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特淡水鱼类] 养殖户如何应对黄颡鱼点状出血及其预防措施

[复制链接]

70

主题

4

听众

142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2
精华
0
经验
142 点
金币
306 元
注册时间
2016-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11 14:28: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五月进入黄颡鱼养殖的关键时间,投饵率要达到1.1-1.4(100旦鱼喂3-3.5包左右),而5-6月要把全年养殖的30-35%的饲料投喂下去。那么关键点就是“池塘溶氧”和“消化吸收”来保证吃食和包产。这两点做不到位,轻则吃料省包产降低;重则诱出点状出血,鱼体大量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今年养殖绝对赚钱,养殖户都舍得投入,那么钱如何用到刀刃上,如何合理科学养殖。本文就以黄颡鱼点状出血为切入点,给大家谈谈黄颡鱼下阶段的养殖管理关键点。

一. 黄颡鱼点状出血致病病原

郑善坚等(2009)报道,感染湖州黄颡鱼的红头病病原鉴定为鲶鱼爱德华氏菌。

【病原简介】:鲶鱼爱德华氏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一种肠道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致病机理:粘附和浸袭,鞭毛作为一种粘附素,协助细菌粘附到细胞表面,并诱发微丝重排而进入到细胞内部。致病相关因子:血溶素,溶血素,铁载体,粘附素和浸袭素等,细胞外产物和菌体成分均含有毒素,可以通过食物和体表伤口等多种途径感染,靶器官为肝脏和肾脏。)本菌在水中可以存活8d,底泥中18℃可以存活45d,25℃可以存活90d以上,因此容易反复。适宜水温24-28摄氏度,因此每年5-6月和9-10月该病最流行,水质、底质管理要加强。

二.主要症状

根据感染途径不同该病可以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

【急性型-点状出血】:发病急,死亡高,感染途径为消化道,病原菌被食入后经消化道侵入血液,并随血液循环移植到各个内脏器官,引起各组织器官的充血、出血、炎症、变性、坏死形成。

【点状出血】的两个特点:①发病前期不宜发现,有潜伏期。目前,可能你的池塘没有死鱼,但是解剖几条鱼发现肝脏都开始发黄白充血,甚至脾脏、肾脏已经肿大,马上就要爆发点状出血(可能就是一场雨、一次倒藻、一次浮头、连续高投喂肝胆负荷加重、寄生虫等诱因一触即发);②一旦发现水面有点状出血的死鱼,就已经到了病情中后期,此时池塘已经有大量鱼感染,内脏开始出血,吃料差,不做应急处理,3-7天爆发死亡。

【慢性型-“头开花”】:比肠道感染的急性病程长,病原(爱德华氏菌)经神经系统感染。最初病原菌通过鼻腔侵入嗅觉器官,再经嗅觉器官移行到脑,形成肉芽肿性炎症,引起慢性脑膜炎,感染迅速至颅骨,最后到皮肤,使皮肤溃烂,最后在头部形成一个空洞的病灶,这个病灶一般在颅骨前,形成“头穿孔”。

根据点状出血病的致病原理,5月关键管理要点是增强鱼体自身免疫减少感染几率(内服有益菌种和保肝药物);加强池塘溶氧管理,分为直接机械增氧和减少池塘残饵、粪便等耗氧物质(改底、补菌)间接增氧。

水产前沿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