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955
- 积分
- 4231
- 主题
- 379
- 帖子
- 533
- 精华
- 2
- 经验
- 4231 点
- 金币
- 474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533
- 精华
- 2
- 经验
- 4231 点
- 金币
- 474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9
|
草鱼肝胆综合症
想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发病原因、治疗方法。
网友发言:
aasvogel:肝胆综合症是以尾尖白、鳍条尖白、肝胆肿大、变色为典型症状。目前该病已普遍见于全国各地,主要危害草鱼、鲤、鲫、团头鲂、青鱼、罗非鱼等,尤以鱼苗、鱼种发病率最高。
从目前研究结果看,主要原因有三大类:一是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二是乱用药物,如低剂量、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等,或使用了副作用大、残留高的鱼药如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造成了肝损伤。三是投饲量过大或投喂了营养水平过高的饲料(强化投饲),比如有些用户看到鱼价高,为了尽快把鱼养成上市,就一直投喂高档饲料,而没有在养成后期适当降低饲料的档次,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因此,该病的预防只有从三个病因着手,预防病因的产生。
关于治疗,除了“对症下药”、改善水质、不乱使用药物和投喂合适的饲料外,还要使用一些解毒、补肝、强肝、疏理、消肿和促进肝细胞再生及胆功能恢复正常的药物。目前通常是内服一些从当归、白芍、丹参、郁金、柴胡、黄芪、党参、山药、生地、泽泻、板蓝根、山楂、甘草等中草药提炼和配伍出的药物,比如厦门利洋的肝立舒等产品。
丁丁:草鱼肝胆综合症不容忽视
近期来,各地相继发现草鱼、鳊鱼等肝胆综合症,其势头猛、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难治愈。
鱼类肝胆综合症多发生于精养鱼池和高密度养殖塘口,主要致发因数有营养失衡、毒性物质、生物性病原、药源性因数等。病情较轻时一般鱼体没有明显症状,鱼体色、体形等无明显改变,仅食欲不振,游动无力,或有时烦躁不安,甚至窜游,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死亡率不高。严重时鱼体色发黑,色泽晦暗,有的病鱼体表有局灶性的颜色发白或皮肤溃烂,尤其以鳍条末端表现明显。鱼体有浮肿感,肥胖,鳞片松动易脱落,游动不规则,失去平衡,静止于水中,失去食欲,反应呆滞,呼吸困难,甚至昏迷翻转,不久便死亡。解剖发现肝胆肿大,脂肪积累,腹腔积水,颜色异常等。鱼类一旦形成肝病,将造成其血管容易破裂,血液难以凝固,一旦受到应激性刺激(如拉网、运输、水温突变、水质不良等)将发生应激性出血综合症,甚至大量死亡。
彭彭:我覺得草魚的食性關係, 動物性蛋白含量高的料少吃! 植物性蛋白的較為妥當!
试问那条鱼得病了最先起反应的不是肝胆???
fishery:草鱼肝胆综合症只不过是一个借口!!
试问那条鱼得病了最先起反应的不是肝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