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07|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特淡水鱼类] 春季泥鳅苗严防气泡病

  [复制链接]

6

主题

3

听众

75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4
精华
0
经验
75 点
金币
132 元
注册时间
2011-7-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7-24 15:46: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鳝解人意 于 2011-7-24 15:50 编辑

近年来,在春季气温回升过快中泥鳅养殖塘中容易发生气泡病,死亡率达到20%~50%,危害较大。现将该病的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发病情况
    1.池塘条件:气泡病多发于淤泥较厚的精养高产塘。发病期间池塘水深0.6~1米,池水透明度30厘米左右。水源为地下水和引黄水,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2.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为3~4月份,3月中旬~4月上旬、水温6~10℃时为发病高峰期,秋末冬初偶有发病。从泥鳅苗到鳅均可感染此病,重病泥鳅塘发病率高达到80%,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达20%以上。
    3.发病规律:春季泥鳅池塘化冰后,当气温回升、天气持续晴朗、水温升高时开始发病。条件相同用生石灰清塘的池塘发病率明显高于未使用生石灰的池塘;泥鳅苗春放的池塘,发病率、受危害程度大大高于秋末冬初放养的泥鳅塘。
    4.病症:发病初期,池塘内少数泥鳅感到不适,在水面作混乱无力的游动,不久泥鳅体表出现气泡。随着病情的发展,泥鳅身体气泡逐渐增多、增大,发病池内病鳅也逐渐增多并昼夜漂浮于水面。捞起检查,病泥鳅体表、鳍条、头部、眼眶周围布满气泡,鳍条间充血并伴随有气泡,尾鳍尤为严重;鳃丝微血管内亦有气泡,动脉球充气膨大;解剖检查,病鳅肠管、肠系膜、肝脏表面亦有气泡分布。病鳅身体失去平衡,生理机能受到严重影响,体力过度消耗,漂浮于水面最终死亡。
    二、病因分析
    通过对发病塘进行调查、分析中得出,水体中溶氧过度饱和是引起气泡病的主要原因。
    发病池用足量的生石灰清塘并注水后,由于钙离子的作用,各种营养盐类从底泥中重新释放到水体中,池塘肥力得到明显提高,为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丰富的钙盐在水体中建立了有力的缓冲系统,使池水保持稳定的弱碱性反应,并有较高的二氧化碳储备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当气温回升,天气晴好,由于池水浅透明度又大,在强光照射下,光合作用旺盛,造成池水中溶氧过度饱和(水质分析结果表明,重病池池水平均溶氧量在25毫克/升以上),引发气泡病。
    三、治疗
    1.发病池全池泼洒5~7克/立方米的食盐,每天1次,连用 2~3天,同时长时间加注新水。该项措施操作简单,对发病较轻的池塘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减少病鱼死亡,但对发病较重的池塘效果往往不明显。
    2.发病较重的池塘,将池水排出1/2,然后全池泼洒0.8克/立方米的硫酸铜控制浮游植物量,12小时后加注新水至原水位。一般2天后病情可得到缓解,对部分效果不明显的池塘,继续换水1~2次病情即可有效控制。
    四、预防措施
    近几年的防治实践证明,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预防气泡病的发生。
    1.淤泥较厚的池塘应清除过多淤泥,使池底淤泥厚度保持在10~15厘米,鱼种放养前少施基肥。对淤泥较厚、清淤难度大的池塘,清塘时用其它清塘药物替代生石灰,尤其是上年有发病史的池塘更应做到这一点。
    2.做好泥鳅病监测工作,该病流行季节勤测池塘溶氧量,若水体溶氧量超过20毫克/升时,应及时采取泼洒硫酸铜、注水、换水等措施降低溶氧量。

6

主题

5

听众

19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48
精华
3
经验
194 点
金币
361 元
注册时间
2011-7-22

荣誉贵宾

沙发
发表于 2011-7-24 17:49:4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我们的泥鳅苗从来就不会得气泡病,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听众

108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2
精华
0
经验
108 点
金币
111 元
注册时间
2011-8-23
板凳
发表于 2011-8-24 07:32:56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回复 2# 西南泥鳅大王


    用活水的话不会,水质好根本不会得。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7

听众

49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81
精华
0
经验
492 点
金币
680 元
注册时间
2011-8-22
4
发表于 2011-8-24 11:35:56 |只看该作者
预防为主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24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4
精华
0
经验
24 点
金币
56 元
注册时间
2011-10-11
5
发表于 2011-10-11 13:21:41 |只看该作者
我也没有发现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