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9年06月水产前沿行业新闻

[复制链接]

235

主题

4

听众

1323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9
精华
50
经验
1323 点
金币
1309 元
注册时间
2010-5-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2 12:03:5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jeremy 于 2010-6-12 12:10 编辑

华南
广东鳗鱼出口将用“电子标签”
     6月11日,广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检验检疫局正在研究以出口鳗鱼产品为对象,采用RFID技术手段的“电子标签”为质量控制信息的数据载体,以检验检疫监管管理电子化模式为理论基础,实现对出口鳗鱼产品的全过程监管和追溯。
“三氯杀螨醇对水产经济种类的影响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5月下旬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所组织有关专家对“三氯杀螨醇对水产经济种类的影响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三氯杀螨醇是我国允许使用的杀螨剂的主要成份,因其主要原料中间体和降解产物含有禁用氯杀虫剂DDT,在发达国家被禁用或限用。经过充分的试验和验证,该项目突破了动物脂肪、动物蛋白质等复杂基体对测定的干扰,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水产品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制定行业标准,为我国动物源食品中残留量的测定和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珠三角渔业灾害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开发成功
    6月12日讯,由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和香港中文大学共同承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渔业灾害监测和预警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已完成系统集成并在互联网上发布。该项目集成了海洋观测、卫星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开发海洋水质和溢油准实时监测和预警的创新技术,可用于职能部门建立海水水质、海面溢油等环境信息的生成和发布系统,方便各级用户得到最新环境信息。
中国拟设“放鱼节” 初定6月6日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李珠江6月6日透露,广东省将“休渔放生节”设为国家法定节日的提议目前已经中国农业部和有关部委同意上报国务院研究,预计将在今年七月份得到批准,但节日名称将更改为“放鱼节”,日期初定为每年的6月6日。
广州空运水产品要用专用箱
    为规范水产品运输,防止因包装质量问题发生货物破损、漏水等安全隐患,白云机场航空物流服务分公司5月底规定:所有经白云机场货站出港的水产品(含冰冻水产品),统一使用该公司监制的专用包装箱。专用箱在广州市内和白云机场均有销售点,并提供送货服务,6月9日,新规正式实行。
中山首批水产品空运台湾
    6月4日,首批经中山检验检疫局抽检和检疫合格的1922千克、价值14936美元的鲜活水产品,通过澳门空运到台湾,并顺利通关。这是中山鲜活水产首次输台,实现了中山水产输台零的突破。
中山:渔业科技入户,以防滥用鱼药
    作为港澳活塘鱼的主要供货者,广东省中山市6月12日启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在港口、黄圃、民众、东升、坦洲5个镇建立100个示范户,养殖水面6351亩,以期减少四大家鱼”的饲料添加物,防止滥用鱼药。据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梁培枝透露,“四大家鱼”健康养殖技术是中山市此次渔业科技入户的主推技术。
中山脆肉鲩成“地理标志产品”
    6月17日讯,记者从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经国家相关部门审查合格、批准,自2009年1月8日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权对中山脆肉鲩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中山市首个通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水产品。
佛山南海淡水鱼苗成出口亮点
    今年上半年佛山市南海区淡水鱼苗出口出现产销两旺,3-5月共出口淡水鱼苗3451万尾。据了解淡水鱼苗养殖是南海的传统优势产业,产量占到全国的20%。南海检验检疫局挑选扶持部分规模大的企业申请出口注册养殖场,经过半年多的努力,2009年初共有5家养殖企业通过广东检验检疫局淡水鱼苗出口注册登记。随后南海淡水鱼苗出口迅速增长,成为南海出口经济的新亮点。
佛山九江拟建水产示范基地
    6月12日讯,为优化水产业产业布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计划在南金村建立九江现代水产示范基地,并计划于今年年底正式动工。占地6000亩的基地将包含养殖区、销售物流区、旅游观光区三大部分。九江现约有3.2万亩鱼塘,鱼苗年产量达800多亿尾。
湛江酝酿罗非鱼配额制
    今年以来由于出口不畅,罗非鱼加工企业不断压低商品鱼收购价,导致行业恶性竞争,使得整个行业陷入低迷。6月中旬,广东湛江水产进出口企业协会酝酿出台罗非鱼的供货证明配额制度以解决当前困境,避免出现“逆向淘汰”现象。目前,政府各部门暂无回应。
广西:“可持续水产品”才有竞争力
    6月5日、6日,正在广西考察的美国海洋集团总裁、水产品国际贸易专家彼得·里德梅告诉广西水产养殖企业,如果广西的水产品能获得“可持续水产品”认证,将会吸引更多的国外采购商。所谓可持续性认证,即采购商要求供应商在水产品捕捞、养殖和生产过程中,注意保护环境,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其中包含了不过度捕捞、不污染水域、保证质量安全等一系列规范。
海南罗非鱼出口稳居“头把交椅”
