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9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特淡水鱼类] 黄鳝养殖 引进良种自繁自养效益可观

[复制链接]
kook    

904

主题

14

听众

5324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6-9 11:01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2049
    精华
    220
    经验
    5324 点
    金币
    1698 元
    注册时间
    2010-6-13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 23:29: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猫扑石斑 于 2010-10-3 08:35 编辑

      人工养殖的黄鳝个体肥壮、体色光亮。由于投喂了较多的蚯蚓、蝇蛆、野杂鱼等天然饵料,鳝鱼肉味更鲜美、营养更丰富。
      黄鳝养殖已成为当今养殖中的热门,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国内市场年需求近300万吨,是甲鱼市场的60倍,日本、韩国每年需进口20万吨,港澳地区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野生黄鳝资源除四川、湖南、湖北还有一定分部外,其它地区已被大量破坏,预计4~5年后将逐步消亡。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使黄鳝的市场供应日趋紧张,价格稳步提高。在冬春季,沿海城市的日供需缺口达100吨以上,条重100克以上的黄鳝批发价每公斤达60~70元,50克以上的40~50元,50克以下的20~30元。高昂的市场价格为黄鳝养殖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空间。我们仅以采用小池密养的方式黄鳝养殖来概算一下黄鳝养殖的经济效益。
      一、收购野生黄鳝暂养。采用大众养殖公司的生态“小池密养”技术,开展黄鳝养殖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我们以一口10平方米的养殖池为例来概算黄鳝养殖的经济效益:
      1、建池费用200元;
      2、收购20公斤野生黄鳝,以夏季中等规格(条重30-50克)黄鳝每公斤15元计,需花成本300元;
      3、经5-8个月的饲养,黄鳝体重可增加3-5倍,我们以增重3倍计算,则20公斤黄鳝可增重60公斤,按每增重1公斤黄鳝的饲料成本8元计(实际上大量采用蝇蛆蚯蚓等要不了这么多),则需花费饲料成本480元;
      4、药物及其它开支计100元。以上4项成本总共为1080元。而所获得的是大规格黄鳝(条重100克以上)80公斤,按冬春季市场收购大规格黄鳝的中等价格(每公斤40元)计算,则可收入3200元,投入产出比为1:2。具体一点说,1口10平方米的养殖池,在几个月的养殖期内,可创利润达2000多元(每平方米200元),一个普通的养殖户,以建养殖池50口为例,则可收入达10万元以上。
      二、引进良种黄鳝自繁自养。根据我们的经验,引种1公斤繁殖鳝可自然繁殖幼苗3000~5000尾。以实际养殖成活3000尾算,每尾养至100克,可产大规格商品黄鳝300公斤,按40元/公斤计,可创收入12000元。而投资仅需:
      1、引种费160元,
      2、繁殖池5平方米建池费100元,
      3、饲料费2000元(自己培育蝇蛆、蚯蚓及采用动物下脚料添加部分鱼饲料饲料费可大幅降低),4、50平方米标准水泥池建池费1000元,
      5、药品等其它开支200元。以上5项费用共计3460元。可获纯利8540元。而养殖池可利用20年以上,继续养殖效益将更高。若当地及自身条件允许,适度规模发展效益更佳。农博网)

    4

    主题

    3

    听众

    121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2
    精华
    0
    经验
    121 点
    金币
    161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9
    沙发
    发表于 2011-11-20 18:54:57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简直胡说八道!照你说的一公斤黄鳝自然繁殖3000到5000尾,实际养成3000尾,那大家都发财了!多少人做繁殖的一条没剩下!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