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温+阴雨双重夹击,加州鲈烂身又来了,死亡量急剧上升!

[复制链接]

700

主题

33

听众

1415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15
精华
0
经验
1415 点
金币
959 元
注册时间
2019-5-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9 10:03:4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着三伏天的到来,近期的气温也逐渐升高,有的地区甚至到了35℃以上。气温的升高也给加州鲈养殖带来不小的挑战,很多加州鲈主养区陆续出现不用程度的烂身情况,这种问题,也成为现阶段加州鲈养殖疾病防治的重点。加州鲈烂身主要分为3大类:普通型烂身、脓疮型烂身、病毒型烂身。每种烂身的发生有不同的感染源,接下来逐一为您分析:
01普通型烂身
普通型烂身以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主要危害成鱼,在高温期季节最易发生,死亡率可高达80%。发病初期,鱼体表出现若干红色小斑点,随着病程发展,斑点逐渐扩大至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病灶,病灶部位鳞片或鳍条脱落,肌肉腐烂,严重时露出骨骼。
处理建议:
普通型烂身的处理比较简单,按照细菌性疾病处理即可。可先外用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比如碘制剂、戊二醛等,低剂量、间隔多次使用,效果好,以防反复;同时内服抗菌药,如氟苯尼考,也要注意增强体质,可以再内服胆汁酸保肝,体质强,更有利于恢复。
02脓疮型烂身
脓疮型烂身主要以诺卡氏菌感染引起,同样是高温期常见病,加州鲈体表、背鳍起始位置的后侧、尾鳍可见溃烂出血,烂身多从表皮向肌肉腐烂,呈现漏斗状,病灶常呈现红色。最直观的表现是,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心脏、鳔腔表面等内脏器官有白色结节,在后肾处形成巨大的囊肿物,部分病鱼肠系膜也有白色结节。

处理建议:
一方面是外用消毒剂,另一方面是内服抗菌药。消毒可以用聚维酮碘或苯扎溴铵,减少水环境的致病菌,内服强力霉素和氟苯尼考对诺卡氏菌的抑杀作用相对较好,但由于诺卡氏菌损伤免疫器官和药物难以渗透组织杀灭病原菌等原因,治疗仅在感染初期有良好效果。
但诺卡氏菌病是慢性病,如果鱼塘出现大批量死亡,检测发现很多鱼已经感染诺卡氏菌,这时不一定是诺卡氏菌造成的死亡,很可能是鱼体感染诺卡氏菌后体质弱、缺氧,继发或并发嗜水气单胞菌、寄生虫感染、病毒发作等导致死亡量猛增,所以在处理这个病害时不要纠结于诺卡氏菌,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
鉴于诺卡氏菌治疗难度很大,现阶段还是做好预防措施,通过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质清爽,确保溶氧充足,改善水环境;消灭病原菌,弃投冰鲜,切断食源病原菌,定期底改,减少底部致病菌数量;同时,增强鱼体体质和抗病力。投喂优质饲料,定期内服胆汁酸,保肝护肝,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03病毒性烂身
病毒性烂身主要由虹彩病毒引起,高温常见病,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如某一池塘发病后,周围池塘均易感染发病,严重者甚至波及整个村镇。具体表现为病鱼上浮、定身或在水面漫游,体色发黑,多数发病鱼体表大面积溃烂,肌肉裸露、坏死并伴有出血,尾鳍、胸鳍和背鳍基部红肿、溃烂。解剖可见个别鱼鳃丝有少量出血点,肝脏充血、肿大,脾脏肿大,肾脏严重肿大。

就如上文所说,细菌性疾病的感染,往往并发病毒性疾病,所以防治的重点还是要以改善水质、提高体质为主,做好预防措施来减少该病的发生。
高温期,加州鲈生长旺季,同时也是各种病原菌繁殖的旺季,各位老板一定做好疾病防控工作,防患于未然。
想要了解更多龙昌胆汁酸,龙昌幸福100、龙昌乐畅桉树精油的请加微信15505417562,期待与您的交流!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