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泥皮。 泥皮一般出现在清瘦型水体的池塘中,是池底过多的腐殖质和藻类沉积物因阳光照射、气温上升而产生气泡才上升到水面来的。 泥皮中滋生青苔,暗藏有害物质和病原体,还会附着在水草上,是养殖生产中不可忽视的威胁。 处理措施: 1、将泥皮赶至下风口处或排水口处,用水冲走或人工捞出。 2、泼洒消毒产品。 3、使用生石灰等底改产品改底。 4、施肥,使水体肥起来,丰富藻类品种和数量。 再说蓝藻 和泥皮相反,蓝藻一般出现在水质较肥的水体中。
要让池塘中没有蓝藻是不可能的,最怕的是其大规模爆发,然后再大规模死亡,也就是我们说的“倒藻”。 蓝藻死亡会释放毒素,会有难闻的气味,危害养殖生产。 处理措施: 1、将蓝藻聚集在下风口处。 2、用硫酸铜小范围、小区域内杀藻。注意蓝藻多时,不能全池杀藻,以免引起倒藻。 3、杀藻后,有条件的可以用水泵抽出表层水体,没条件可以在池埂开个小沟排出。 4、全池泼洒EM菌,培养有益藻类,用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蓝藻数量。 最后强调,两者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要重在预防。平时注意改底调水,特别要注意养护好底质。 在水产养殖当中,由于管理不善经常会出现蓝藻,一旦没有加于处理会在池塘大量爆发,最终导致虾出现大量死亡!所以我们要对蓝藻的爆发原理浓清楚,才能在养殖过程当中处理好它!
在养殖过程中,常见的蓝藻为:淡水微囊藻、颤藻等。 蓝藻主要在,水中磷物质较高、水温较高、ph值较高的时候爆发为优势藻。 蓝藻爆发的原理:水体中氮含量过高,这样造成两个结果:一个是转向氨氮,造成氨氮浓度高,直接危害虾。二是促进蓝藻的生长,造成蓝藻过度繁殖。这时候氮就成为蓝藻重要的营养源,在适当的条件下:比如温度适合、投喂量过大,没有经常改底换水的和培菌,蓝藻就生长起来了。当环境继续恶化,蓝藻就会大量爆发! 我们预防蓝藻一定要控制好饲料的投喂,一定先观察虾的吃料情况,再决定投喂量。发现饲料不能满足虾吃了,才慢慢的增加饲料的投喂量,每次饲料的投喂量必须要存虾量、天气等因素决定!平时经常使用芽苞杆菌和em菌来拌饲料喂食,以提高虾的摄食量。 经常对池塘进行改底:养虾先养底,高密度养殖,残饵粪便就比较多,一旦超过池塘自净力,就会造成亚硝酸盐、氨氮含量过多,为蓝藻生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在平时,使用氧化性底改分解有机物,有利避免蓝藻的出现! 对于泥皮来说,我们主要是“活菌”分解或者化学改底,然后活水肥水为主。
声明:本文转自搜狐养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