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水质非常重要,那么对于什么时候换水其实并没有固定的时间与操作,要根据养殖池塘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那么对于虾池来说,改底与换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虾池换水要根据水质状况来实行 在虾类养殖过程中,我们一般都会不断强调的就是稳定,那什么才是稳定?就是各项理化指标以及藻类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有一些养殖户非常注重水质的调节,反而他们不会轻易的去换水,怕换水造成对虾的应激,一般都是在水蒸发后适当补充一点。
换水,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维持适当的水质指标,如果池塘水质出现了问题,调控不能解决的时候可以进行换水的方式进行调节。 改底是为了有一池好水 在池塘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之后,会出现底部淤积一些残饵碎屑、粪便以及死藻等,这些有机质消耗氧气后会形成厌氧层,这时候容易滋生病原菌,对于水质以及养殖的虾类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我们改底是为了缓解池塘底部的污染,改底的方式有生物改底以及药物改底。 改底与换水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虽然我们说改底与换水没有大的联系,但是有时候不同养殖户采用不同的改底方式,那么换水就要注意一些问题。 比如养殖户想用微生物改底,那么使用了微生物以后最好不要着急换水,换水会排掉加入的微生物,反而导致浪费,如果你使用化学性改底剂,我也建议在改底前换水,这样可以提前排掉一些有机质进而降低对改底剂的消耗。
虾池为什么要换水 在自然界环境中生长的鱼虾蟹根本没有换水一说,但为啥到了水产养殖的时候总要换水呢!原因无外乎这几个。 密集养殖带来了对水环境的高消耗,那虾池来说,对虾活动时氧气的消耗、蜕壳时微量矿物元素的消耗,进食时藻类等天然饵料的消耗等等。这些消耗都需要外界来补充,对于我们养殖者来说就是换水。 高密度让养殖水池环境高负荷运转,这就是为什么要改底。对虾养殖过程中,尤其是中后期,大量对虾剩料、粪便、死藻导致亚硝酸盐、氨氮、酸碱度等水质理化指标极易超标,管理者一旦大意,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时候我们就应该加大换水量和换水频率,来减缓养殖对虾的负荷压力,给虾创造一个相对舒适稳定的环境。 改底的目的 改底主要目的是通过氧化反应减少塘底的有机物(粪便、食物残渣、死藻),进而减少生物耗氧量和改善整体池塘的营养水平。底部溶氧提高、有机物减少都会使弧菌等有害菌的繁殖受到抑制,同时减少了还原性毒害物质的积累,起到稳定菌藻平衡和提高对虾抗病力(应激减少)的作用。改底的方式有物理法(清淤)、化学法(消毒改底片之类)、生物法(用益生菌分解有机物,压制弧菌生长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