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特淡水鱼类] 泥鳅苗种的成活: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3

听众

9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28
精华
4
经验
94 点
金币
397 元
注册时间
2011-7-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2 15:54: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一般在 40%-60 %,最高也不过80%。人工养殖的泥鳅苗种一般在80%左右,好的在90%左右,最高的在95% 左右。野生泥鳅苗种的养殖成活率偏低,分析原因主要是:
    ( l )捕捞方法  野生泥鳅苗种是在外收购或捕捞的,其方法多种多样,而又没有按照规范的技术操作,容易造成泥鳅苗种的伤害。
    ( 2 )中间过程复杂  泥鳅捕获后,一般都经过长时间的高密度暂养,并筛选和运输,有的还是多次筛选和运输,使泥鳅受伤,还长时间处于不安状态,体表黏液大量外泄,体质十分虚弱。
    ( 3 )营养不良  在暂养及筛选运输过程中,一般不喂食,这样长时间的停食,使泥鳅根本没有营养来源,体质明显下降。
    ( 4 )放养时间较迟  野生的泥鳅苗种放养一般都比较迟,这是因为泥鳅每年要在3月份以后,气温上升才会被农民捕捞起来,因而野生黄鳝不可能一次捕捞,在较长时间内,不断捕捞,暂养累积一定数量后,经筛选再出售。这样时间往往都已在6月份甚至7月份,气温较高,而这些泥鳅因长时间的暂养、筛选及运输,已是伤痕累累,极易发病死亡。
    ( 5 )筛选和运输的工具不当  筛选时用筛子过鳅苗种,泥鳅小过筛孔容易,但也受伤;大的鳅苗种过筛孔难度大,更易受伤。
    野生泥鳅苗种购买后,在放养前要处理妥当,即筛选出好的苗种进行饲养,挑出劣质苗种立即出售;即使是人工养殖的泥鳅苗种最好也筛选一下,尽可能的进行大小分养,即使是野生泥鳅苗种也可提高饲养的成活率,并可减少经济损失。

6

主题

3

听众

75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4
精华
0
经验
75 点
金币
132 元
注册时间
2011-7-24
沙发
发表于 2011-7-24 15:48:54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1.泥鳅的繁殖方式有: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①自然繁殖 分完全自然繁殖和半自然繁殖两种方法。
完全自然繁殖:又叫诱集繁殖,是利用泥鳅的自然资源,人工诱集产卵群体并获得受精卵的方法.采用此法时,首先在产卵季节,利用泥鳅的产卵习性,即喜在崖边的水草丛中产卵,相应地选择环境僻静的水草区,先在浅水处投施2筐草木灰,然后在诱产区施0.6~0.8kg的猪、牛、羊等畜粪水,这样能诱集大量泥鳅到此区域的水草丛中产卵繁殖,但应对此自然区域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青蛙等敌害侵入,影响繁殖效果。也可利用人工鱼巢收集自然水域中的受精卵,移到特定的容器中孵化,以提高孵化率。
       半自然繁殖:是在人工条件下,让成熟的泥鳅自行交配产卵的方法;此法需要建造产卵池和孵化设施,繁殖之前,产卵池与孵化设备都要消好毒备用。亲鳅的雌雄配比如雄鳅个体较大,按1︰1.5或1︰2,若雄鳅体长仅10cm左右,则雌雄比可调整为1︰3~4,增加雄鳅的数量。每平方米可放7~10组。为保证正常繁殖,水温宜稳定在18℃以上时进行。
      泥鳅一般在晴天的早晨产卵,上午10时左右产卵结束。当产卵基本结束后,就立即将粘有卵粒的鱼巢移到孵化池或其他孵化设施中进行孵化,并更换和补充新鱼巢放到产卵池中,以收集尚未产卵的亲鳅的卵。最后一批泥鳅产卵后,可以就在产卵池内进行孵化,但一定要将产卵池内的亲鳅全部捕出,以防亲鳅吞食鱼巢上的卵粒,影响出苗率。
      ②人工繁殖 分半人工繁殖和完全人工繁殖两种方法。
      半人工繁殖:是采用人工催产自然繁殖泥鳅的方法。选择成熟亲鳅,按雌雄比1︰1.2~1.5组成。注射催产药物:鲤鱼脑垂体每尾鳅用1~2个,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尾注射800~1000国际单位,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每尾注射80~150微克。最近几年有不少试验者和生产者通过试验结果表明,以上催产药物单独使用没有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效果好,并总结出几种方法:第一种是用LRH-A8毫克/尾加上HCG500国际单位/尾,催产效果好,催产率达85%以上;第二种是用LRH-A5毫克/尾加上地欧酮3毫克/尾,催产效果较好,催产率达80%以上;第三种是HCG300毫克/尾加上地欧酮3毫克/尾,催产效果最好,催产率达90%以上。以上药物无论用哪一种,均要溶解在生理盐水中。雄鳅的剂量在雌鳅的基础上减半。
       人工催产后,将亲鳅放回产卵池中产卵。亲鳅在水温20℃时,约经18个小时左右开始产卵、受精;水温在25℃时,约12个小时左右开始产卵、受精;若水温在27℃时,只需9个小时左右即能产卵、受精,其后的操作与半自然繁殖方法相同。
       完全人工繁殖:是在人工催产措施的基础上,进行人工采卵授精的一种方法。人工授精前,应准备鱼巢和授精所用的器具,并将用具清洗干净,放在阴凉处。授精操作不能在太阳下直接进行,以免阳光杀伤卵子和精子。
      人工授精的方法,是将人工催产后的亲鳅按雌雄比放入网箱或其他较大的容器中,经过12~24小时后,当亲鳅发情、剧烈追逐时,手持纱布将亲鳅捕起,用手从前向后轻压雌、雄泥鳅腹部,把卵子和精子挤入瓷盆或脸盆内,并用羽毛轻轻搅拌使卵子和精子混匀,待充分受精后,撒在鱼巢上即可进行孵化。注意获取鳅卵和精子的工作要同步进行。因此,要预计好雌雄鳅发情的时间和操作时间,尽量一致。
授精过程中,在容器内放入少量生理盐水,让精、卵结合为温法授精;或不放生理盐水,直接让精、卵结合为干法授精,两种方法均有较好效果。
       2.泥鳅繁殖方法比较泥鳅的繁殖方法虽多,但采用完全人工繁殖方法较好。自然繁殖方法虽较简便,但因受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受精率低。另外,会有一些受精卵未粘附在鱼巢上而受损失,影响出苗率。采用半人工繁殖方法,常会因雌鳅个体小数量又不多,导致受精率较低。此外,泥鳅自然产卵受精属间歇性产卵行为,产卵活动延续时间较长,会出现亲鳅吞卵现象,也影响交尾时的受精率,效果不佳。完全人工工繁殖方法可弥补上述方法的不足,只要掌握好适宜的采卵、授精时间,就能有较好的产卵率和受精率,获得更多的泥鳅鱼苗。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