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0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年白虾病害分析

  [复制链接]

10

主题

7

听众

469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62
精华
1
经验
469 点
金币
1074 元
注册时间
2010-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11:45: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对于上半年对虾养殖的病害,比去年更为严重,特别是海南和湛江。应是继93年以来最为惨重的一次。关于病害的原因,业界说法颇多,出现种苗退化说、环境污染说、气候异常说、新病毒说、超级细菌说、气泡病说。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thinkpad + 8 白兄,这是今年的情况吗?珠三角今年情况也 ...

总评分: 金币 + 8   查看全部评分

10

主题

7

听众

469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62
精华
1
经验
469 点
金币
1074 元
注册时间
2010-7-2
沙发
发表于 2011-8-13 11:45:52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对于种苗退化的说法是,“一般20天内出问题排糖一般是种苗的原因”。实际上如何呢?如果种苗退化,那么就应该有些品牌的种苗发病率很好,有些很差才对,毕竟各个大场的种源不同、培育方法不同;但实际上在海南、湛江和广西几乎所有的养殖情况几乎都一样。如果种苗退化,那么又何来同批苗有些却养得成功呢?怪种苗有些许牵强。
对于环境污染和气候异常,更难说了,环境污染业不是这两年的事情了,何况同个区域,却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

听众

469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62
精华
1
经验
469 点
金币
1074 元
注册时间
2010-7-2
板凳
发表于 2011-8-13 11:48:25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看来到底还是病害。根据实践所见,结合各种疾病的特征,分析、梳理,谈谈对今年上半年病害的见解。
首先从上述各种疾病的症状和流行特征分析:
白斑病,病虾首先停止吃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慢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变红或暗淡褪色,典型的病虾在甲壳的内侧面有白斑,白斑在头胸甲上特别清楚,肉眼可见。白斑在显微镜下呈花朵状,外围较透明,花纹清楚,中部不透明。南美白对虾白斑不明显。病虾头胸甲与其下方的组织分离,容易剥下。病虾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脏肿大。感染初期,肝胰脏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而无法看到肝胰脏。鳃、皮下组织、胃、心脏组织均发生病变。水温18℃以下为隐性传染,20℃以上呈现急性暴发,28℃以上毒力减弱。
今年上半年的病例中,出现典型白斑的应该病例不多。
红体病(桃拉病毒病),病虾机体非常虚弱,活力减退,软壳,消化道无物 (空胃、空肠)、体表色素扩散,尾部及体表发红,发病后存活下来的对虾可见不规则状的黑色斑块分布在外壳上。幼虾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数天死亡可达到高峰。
但今年出现的最严重的病虾症状是,硬壳,体色变淡,肝胰腺萎缩。症状不大符合红体病的症状和发病规律。
细菌性红体:病虾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最明显;头胸甲的鳃区呈淡黄色。显微镜观察血淋巴稀薄,血细胞变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在血淋巴、肝胰脏、心脏、鳃丝等器官组织内均可看到细菌。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有的则在水中旋转活动或上下垂直游动,停止摄食,不久就死亡。有些被发光弧菌感染,可见虾身体发出荧光。
今年发生的细菌性红体是比较多了,特别是发光弧菌流行较严重,体色发白,晚上发出荧光,死亡率高。
孢子虫病:主要感染横纹肌,使肌肉变白浊,不透明,失去弹性,俗称“棉花虾”或“牛奶虾”。对虾八孢子虫感染生殖腺,使生殖腺白浊,不透明。
对于孢子虫病,提出较多的是湛江地区,对于诊断是否准确有待进一步验证。自上世纪90年代养殖南美白对虾以来,较少白虾孢子虫病的案例报道,因此孢子虫病一直没有被重视。
同时,传闻肌肉白浊是种新型的病毒。该病毒发生于2002年,巴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发现一种严重病害, 2004经年美国亚利桑纳(Arizona)大学的Donald V. Lightner博士研究,确认是一种新的病毒传染病害,定名为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根据初步流行病学报告,IMNV能使6克左右南美白对虾发生高达50%的致死率,并且会在体表产生烤焦状的病征。由于开始,巴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者没有及时了解该病毒的特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当年损失超过两千万美元以上。目前,该病已在南美流行,而在亚洲,IMNV已证实传入印度尼西亚。我国海南等地区也有报道,但还未最后确认。
该病的易感种类是南美白对虾,主要感染60~80天的幼虾。该病毒能造成全身肌肉组织坏死,一般情况下,病理死亡发生缓慢,死亡率不高,但整个养殖过程都有死亡,累积死亡率达到70%。该病发病温度通常在30℃左右,
发病虾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停食,反应迟钝,聚集在池塘的角落,体色发白;病虾腹节发红,尾部肌肉组织呈点状或扩散的坏死,开始在腹节末梢和尾扇,移去腹节的表皮,感染处可见白色或不透明的白色组织。
蜕壳障碍:死虾体色发白,壳硬,肝胰腺萎缩,病虾挣扎力强,死亡率高;发病集中在蜕壳期。可以说,今年很多“偷死症”就是蜕壳障碍,死虾体色发白、壳硬,手剥发现有双重壳,初一十五晚上偷死多。还有就是发现病虾游水,体色变淡,壳硬,肝胰腺萎缩,鳃水肿,病虾挣扎力强,手剥发现有双重壳。
固着纤毛虫病:体色变淡,病虾体表粘污,鳃丝肿胀,活力减弱,空胃空肠,发病周期长。近几年,清明五一前后和十一前后出现的病害,多数都能检出固着纤毛虫。对此,业界对其态度也不同,一者认为是虾体感染疾病,体质变弱后继发感染纤毛虫,治疗无须除虫;二则认为对虾先感染纤毛虫,引起体质变弱,引起病毒、细菌病的爆发,治疗应先除虫。由于养殖水环境的恶化,池塘大量的甲藻、蓝藻等不良藻类,一旦杀虫,杀灭的藻类释放毒素,易引起对虾大量死亡。因此杀虫的风险较大,要根据池塘环境和对虾的体质而定,切莫盲目。对于纤毛虫病,建议以防为主,多用底质改良剂。
气泡病:这是马老师首先提出的观点。一般养殖前期藻类过旺或消毒杀虫后,溶解氧过饱和或底质恶化产生不良气体引起的。变现为体色白浊、平衡能力降低,不吃食,严重的尾节坏死,镜检体表附着气泡或肠道、肌肉中有气泡。常引发白斑病等严重的病毒病。笔者按照气泡病的思路曾经处理好2塘看似白体的塘,但业界多数人对于该说法仍持怀疑态度。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thinkpad + 16 精品文章