    据海南检验检疫局6月统计,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1—4月份海南口岸罗非鱼出口仍达2.74万吨,货值0.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58%和42.17%,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并稳居海南出口农产品“头把交椅”。
海口海关“体检”水产企业确保顺利出口
    6月10日讯,海口海关将为进出口企业进行“全身体检”,企业会得到海口海关出具的 《海关验证稽查结论》,知道是否符合海关管理要求。验证稽查是进出口企业被评定为海关AA类管理企业的必经程序,具体为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企业进出口生产经营货物流、资金流、单证流及贸易安全情况进行测试,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估报告,做到对企业守法状况和贸易安全情况 “心中有数”。
海口建7大农业特色产业区
    5月26日,在海口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将加快发展海口都市型现代农业,形成7大特色产业区。其中演丰及周边镇、红旗及周边镇、西秀镇将成为重点的水产养殖产业区。
三亚上半年鱼苗出口创汇千万美元
    6月6日讯,今年上半年,三亚的鱼苗出口创汇已达1000万美元。三亚边检站率先在全国边检系统推出鱼苗出口“驻企办检”活动,开辟了鱼苗出口“绿色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当地鱼苗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三亚城市发展定位迫使渔业养殖“退位”
    6月3日讯,当三亚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步伐越来越紧,不断加大退塘还林恢复生态力度,原来占三亚水产养殖的半壁江山的高低位虾池养殖受到巨大冲击。海棠湾镇是三亚传统的水产养殖重镇,由于海棠湾开发和创意新城开发的推进,海棠湾开发区的养殖业要全部退出。
罗非鱼技术培训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闽举行
    5月29日,罗非鱼技术培训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福清市龙田镇举行。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杨弘、福建省水产学会会长杨有志等出席会议,为期两天的活动中,来自包括台湾在内的省内外专家和业内人士就我国罗非鱼产业的现状、前景以及福建省罗非鱼产业的现状、优势与不足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福建计划改造池塘30万亩
    5月20日讯,记者从福建省标准化池塘建设改造现场会获悉,福建计划经过3-5年努力,改造养殖池塘30万亩,实现渔业增产15万吨。2009年先行改造4万亩,目前已获专项资金6300万元,用于池塘建设改造和苗种基地建设。对符合“福建省标准化池塘改造项目建设要求”的池塘给予补助,沿海县(市、区)不分海淡水池塘每亩补助1000元以内,内陆县(市、区)每亩补助1500元以内。任务已全部分解到8个设区市56个县(市、区)及6个现代苗种生产基地。
国内
2008年下半年全国饲料抽检合格率为89.59%
    农业部2008年下半年对全国30省(区、市)饲料抽检情况显示,3661批次饲料中产品合格率为89.59%。抽查发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造假问题较为突出,水产饲料中违规使用喹乙醇的问题依然存在,动物源性饲料产品无标签现象较为严重,在检查的508个标签中,合格率仅为27.56%。
《水产苗种违禁药物抽检技术规范》发布
    6月初,由水科院黄海所起草的国家标准《水产苗种违禁药物抽检技术规范》,经农业部审查批准,正式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该国家标准规范了水产品苗种违禁药物抽检时的抽样和检测技术。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加强了对苗种中禁用药物残留的抽查和监督工作,对于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水产品出口退税率再次提高
    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自6月1日起,部分水产品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15%,其中包括冻鱼、冻斑点叉尾鮰鱼片、干或盐制其他鱼片等水产品。从去年下半年起,我国涉及水产品出口退税率已调整三次。
全国淡水鱼价格出现下滑
    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6月12日与5月29日相比,监测的淡水鱼价格全面下降,鲤鱼、草鱼、鲢鱼、鲫鱼价格分别下降1.8%、1.5%、0.6%、0.1%。由于一龄鱼陆续上市,因此5月底6月初以来,前期价格整体微涨的淡水鱼价格出现下行趋势,由于作为主要销售品种的二龄鱼还未集中上市,而且气温升高增加鲜活淡水鱼运输成本,预计淡水鱼价格短期有继续下行的可能,但空间不大。
罗非鱼养殖质量将可追溯
    5月26日,在中国科协举办的“科技期刊与新闻媒体见面会”上,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王代同介绍,“罗非鱼养殖质量可追溯系统”已经取得重大科研成果,这一成果也是国家“863”计划项目和欧盟第六框架计划(FP6)的研究成果之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专家任晰介绍,鉴于罗非鱼等鱼类无法实现像牛、猪等畜产品个体标识的情况,科研人员设计了基于批次的产品追溯方案,并采用条码标签作为信息载体,便于消费者根据产品条码获得相关质量信息。
重大水产病害疫苗产品制备进入生产应用阶段
    5月29日讯,“海水养殖鱼类重要病原菌高效疫苗研制”取得新进展。该课题属国家“863”计划课题,利用基因工程、微囊制备等技术制备了迟钝爱德华氏菌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等10种疫苗,减毒活疫苗浸泡免疫及微囊疫苗口服免疫保护率均高达100%,口服PELA-OmpK、CS-SA-OmpK微球疫苗免疫保护效果在60%以上。安全性评价显示,鳗弧菌基因缺失减毒活疫苗等4种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

