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氧对河蟹养殖,不仅仅是增产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4-26 07:45:3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溶氧决定产量”,河蟹养殖赚钱与否,除了看市场行情,关键还得看产量,尤其在湖北洪湖周边一带,河蟹产量普遍偏低,增氧增产对提高池塘效益显得尤为关键。洪湖周边地区池塘养殖,增氧能力普遍偏低,有的甚至无增氧设施。养殖过程中清塘简单或无,池底老化严重,小龙虾、河蟹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水草易过早上浮、沉底、腐烂,高温期蓝藻频发、易缺氧泛塘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河蟹养殖的最终产量(规格),进而影响养殖效益,部分池塘甚至产量逐年下降。


      如何减少问题的发生、如何提高产量进而提高效益,是目前洪湖周边地区河蟹养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下面我们就本地区的养殖模式来分析增氧增产对河蟹养殖的重要性及相应的增氧增效益方式。

      一
      河蟹池塘加大增氧的重要性

      环境的恶化往往是从缺氧开始的,相对稳定的水质和保持较高的溶氧是河蟹养殖成功的核心。

      1、增氧解决底质“四化”问题。池塘底质的“四化”(有机化、还原化、酸化、毒性化)归根结底还是底部缺氧的问题,充足的溶氧能大大改善池底环境。

      2、充足的溶氧有利于保护水草。当平均溶氧相对较高时,水质清爽,利于需氧菌群繁殖,水草不易挂脏,同时机械增氧可以增强水草下部和根部水体的流通性,缓解烂根、烂草等现象。实践中我们常常还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增氧机附近的伊乐藻往往会有很多的白根,而远离增氧机区域的水草则很少有白根,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呈发黑腐烂状,这说明流动的水体带来的较为充足的溶氧,够够促进水草生根。

      3、溶氧充足能够促进河蟹、小龙虾生长 对河蟹、小龙虾来讲,正常蜕壳即意味着生长。它们在蜕壳过程中不仅需要足够的能量,更需要充足的溶氧。充足的氧气不仅能够保障河蟹顺利蜕壳,还能缩短蜕壳后硬壳的时间,快速恢复体质,利于成活。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不像在空气中那么稳定,因此,溶氧量是影响水生动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子,就河蟹养殖而言,它关系到河蟹吃料、消化、吸收、生长等方方面面,通过加大增氧可以有效地降低饵料系数,进而降低养殖成本与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蜕壳中的螃蟹

      4、增氧能调水、稳水 有机质的分解转化离不开充足的溶氧。这也就意味着养殖水体的自然净化和生态平衡离不开充足的氧气。机械增氧不仅能促进水体流动,还能搅动底层营养物质,促进有益藻类、菌类的繁殖,减少水体富营养化、静水强光、水分层等带来的蓝藻(水体流动不易长蓝藻)等问题,同时输送富氧到水体下层,一方面减缓底层缺氧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因水分层造成上层溶氧的过饱和(气泡病)。而药物增氧(如“速解安”、“氧速保”等)则有其独特的优势,快捷、速效、方便、安全。

      5、降低养殖风险。每年的连续高温天气(不可控)和季节转换期都会造成一部分池塘因缺氧而泛塘,严重的损失殆尽,直接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机械增氧(可控)或其他人工增氧(如药物增氧、加换水等),都能大大降低不良天气带来的风险,增加养殖的可控性。

      6、控制或减少发病。最近几年,扣蟹、小龙虾混养池塘每年5、6月份往往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病、死亡,养殖中,虽然没有较好的办法彻底解决,但是通过加大增氧,可以显著地减少死亡量,进而减少损失。

      二
      河蟹池塘如何达到增氧的目的

      针对本地区养殖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达到增氧增产的目的。

      1、正确清塘。本地区池塘多数多年不清淤,池底淤泥很厚,且清塘方式(只用茶饼清除野杂鱼)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地氧化和修复底泥,底质“四化”现象依旧严重,有害病菌增多,生物活性降低,导致第二年问题频发且不易处理。建议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尽可能留出足够的时间晒塘,用生石灰、漂白粉(或三氯异氰脲酸粉)清塘,彻底氧化底泥,解决“四化”问题。

      2、加大增氧能力。增氧能力每亩不低于0.3Kw,如机械增氧、药物增氧、加换水等,因地因时制宜,灵活搭配,保证充足的溶氧。


      3、定期改底、调水。定期利用底质水质改良剂等改善底质,降低耗氧,间接增加溶氧。降解池底有机质,减少耗氧,调节底泥的生态平衡,配合增氧解毒产品,降低缺氧、泛塘的风险。

      4、科学肥水。使用全价可溶有机肥平衡水体藻类,促进藻类繁殖,通过藻类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氧,这也是河蟹养殖前期足量多次肥水的意义所在。

      虽然气候不可控,市场行情不可控,但增氧是可控的。河蟹养殖想要提高效益,必须从增氧增产着手。增氧增产,养殖必由之路。



                                                                                                                               转自中国水产门户网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