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蟹转苗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河蟹存活率达到70%以上,有的却不到20%;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大家都说今年早期的气温偏低,导致河蟹吃食困难,时间长了,体质自然差,存活率就普遍低于往年同期。然而有很多人发现,使用过滤饵多肽的池塘,河蟹苗的存活率普遍高于没有使用的池塘,而且与养殖的年限和苗种产地关系不大。 对此,北京渔美康的技术团队,在汉川天门地区统计了33家使用了3次以上滤饵多肽的寄养池的河蟹存活率情况,得出如下数据: 我们统计后发现,一共有27家蟹苗存活率达到50%以上,比例高达82%,这个数据充分说明,滤饵多肽能极大的提高蟹苗的存活率。
刚放苗时,由于育苗池和我们的寄养池蟹苗环境差距很大,而且经过长时间运输,造成的应激反应十分严重,吃食很差;在气温低于5℃时,蟹苗基本不吃食。河蟹长时间不吃食对体质影响非常大,这也是今年蟹苗普遍存活率低的原因。 滤饵多肽主要是含有小分子生物活性蛋白,能被河蟹苗直接消化、吸收。即使蟹苗不吃食,它也能通过呼吸,将水中悬浮的滤饵多肽小颗粒吸收到体内,用来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所以即使经历了前期的低温期,蟹苗使用滤饵多肽后,存活率依旧能达到5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