赴美采购大豆流产国内企业疯狂抢豆自保

5月27日,商务部组团赴美采购2000万吨大豆的“超级订单”,最终流产。双方没有像往年一样签订协议,一个重要原因是中方的报价没有得到美方的认同。幕后的原因是,美方忌惮我国购买大豆用于收储,调控市场价格。据悉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已闻风而动,疯狂抢购当地已为数不多的大豆,避免因“粮荒”而停产甚至倒闭成为其当务之急。
水产养殖产排污系数测算研究获显著进展
    水产养殖产排污系数测算是我国首次系统开展的水产养殖生产污染基本情况调查研究项目,项目组研究制定了《水产养殖产排污系数测算专项技术规范》,并组织了农业部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42个成员单位共同完成。通过对养殖生产污染情况的野外系统监测,基本掌握了我国不同品种和不同养殖模式采水水质、养殖水体水质和排放废水水质状况以及各地理分区养殖水质分布规律,获得了我国不同品种和模式水产养殖的产(排)污系数,比较圆满地按期完成了项目规定的任务和指标。
出口受阻企业呼吁放松国内“河豚禁食令”
    6月11日,在2009中国大连水产品流通(采购)大会上,有参展企业呼吁适当放松“河豚鱼禁食令”,希望从国内能为河豚鱼找到一条出口。作为大连地区出口创汇的优势品种,河豚鱼在今年将可能受国际贸易寒流所困,今年出口量预计缩减50%以上。
天津鱼塘“立体循环”种养获成功
    6月10日讯,天津武清区泗村店镇齐东营村的水产养殖基地“立体循环”种养获得成功。具体为:在鱼塘虾池上搭起竹筏,用浮床作为载体进行栽种,在池塘水面栽种的均为水生叶菜,水里养殖的鱼虾粪便是蔬菜最好的肥料,做到养鱼、种菜两不误。
青岛推广卤水养虾技术
    6月上旬,青岛市城阳区河套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将8000万尾虾苗投进了8000亩经过阳光暴晒,盐度高于普通海水近一倍的卤水池中。据介绍,卤水是指经过阳光暴晒过的海水,其盐度在40%至45%,而普通海水的盐度则只有25%至28%。经过暴晒不仅杀死了大量有害物质,养殖过程中还无需进行药物消毒,只需3天换一次卤水。目前,卤水虾已经被农业部评为无公害产品。今年,青岛市城阳区已把卤水虾养殖面积推广为10000亩。     
首个“活鱼”中国驰名商标落户千岛湖
    6月10日,中国首个活鱼类中国驰名商标落户千岛湖,“淳”牌(有机鱼)正式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凭借特有的水资源优势和户外生物饵料种类优势,淳牌有机鱼在广阔的水域中生长,不需人工喂养,生长周期长达5年以上。杭州千岛湖发展有限公司独家拥有千岛湖有机鱼经营权,2001年注册了淳牌商标,经过数年的品牌建设、品牌宣传和市场开拓,终于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
江西大力推广新型草鱼病害防治技术
    6月4日,有关专家一致通过了对江西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等单位承担的《草鱼疫苗免疫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研究》项目的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构建的“疫苗类型+养殖环境+免疫技术”技术创新体系模式,起到了草鱼防病的效果,并将所获得的成果向全国推广,为疫苗研发、我国草鱼病害免疫防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项目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沅陵建成湖南最大斑点叉尾鮰养殖基地
