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米来水产资讯|淡水鱼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的防治概念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27 12:51: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俗称,也称淡水鱼暴发病、出血性腹水病等,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淡水鱼养殖地区开始暴发流行,该病是我国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淡水鱼的种类最多、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出血性腹水

    流行情况
    我国养殖的主要淡水鱼类均易暴发此病,危害鱼类包括鲢、鳙、团头鲂、鲫、鲤、鲮、鳜、鳗鲡、黄鳝、草鱼、青鱼等食用鱼及神仙鱼、金鱼等观赏鱼。从鱼种至商品鱼均可发病,可发生于精养池塘、网箱、网栏、水库等养殖模式,累积死亡率一般都可达50%以上,发病严重的重症鱼池甚至95%以上。
    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又称细菌性败血症,该病在9~36℃均有流行,发病最适水温为25~32℃;流行时间为3~11月,高峰期5~9月,10月份水温下降后病情有所缓和。
    主要表现为鱼体多处发红出血或充血,呈摔伤状。据了解,每年的高温季节(7、8、9月)是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的发病高峰期,一般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该季节鱼体处于快速生长时期,密度大,吃料多,加上水温升高,容易使溶氧降低,氨氮增加,形成亚硝酸盐中毒造成体质下降。

    病症情况
    病鱼出现体表严重充血及内出血;
    眼球突出,眼眶周围充血(鲢、鳙更明显);
    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腹水,或红色混浊腹水;
    胆囊肿大,肠系膜、肠壁充血,无食物,有的出现肠腔积水或气泡。
    病情严重的鱼厌食或不吃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有的在池边摩擦,最后衰竭死亡。
    根据发病的快慢和死亡情况,一般可将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类型。
    急性型:发病急速,来势凶猛,病鱼游动缓慢,背部变深黑色,常在发病1~2天后即暴发大批死亡,呈出血性败血症状,体表充血、肛门红肿;也有的未出现明显症状即已死亡。
    慢性型:病情发展比较缓慢,每天死亡数量不多,没有明显的死亡高峰期,但发病时间长,累计死亡量也很可观。
    暴发该病,首先要确诊并准确地判断出发病的类型,再看是否同时伴随有寄生虫病的发生。
    暴发性出血病及败血症主要致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和温和气单胞菌,此外豚鼠气单胞菌、凡隆气单胞菌、简达气单胞菌等也有一定的致病性。
    一般认为气单胞菌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只有再一定条件下才会造成鱼类发病,水温和气候突变、水质恶化、寄生虫感染、鱼体免疫力低下是疾病暴发的重要诱因。
    具体措施是:急性型:一般水环境都比较差,先使用化学调水剂进行调水,间隔两小时后,再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视水体的肥瘦度确定消毒剂的用量,水肥时应酌情加量,连用两天。
    消毒剂的种类选择温和一些的,如新碘或红体康。同时内服恩诺沙星和止血等药物。如有寄生虫,待病情稳定一些后再杀虫,杀虫后要再进行一次消毒。最后要进行调水甚至是重新培水。
    亚急性型或慢性型:如有虫,先杀虫,第二天使用消毒剂,消毒剂可以选择二氧化氯等,如果是刚发生,使用一次即可,如在病程中,要连用两天甚至多天,同时可内服药物,以上药品均按说明书使用,内服药首次剂量加倍。
    需要注意的是,消毒剂连用两天,最好不用同一品种,同时消毒剂,内服药所使用的品种最好与近期前用的品种错开。
    治疗本出血病及败血症,首先应判断有无寄生虫(车轮虫、指环虫、斜管虫等),如果有寄生虫,应先杀虫,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对症下药。然后再消毒、内服。
    治疗该病重点是水质的调控,解决办法是:
    第一天进行改底,用强氧化剂(如过硫酸氢钾)或EM菌,按具体产品说明选择用量,把水体亚硝酸盐降下来。
    观察有无寄生虫,如有,第二天上午外用1%氰戊菊酯100ml/3亩全池泼洒,下午根据池塘底质好坏选择固体或液体的杀菌消毒剂进行消毒,底质差的塘用强氯精(1公斤/5亩)+20%戊二醛(125ml/亩)一起外泼,底质好的塘只需要用20%戊二醛(125ml/亩)外泼即可,外用药物时应停料。
    第三天开始减料(100斤鱼配2-3斤料)并拌料内服10%恩诺沙星(用量4g/公斤料)+多维(用量100g/公斤料)+三黄散(用量5-8g/公斤料),持续3-5天。
    预防措施包括:
    (1)清除过厚的淤泥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冬季干塘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2)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而不能到处乱扔。
    (3)鱼种尽量就地培育,减少搬运,并注意下塘前要进行鱼体消毒。
    (4)鱼种在下塘前注射或浸泡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5)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正确掌握投饲技术,不投喂变质饲料,提高鱼体抗病力。
    (6)流行季节:
    a 用浓度为25~30mg/L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每半月1次,以调节水质。
    b 经常全池泼洒微生态制剂,以改善池塘水质。
    c 食场定期用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进行消毒。
    对于发生暴发病后的治疗,要采用水体消毒和内服抗菌药相结合的方法,可在执业兽医师的指导下,用含氯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水环境消毒,并用氟苯尼考、诺氟沙星等国家规定允许的抗生药制剂拌料投喂。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