总评分: 金币 + 16   查看全部评分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

听众

469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62
精华
1
经验
469 点
金币
1074 元
注册时间
2010-7-2
4
发表于 2011-8-13 11:48:50 |只看该作者
今年的病害种类较多,但最为严重的还是白体病。体色微红或变淡,反映迟钝,空胃空肠或肠道发红充水,肝胰腺萎缩变白,壳硬,鳃丝肿胀,死亡快,死亡率高。目前尚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此病导致海南、湛江、广西养殖户损失惨重,很多池塘放苗18-20天即发病,死亡率高,基本上都以排塘告终。至今,还有养殖户不敢放苗。
对于白体的看法,都存在弧菌说(认为是抗药性极强的哈维弧菌和副溶血弧菌,几乎成了“超级细菌”,普通药物常规用法几乎无效)、新病毒说(认为是一种尚未经鉴定的病毒或者是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气泡病说(认为气泡病导致生理失调,引发病毒病)等,至于确切的原因有待业界的养殖者同专家教授共同研究啦!
已有 1 人评分金币 收起 理由
thinkpad + 8 精品文章

总评分: 金币 + 8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78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1
精华
0
经验
78 点
金币
635 元
注册时间
2010-8-24
5
发表于 2011-8-13 11:56:26 |只看该作者
是毒还是菌?一病就要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42

听众

90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66
精华
18
经验
9075 点
金币
17976 元
注册时间
2010-4-29

社区QQ达人

6
发表于 2011-8-13 11:58:55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与楼主有点不一样,湛江、海南的情况应该不会比去年差,湛江至少有个东海岛挺住了。珠三角区域反而差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7

听众

469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62
精华
1
经验
469 点
金币
1074 元
注册时间
2010-7-2
7
发表于 2011-8-13 12:33:58 |只看该作者
我了解的不一定很准,但损失却是很严重。我个同学在南山岛,上次来时说只有几口塘还开增氧机,也就只有东海好些。
我们的部分经销商货都不敢进,怕赊出去会不了款。去年不至于这么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42

听众

90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66
精华
18
经验
9075 点
金币
17976 元
注册时间
2010-4-29

社区QQ达人

8
发表于 2011-8-13 13:59:43 |只看该作者
或许你是对的:http://www.fishfirst.cn/thread-6838-1-1.html
之前我和行业交流,大家的判断也不太一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