    沅陵县陈家滩乡经过近四年的科学规划与布局,现全乡的网箱养殖总量已达2万口,其中出口加工型鱼种——美国斑点叉尾鮰6450口,年产值达3000万元,成为湖南省内目前最大美国斑点叉尾鮰养殖基地。同时养有麻鲢网箱12000口,其它各类鱼种网箱1250口,拦网养鱼8处约2100亩水面。
国际
泰国考虑修改虾价监管措施
    6月初,泰国商业部内贸厅长然荣与泰国冷冻食品协会、以及冷藏协会共同商讨,准备改变干预虾价的方式,采用三种新方式监管虾价。 第一种方式是向民营企业提供14亿铢免息贷款,期限1年,用于向农民收购虾只,但政府需承担8400万铢利息;第二种方式是民营企业向农民收购虾后,让政府为虾农补贴差价,预测将使用预算不低于2亿5000铢;第三种方式是像去年一样,由政府直接向农民收购。
越南水产对中国出口遇到困难
    越南农业部农林水产盐业加工贸易管理局局长黎春6月10日表示,因中国食品安全卫生检查管理规定严格,近日越南水产进入中国市场遇到不少困难。水产品经中国东兴口岸出口时必须进行安全卫生检查,特别是传染性病疫检查。有40多吨水产由于不符合中国规定被退货。
韩国深化水产物的汞安全管理
    据6月3日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局报道,为了深化水产物的安全管理,食药局相关部门收集了流通中的水产物以调查汞污染度,并依据水产物中汞的吸收量来进行人体危害评价。食药局计划从今年12月1日开始把深海鱼类、金枪鱼类及辐鳍类等肉食性鱼类的甲基汞标准定为1.0ppm以下。
日本预测鳗鱼价格走势
    6月1日,部分日本的烤鳗厂的国产烤鳗价格从去年的5000-6000日元/公斤调低至4000日元/公斤,零售价格暴跌至980日元/尾。今年鳗鱼节的商战时间将比往年短,在鳗鱼节前一个月内决胜负,由于烤鳗库存少,节前存在短缺的可能。为此,部分量贩店将用进口烤鳗或冒牌产地的烤鳗替代。受鳗苗价格暴跌的影响,今年鳗鱼节前后鳗鱼行市将出现大的波动,鳗鱼节后烤鳗价格将下降。活鳗价格下降的高峰期在7月、盂兰盆节前和节后三段,此后价格可能大幅度下跌。
澳洲石斑繁殖的大突破
    6月从INFO FISH的报道获悉,位于澳洲凯恩斯的北澳渔业中心(Northern Fisheries Centre in Cairns)正在进行的热带岩龙虾及鞍带石斑鱼人工繁殖研究计划即将成功。这次繁殖成功,代表以后可直接养殖高经济价值的鱼,不需出海捕捞。在不同季节时期,出口活的石斑鱼每公斤可赚澳币40-80圆,为将来养殖业者带来无限的商机。同时,澳洲初级产业及渔业部也在研究养殖鞍带石斑及热带岩龙虾的可能性。
美基因改造鲑鱼上市
    6月16日讯,美国Aqua Bounty Technologies公司生产出了基因改造鲑鱼,并尝试在超市销售。据悉,基因改造后的鲑鱼和大西洋鲑鱼没有什么差别,唯一不同的是鲑鱼生长速度非常快,仅需一年多便可从卵成长至体重3-4公斤。

公司
海大饲料落户湖北葛店
    6月5日,广东海大集团与葛店开发区签约,投资兴建鄂州海大饲料项目。该项目投资6000万元,主要进行农产品加工、饲料生产等。
FDA解除汕头鳗联烤鳗出口禁令
    6月初,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解除对汕头鳗联股份有限公司输美烤鳗的自动扣留措施,烤鳗产品入关时无需被扣留检测药物残留就能够直接进入美国,这将有利于该公司扩大产品出口,也对全面解除我国输美水产品自动扣留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海浩签下两亿小龙虾出口大单
    6月9日,武汉市海浩农业发展公司分别与瑞典奥力海派克公司、黄陂区小龙虾基地签约,达成5000吨龙虾仁与整虾出口合同和6000吨小龙虾原料收购合同,出口合同资金折合人民币达两亿元。据了解,目前海浩公司每天小龙虾加工量达60吨,年需求量达6000吨。
(本刊综合报道)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