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鱼虾病诊断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1143

主题

46

听众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10-22 08:04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5112
    精华
    21
    经验
    20185 点
    金币
    14937 元
    注册时间
    2010-12-27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8 09:07: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调查工作是疾病诊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产动物疾病的体表症状,有许多病是非常相似或相同的,特别是在肉眼观察时,有时很难加以判别,因此要详尽地了解发病的全过程,疾病的流行情况和养殖管理各环节曾经采用过的防治措施,然后加以综合的分析,结合对体表及内脏的检查,可以获得比较准确的诊断结果。
    为了弄清曾经采取过的防治措施,往往需要实际地了解曾经用过的药物是否和养殖者提供的情况相符、药物是否失效、剂量是否准确。
    同样,为了弄清发病的环境因子,必须实地看一看水质条件,了解排注水的情况等。在进行实地调查时,为了使诊断工作做到准确而迅速,调查访问和病体检查常常需交替进行,而不是调查访问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检查,也不是全部检查完病体后再去调查访问。因为等全部调查工作做好之后再去进行病体检查,就会耽误时间,尤其是夏天,送检的病体应抓紧时间检查。如果时间拖延,天气炎热,病体可能死亡、变质或腐烂,就无法供检查使用了。这种情况下就应先进行检查,或在检查的同时向养殖者询问。
    也有这样的情况,在病体检查中,发现不了什么问题,而主要依靠调查访问来进行诊断的。如夏花鱼种的跑马病就是如此,因为这种病是由于缺乏适口饲料而引起的,在做鱼体检查时,找不出发病的原因,这就需要通过调查访问来进行确诊。


    二、病体检查的注意事项

    首先,送检的病体必须是病情较重、症状典型或濒临死亡但并未死亡的个体,刚死不久的个体也可用作检查的对象。因此检查工作最好是在现场进行。
    其次,病体检查时最好多检查一些患病的个体。一般来说,被检查的个体越多诊断越准确。如果是混养的池塘,还应该对不同种类的病体进行检查,不能以某一种水产动物的病体来代替另一类水产动物的病体。即使是鱼类,也不能以一种病鱼的检查来代替其它种鱼类的的检查,即使是同一种鱼类由于个体大小和年龄不同,发病的情况也可能是不同的。
    如遇成鱼套养鱼种的池塘,应该既检查成鱼的病体,也应同时检查鱼种的病体,以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全面。
    病体检查解剖时要十分细致,解剖工具必须清洗干净,不能沾有药品,每一病体及每一器官的解剖工具都必须洗净。解剖内脏时要小心不要剪破内脏,尤其是消化道内的脏物不能污染其它内脏器官。
    检查淡水水产动物时,必要时可用自来水清洗体表和鳃部,但是检查海水水产动物的体表和鳃部时,就必须使用海水,而不能使用自来水。
    在检查内脏或眼睛时,则不论哪种对象,都必须使用与之相适应的生理盐水。 镜检的病体组织、黏液,要求薄面透光。遇到堆积在一起的组织,须用自来水、海水或生理盐水稀释化开,压上盖玻片,压平制成水浸片进行观察。如果经过病体检查和调查,发现病体同时被几种寄生虫寄生或同时患几种疾病时,都应记录在案,并找出危害程度严重、发病急的病,首先进行治疗。




    转自:珠江所小廖

    25

    主题

    23

    听众

    1707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66
    精华
    1
    经验
    1707 点
    金币
    4287 元
    注册时间
    2011-9-2
    沙发
    发表于 2011-9-7 15:03:41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img][/img]这不是什么注意事项,而是诊断方法吧。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