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935
- 积分
- 20185
- 主题
- 1143
- 帖子
- 5112
- 精华
- 21
- 经验
- 20185 点
- 金币
- 14832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7
  
TA的每日心情 | 死哪去了 2014-10-22 08:04 |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帖子
- 5112
- 精华
- 21
- 经验
- 20185 点
- 金币
- 14832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7
|
前脚放生后脚捞鱼
春节将至,不少环保人士从市场买回鱼儿、黄鳝等放归大自然,以这种独特的方式迎接春节。
昨日上午10点多,几百条鱼儿被放回成都沙河流域,但不到2个小时,环保人士刚走,仍在河边适应环境的部分大鱼,就被十几个捞鱼者网住,难逃被吃掉的命运。
前脚放生 害怕有人来捞鱼
上午10点过,成都升仙湖附近,3辆车停在沙河边。从后备箱里抬出水桶和麻袋,老老少少20多个人朝河边走去。
水桶和麻袋里装着大大小小的草鱼、鲫鱼、黄鳝、泥鳅、田螺……
“我们有一个放生群,几乎每周都会放生,但这次是过春节,所以要连续放半个月。”放生者之一的何群英(化名)说,早上花了几百块钱,从批发市场上买回鱼。将鱼儿放回河中后,所有人久久不愿离去。
1个多小时后,没有游走的鱼儿都聚在河边浅水处,清晰可见。不时飞来一只白鹭,在水边找吃的。
“这些鱼原来都在鱼塘或菜市场的水池子里生活,所以有可能它们还没适应河水的环境,估计过一会就会游走了。”何群英说,面对白鹭到处找小鱼儿吃的情况,何群英说:“这是正常的生物链,没有关系。”
让何群英担心的其实不是白鹭,而是附近来来往往的人。
“前几年情况还好,有些钓鱼的人看到我们来放生,就会离开。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刚走,就有人来捞鱼。”何群英说,选择在升仙湖附近放生,主要是有城管在河边监督,所以大家放心一点。
面对华西都市报记者的采访,何群英显得小心谨慎,“不能说地方,也最好不要报道,不然刚放生的这些鱼,全部都会被贪婪的人捞走的。”
后脚捞鱼拿着网兜四处下手
大大小小的鱼儿们还在浅水中,不知道是因为不适应环境,还是习惯了在水池里不游动,它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非常容易被捕捞。
放生者与围观者刚走不久,便有一些人骑着电瓶车和摩托车来到放生点。
看着城管骑车走远,来人连忙从电瓶车或摩托车上取下网兜和塑料袋,沿着河边四处转悠。
有一名30来岁的男子,手拿1米多长的竹竿,站在河岸上网住了一条一斤多重的鱼,开心得合不拢嘴。
“这些放生鱼吃了会生病的,最好还是不要捞。”罗先生上前劝告,但这名男子完全不在乎,还说,“不会生病,也不会拉肚子,不用担心……”
慢慢地,来捞鱼的人越来越多,但也有人站在岸边,旁观而不下手。
不一会儿,城管人员来到放生点,将这些捕鱼者劝走,河边又重归宁静。
“差不多捞走了十多斤鱼,真希望剩下的鱼儿赶紧游走,不要再待在原地,任人捕捞了。”罗先生说。
为何放生鱼儿也是一条命
花一大笔钱,把鱼儿从菜市场“拯救”出来,这些环保主义者到底出于何种目的?
“春节要到了,到处都在杀生,其实鱼儿也是一条生命啊!它们也会痛苦的。”何群英说,作为环保主义者,他们希望鱼儿能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面对这样的放生行为,不少从河边路过的市民各有看法,有些人不解,也有些人发自内心地敬佩。
“这些鱼是在鱼塘长大的,放到河里,说不定会被人捕捞,也说不定会因为适应不了环境而死掉,放生的意义不是很大。”杜先生说,还不如放一些鱼苗,让它们从小在河中长大,对保护环境也有好处。
而市民罗先生,却对这些环保人士赞叹有加。“花好几百块钱,让鱼儿回到河中,这说明他们没有私心,是真心爱护大自然。另外,社会上大部分的人都不会做这个事情,这些人还要放半个月,佩服他们。”罗先生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