,他和外贸局的一名同志提前十几天到香港准备。可两人左等右等,迟迟不见金鱼来。原来,当年福州恢复出口,走海运,可船装不满,迟迟没发货。最后金鱼只好改乘火车,颠簸了70多个小时才抵港。可展销会已经结束,来的人稀稀拉拉。老汪执意把金鱼展出,没想到,品种丰富、身材健美的福州金鱼一售而空。  

          福州金鱼一“展”成名,湖南、广东、天津各地的鱼迷纷纷来榕取经。在金鱼外销创汇带动下,福州形成了金鱼养殖热。1982年,福州出口金鱼就有20万尾。  

          【传承】日本人培育出了兰寿,养的都没咱好  

          真正让福州金鱼扬眉吐气的是“兰寿”。500年前,金鱼从中国传入了日本,日本人改良了部分金鱼品种,培养出享誉世界的“兰寿”品种。1986年,“兰寿”传入中国,日本人放狠话:这种鱼在中国养不出第二代。福州鱼迷从国外带回几对“兰寿”,试着育种,第二年就培育出自己的“兰寿”,一直繁衍至今。  

          “如今,日本兰寿都没有福州兰寿好看。”福州金鱼协会会长李永杰自豪地说,经过品种改良,福州兰寿色彩更丰富,体态雄壮,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鱼迷称为“福寿”,与日本兰寿、泰国兰寿并称国际三大好寿。如今,一尾比赛级的“福寿”售价上万元也是很常见的。  

          去年,养鱼人叶其昌携17条金鱼参赛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7条金鱼赢了2金4银1铜。比赛后,东北的、浙江的鱼迷不远万里来榕,就为了看一眼老叶养的金鱼。但让老叶遗憾的是:“福州本地玩鱼的人很少。”  

          这也是福州许多养鱼人的遗憾。为此,福州养鱼人筹备了福州金鱼协会,旨在弘扬福州金鱼文化, “金鱼游入寻希望常百姓家”,希望福州金鱼能成为福州文化又一烫金名片。  

          协会成立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备战本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金鱼锦鲤大赛。所有的金鱼以协会的名义参赛,这是福州金鱼第一次“集团作战”。  

          【揭秘】福州金鱼为啥特别好?  

          福州并非金鱼发祥地,却在短短三百多年的饲养历史中,培养了最多的金鱼新品种。福州金鱼缘何闻名于世?  

          一得水土好  

          “同样的金鱼卵分一半给北方鱼场饲养,也养不出福州金鱼的品质。”李永杰说,金鱼卵到了北方能活,就是不漂亮。福州养一年金鱼,北方要养三年才能有一样的体形,但神韵上还是欠缺些。  

          福州金鱼协会秘书长王爱民说,福州气候适宜,水质好,很适合金鱼养殖。在北方,到了冬季,金鱼便停止生长。而广州的气候更适合养热带鱼,金鱼养殖的气候和水质条件倒不如福州。只有福州金鱼可以一年到头不停生长,天生丽质。  

          二得“不要脸”  

          福州金鱼养得好,跟民间金鱼饲养高手分不开。“福州养金鱼的可以说‘不要脸’。”李永杰说,福州民间金鱼饲养高手都是骨灰级的发烧友,都开设了鱼场。如今,福州有50多家金鱼养殖场。鱼场主每天一早睁开眼,脸也不洗,饭也不吃,第一件事便是去鱼场看鱼,伺候金鱼吃早餐。到了金鱼交配期,鱼场主们更是守着鱼池,夜不归宿,跟伺候人坐月子一样,伺候金鱼。  

          李永杰说,福州金鱼养殖技术居全球首位。福州在国内最早开始金鱼人工授精,这样就可以随意给不同的金鱼交配,杂交出许多新品种。“福州养鱼人就如画家,把红的鱼、黑的鱼调在一起,拼出美丽的品种。如今调出的颜色、品种多得都叫不出名字。”(东南网)
    kook    

    904

    主题

    14

    听众

    5324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2049
    精华
    220
    经验
    5324 点
    金币
    1698 元
    注册时间
    2010-6-13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0-9-27 14:31:55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新闻链接——>福州:市区最后金鱼池的坚守

        再过十来天,福州市区最后一块金鱼场就要拆迁了。大多数人或许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福州饲养的金鱼是全国三大金鱼流派之一,福州出品的“兰寿”金鱼,被誉为“福寿(福州兰寿)”,也是国际三大好寿之一。

        鱼场是挪窝还是割弃,还是未知数。这让养了40多年金鱼的老叶很纠结。他的这片金鱼场虽然规模不算大,却保留着福州品种最多的传统金鱼。福州鱼迷叹息说:要是老叶不养金鱼了,不知福州传统金鱼是否还保得住。

        他见证福州金鱼的起落

        老叶其名叶其昌,是省花卉协金鱼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福州市园林局下属的花木公司新店金鱼场负责人。老叶在全国金鱼界颇有名气,还被喻为福州金鱼界“带头大哥”,不是因为上述头衔,而是他养了40多年金鱼,见证了福州金鱼发展的起起落落,更是福州传统金鱼的守护者。

