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124271
- 积分
- 2086
- 主题
- 1042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044
- 精华
- 0
- 经验
- 2086 点
- 金币
- 650 元
- 注册时间
- 2021-2-26
|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18660779672(微信号与手机号同步)
一到雨季,我们几位养鱼朋友就喜欢聚到某家的鱼塘,吃饭喝茶、谈天说地。有朋友总是抱怨,雨季一来养鱼就很多困难。但我总和他们说,下雨是好的,一方面雨水能滋润农作物快速生长,等于给我们的养鱼饲料来源有保障了;另一方面是雨水能改善局部地区小气候,消解暑气,避免高温给养鱼带来影响。
对于养鱼来说,适量的降水确实是有好处的。比如,对换水条件有限的鱼塘,降雨能够给鱼塘带来新鲜水源,缓解水质恶化的趋势,降低鱼发病的风险,同时也缓解了养鱼用水和稻作用水的矛盾;再如,雨水能将路边、山里的昆虫、植物碎屑等冲进鱼塘,给鱼带来除饲料外的饵料,这样,即使雨天不适合喂食,但鱼依然可以吃到食物。
然而,这仅仅是对合适的降雨来说的。
大自然的神奇在于它从来不受人类的意识和行为控制,它是客观存在,它想下多少雨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有时候大雨倾盆,有时候滴露不下。
倾盆大雨对养鱼是有影响的,我这几个养鱼朋友的烦恼也就在这。有朋友说大雨冲垮了他的鱼塘,有朋友说浑水闹翻了他的鱼,有朋友说缺氧让鱼翻了白肚,我说雨后鱼病损失不小。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得到,有的鱼塘在雨季却没有多少影响,养鱼人照样喝茶闲谈、温酒煮肉。
毫无疑问,我们都去向这些经验老道的养鱼人请教学习。通过走访学习,我们发现,这些鱼塘在建造时就充分考虑位置和周边条件,最大程度减少雨季泥沙水对鱼塘的影响。
但是,"养鱼丰产千条线,日常管理一根针",雨季的关键问题还是在管理方面。我们把几位养鱼人的雨季鱼塘管理的经验,总结成"五防"分享给大家,供参考讨论。
第一、防水环境变化
雨水对鱼塘最直接的影响是在水环境,而水环境变化主要表现四方面:
一是浑水增多。这不用多说,雨水冲起泥沙进入鱼塘,会造成鱼塘水变浑浊。有的鱼塘使用的是河水,但河水在雨季含泥沙量更大,有的鱼塘甚至在一段时间里水就没有变清澈过。浑水泥沙多、氧气少,泥沙会附在鱼的腮部,阻碍鱼的呼吸。对于浑水,有的避无可避,这就要求我们要经常关注天气变化和天气预报,当收到连续降雨天气或短时间强降雨预报时,就要关注水源是否变浑,发现泥沙水就提前切断鱼塘水源,并做好增氧准备。浑水对流水养鱼的影响最大,在切断水源时,一定要做好增氧工作。
二是水温降低。现在正值夏季,气温正高,水温也高。雨水的温度比鱼塘水的温度低,当雨水进入水源和鱼塘时,会降低鱼塘水温。水温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鱼的食欲好不好、生长快不快,都和水温有关。因此,在进入夏季时就要把水位提高到2米至2.5米,一方面是有利于稳定水温,另一方面是使水温不会太高。当遇到雨季时,高水位不至于使塘水变化太大。
三是PH值降低。和水温降低的情况相似,雨水的PH值比塘水的低,当进入鱼塘后会使鱼塘水PH值降低。PH值降低会腐蚀鱼类腮部,会影响藻类生活,要特别引起注意。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保持高水位,高水位对雨水的低PH有缓冲作用,这就好在一杯纯净水里滴了一滴盐水一样;另一方面,雨后要及时检测塘水的PH值,发现PH值低于6或5时,要泼洒生石灰调节。
四是浮游生物数量减少。一些藻类对环境变化很敏感,当水温降低、PH值变化时,藻类可能就因为环境不适而死亡。再有,雨水冲刷以及鱼塘水的排出,也会减少浮游生物的数量。浮游生物减少了,说明水质清瘦了。深水出大鱼,肥水出肥鱼,要保持水质肥力,雨后要关注水色变化,水质清瘦时要及时施追肥。
第二、防缺氧浮头或泛塘
简单地说,浮头是轻微缺氧的情况,严重缺氧浮头就是泛塘。浮头和泛塘都是因为鱼塘水体缺氧而引起。雨天气压低,水体溶氧减少,浮游植物光合造氧活动减弱,鱼塘里的溶氧减少,最容易引起浮头。在高密度养殖的鱼塘里,甚至会出现泛塘,造成严重损失。
为避免浮头和泛塘带来的影响,一则要及时开启增氧机,连续阴雨天气可以在半夜开,暴雨天气要及时开;二则可以使用应急增氧剂,缓解缺氧情况。
第三、防过量喂食浪费饲料
夏季的特点是雨热同期。热对于养殖是有利的,因为鱼能快速生长。我们在这个时候都会加紧喂食,以缩短养殖周期。但是,这个季节是多雨的季节,雨水会影响鱼塘水环境,这样一来,我们就不能盲目投喂了,因为水温、溶氧的变化使鱼的进食量减少,大量投喂只是浪费,起不到促进增长的效果。
建议是,下雨天减少投喂量,投喂量是正常的1/3或更少,暴雨天甚至可以不投喂。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雨后恢复投喂不能心急,要循序渐进,先投喂平时重量的1/3,逐渐增加投喂量,7天内恢复到正常投喂量。
第四、防鱼类应激
当鱼对环境变化适应不了时,就会出现食欲减退、活动力不强甚至死亡的现象。连续阴雨天或暴雨天最容易引起环境变化,从而引起鱼类应激反应。
要避免应激带来的反应,首先是注意稳定水环境,如上面说到的提高水位、增氧等措施,二是泼洒抗应激产品,比如维生素等。这类产品市面上也有。
第五、防病害虫害
我们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在鱼病上,无论是水环境变化、应激、缺氧,还是雨后管理不善,都可能导致鱼生病。鱼一旦生病,难免有些损失。根据以往的养殖经验,雨后是鱼病和虫害暴发的时期,要特别引起注意。
建议要鱼病综合预防,在雨后晴好天气用漂白粉泼洒消毒,隔5天后杀虫。同时,可以在饲料里拌入三黄粉、大蒜素、维生素等,可以预防疾病、增强体质。
还是那句话:"养鱼丰产千条线,日常管理一根针",雨天鱼对养鱼是特殊的,我们就更要注意做好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