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日推荐】秋冬做好池塘养殖管理,减少疾病发生!

[复制链接]

86

主题

21

听众

190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欢迎
    2020-7-22 15:58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104
    精华
    0
    经验
    190 点
    金币
    365 元
    注册时间
    2020-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0:50:3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着现在天气逐渐凉爽,总体的趋势是昼夜温差逐渐明显,气温逐渐降低至20℃以下,正是养殖动物鱼虾蟹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秋季是水产品生长、育肥和收获的重要季节,也是水产养殖生产管理的关键季节,此时稍不注意,就会造成损失,甚至前功尽弃,加强这一时期的饲养管理,对池塘最终的养殖产量与效益有密切关系。
    加强水质调控
    人们常说,养好一塘鱼先要养好一塘水,池塘水质要求达到“肥、活、嫩、爽”。由于投饵量大,鱼类的排泄物也多,极易造成水质变坏产生有毒气体,造成池水缺氧,引起泛塘死鱼事故的发生。
    因此,有条件换水的,要根据水体颜色和透明度,适时排出适量的老水并注入新水;对于pH偏低的池塘,要用生石灰溶液全池泼洒,改善水质。施肥时应尽量使用无机肥或生物制剂,少用或不用有机肥。
    坚持巡塘防泛塘
    巡塘工作是池塘养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每天巡塘应坚持至少3次,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巡塘次数,严防突发事件。特别注意凌晨太阳出来之前、晴天下午2点水体溶氧含量少应开增氧机增氧,高温阴雨连绵应常开机增氧,直到浮头现象消失,此外根据条件加注新水或进行水体曝气。
    饵料管理
    气温开始下降,水温也处在缓慢的下降之中,正处在鱼类摄食生长最佳的温度区间(22-28℃)。因此,养鱼户应根据塘口情况适当加大投饵率,提高饲料蛋白含量,同时在饲料中添加保肝护胆药物胆汁酸及多维等免疫增强剂,提高鱼的体质,加快饲料的转化率,促进鱼类生长。
    内服药物应避免长期在饲料中添加三黄粉、大蒜素等药物,长期添加此类药物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诱发肠炎。养鱼户可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等有益菌群,使其在肠道形成优势种群,加快饲料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疾病发生。水温在15℃左右时,应当正常投料,次数可以减少为2次/天;8-10 ℃时零星投料,即中午1-2点时投喂粗蛋白含量下降、粗脂肪含量较高疫增强剂,提高鱼的体质,加快饲料的转化率,促进鱼类生长。
    病害防控
    秋季温度仍然较高,养鱼户要注意细菌性出血病的发生。雨天过后,寄生虫容易大量繁殖,水质往往会变差,更容易诱发出血病。气温下行时,鲫鱼要预防病毒性出血病即“鳃出血”的重新爆发。投料时拌料添加胆汁酸,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鱼塘入秋便要采用内服加外用的方法驱杀寄生虫,注意减少使用强刺激性杀虫药物对鱼体及水质的影响。秋冬季杀虫是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某些平时毒性很小的杀虫药,比如阿维菌素,到了秋冬季节尤其是突然降温的天气使用就会非常明显危险。锚头蚤是抵御低温最顽强的虫子,有些可以越冬。一旦气温较低或者温差大时,发现锚头蚤,不能用阿维菌素杀,可以选择使用最低剂量的氯氰菊酯。
    在尽量不损伤鱼体的情况下,进行一至多次的拉网锻炼(尤其是鱼种池),以提高鱼体对外界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
    文章转载于山东龙昌动保官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