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0
- UID
- 5852
- 积分
- 1226
- 主题
- 127
- 帖子
- 466
- 精华
- 7
- 经验
- 1226 点
- 金币
- 2428 元
- 注册时间
- 2011-7-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466
- 精华
- 7
- 经验
- 1226 点
- 金币
- 2428 元
- 注册时间
- 2011-7-15
|
绿藻门、接合藻目、双星藻科。此类丝状藻类多数属种,幼体时多营附着生活,在水下面生长,成长时大多飘浮水面,通常大量存在,丝状体互相缠绕,形成碧绿色的漂浮藻团。绝大多数种类喜生活于有机物丰富的静水中,水温14-22℃最适宜。养殖池塘常因这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质消瘦。渔民通常称此藻类为清泥苔!
一、成因:
1)最适水温:14-22℃;PH:?水环境中缺少???元素?
2)清明前,一次投放螺蛳太多,使水质消瘦;
3)基肥施肥不科学,肥力持久性差,水质清瘦时,没有及时追肥。
二、危害:
1、青苔大量繁殖,引起水质消瘦,使水草无法正常生长;
2、青苔多会缠绕蟹种,尤其是正在脱壳的河蟹,严重使会导致死亡;
3、青苔飘浮水面,遮盖阳光,水草的光合作用受阻,造成蟹塘缺氧;
4、随着水温的升高,青苔会死亡,此时称为烂泥苔,恶化水质。
A.预防:
⑴藻盛元或优藻乐,根据池塘水色,定期追施,一般7-10天实用一次,必要时,配合丰源或倍健一同使用,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
(微生物肥水,高效,稳定,肥效长久)
⑵改以往的清明一次投放螺蛳400-500kg/亩为2次投放,即清明前100-150kg/亩,5-6月份300-350kg/亩,根据池塘螺蛳的存塘量,
酌情增减投放次数或投放量,每次投放注意投放的螺蛳质量。
B、烂泥苔的处理:(套路如下)
1)第一步:解毒;
2)第二步:沉淀改底;
3)第三步:调水;
4)第四步:肥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