        老叶今年57周岁,十几岁时看了一次金鱼展,便爱上了养鱼。上世纪50年代初,福州洋头口一带有很多金鱼场。老叶小时候常到这一带买金鱼,一毛钱三只,养着养着,最后在自家后院养了30~40缸金鱼,还有2个水泥池。

        连红卫兵都不忍伤害金鱼

        “‘文革’期间,要不是金鱼,全家可能活不下来。”老叶说,当时干部一个月工资才三四十元,而金鱼最多一天能卖出十几元。红卫兵到家里“割资本主义尾巴”时,砸了一缸金鱼,见金鱼灵动优雅,就再也下不了手,教训一番便走了,之后再也没来过。金鱼得以保存。
        老叶养的金鱼品种越来越多,在福州也小有名气。就连“文革”后,福州西湖恢复养金鱼,金鱼也是向叶家购买的。老叶清楚记得,他一口气出售了2900元的金鱼给西湖金鱼场。“文革”结束后,福州市园林管理处(市园林局前身)恢复养金鱼,有了西湖官家村(金鳞小苑)、旧动物园和新店三个金鱼场。1985年初,老叶从市糖烟酒公司被“挖”来养鱼。1988年,他受聘为新店鱼场负责人,工作至今。如今那三个金鱼只剩下新店这一处了。

        20年前,福州金鱼卖过万元

        1989年,老叶在一群黑蝶尾金鱼中发现了一些变异的金鱼:眼睛、鱼鳍、尾巴是纯黑色的,身上雪白,黑白分明,像极了熊猫,被喻为“熊猫蝶尾”。

        一个香港鱼迷听闻老叶手中有这种“宝贝”,半夜来老叶的鱼场敲门,非要买“熊猫蝶尾”。老叶见客人大老远来,只好同意。香港鱼迷让老叶随便出价,老叶喊了“一对250元”,鱼迷毫不犹豫掏钱。后来,老叶听说,其中一只“熊猫蝶尾”在香港拍卖出1万多元港币。要知道,那是在1989年。

        于是,老叶用手中其余的“熊猫蝶尾”做种鱼,繁殖后代。上个世纪90年代,福州的“熊猫蝶尾”出口到日本,日本鱼迷惊呼:这是中国“国宝”。如今,一只好的“熊猫蝶尾”也能卖出七八千元的高价。

    没市场,传统金鱼在消失

        上世纪90年代,全国养金鱼的多了。顶峰时期,福州五区八县有五六十家金鱼场。可传统福州金鱼的品种却在减少。老叶说,寿星、水泡眼、珍珠、高头、蝶尾是福州金鱼的老五样,然而,这老五样中的不少品种,养的人越来越少了。原来,近几年,河南、广州等地金鱼是池塘养的,论斤卖,对福州金鱼冲击很大。近年来,日本兰寿金鱼卖得好,一尾卖几千元,获大奖的兰寿甚至能卖出几万元。于是,大家一窝蜂养兰寿,不赚钱的品种就没人养。

        因为爱鱼,老叶尽他所能保留福州传统金鱼品种,就算卖不出好价钱。正因为这份坚守,新店金鱼场至今保留着最多品种的福州传统金鱼。

        没了金鱼场遗失的将不只是鱼

        然而,这个月底,金鱼场就要拆迁了。是搬还是弃,至今还是未知数。听说,新店金鱼场要拆,不少金鱼迷经常到鱼塘转悠。他们在鱼场一呆就是半天,和老叶攀谈,和金鱼们告别。

        昨日,记者在金鱼场碰上了福州3名鱼迷。他们说,老叶要是不养鱼了,不知道福州传统金鱼还能流传多久。鱼迷们特地为老叶制作了一盘DVD,收录老叶所养金鱼的图片,取名“叶金鱼情”,谐音“业精于勤”。他们说,好歹留个念想。

        今年4月,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来榕拍摄老叶《水下“淘”金》的节目。节目结尾,主持人说:“若养金鱼传统手艺得不到继承和发展,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小环节也许就会丢失掉。”

        福州金鱼

        西晋初期在安徽、浙江一带发现的金鲫鱼,经驯养变异成金鱼,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被称为“国鱼”。目前,我国有160多种金鱼品种。十六七世纪传入日本、欧洲后,我国金鱼被海外视作稀世珍品。

        福州只有300多年金鱼饲养史,却与北京宫廷金鱼、苏杭杭州金鱼,并称全国三大金鱼流派。福州出品的“兰寿”金鱼,被誉为“福寿(福州兰寿)”,与“日寿”(日本兰寿)、“泰寿”(泰国兰寿)齐名,称为国际三大好寿。福州金鱼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屡有斩获。近年来,福州还培育出不少新品种,而且遗传因子已固定,成为独具一格的珍品,如“熊猫”、“皇冠珍珠鳞”“、鹅头红”等。(东南网)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