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想养好鱼先要养好水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88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08:43: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养好一塘水才能养好一塘鱼”。这充分说明水质管理在水产养殖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水质管理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在生产实际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由于水质管理不到位导致生产亏本的例子。

      在水产养殖水质管理中,最不易引起人们注意同时对生产危害最大的主要是氨氮和亚硝酸盐两个指标,这主要是因为它们普遍存在,并且影响它们的因素都是间接的,必须通过综合水质调控才能将其调节到适合鱼类生长的适宜范围;再者这两个水质指标对鱼类有毒,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危害鱼类生命。

      氨氮以游离氨或铵盐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为高。

      池塘水体中氨氮的来源主要为含氮有机物(鱼类粪便、残饵,淤泥等)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而成。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甚至继续转变为硝酸盐(硝酸盐无毒,可被水生植物利用,而亚硝酸盐有毒)。

      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时,对鱼类则可呈现毒害作用。氨氮是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是水体中的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有毒害。由于鱼类粪便、残饵、淤泥等物质都存在鱼池底部,正常情况下鱼池底部水体缺氧,这为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存在和产生创造了条件。

      为减少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鱼类的危害,我们在生产中可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进行降解。

      物理法:可泼撒沸石粉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浓度,同时还可以为水体提供无机盐营养,促进水体水生植物的生长,每亩水面用量为20公斤,直接干撒。

      化学法:使用含氯强氧化剂,每亩水面用量为200克,直接将片剂撒入水中,最好能同时配合颗粒氧使用,利用强氧化剂释放新生态氧的原理,将有毒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转化成无毒无害的硝酸盐。

      生物法:利用复合生物将氨氮和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



                                                                                                                                     转自中国水产门户网

    相关帖子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