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8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扫盲贴:(转载)中国罗非鱼养殖的品种与模式

  [复制链接]

27

主题

17

听众

2349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37
精华
8
经验
2349 点
金币
3420 元
注册时间
2010-6-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16:55: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海宝 于 2011-9-26 17:03 编辑

以下文章包含大量翔实的罗非鱼常识,但不代表本人完全赞同文章所有观点,并且尤其需要读者要自行判断文章中可能涉及商业利益的部分论述。

中国罗非鱼养殖的品种与模式
张文博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市沪城环路999号,201306)


摘 要:本文概述了中国罗非鱼的引进过程,罗非鱼全国和各省养殖的概况,分析了引进的原良种和国内培育的新品种,分别从按照投喂方式、养殖水体、养殖周期的角度总结了国内罗非鱼养殖的模式,并概述了罗非鱼混养和越冬的养殖技术。
关键词:罗非鱼,中国,养殖概况,养殖品种,养殖模式

1概述
罗非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种类数量达100多种,为广盐性热带鱼类。罗非鱼原产于非洲,因个体大、肉厚色白、质嫩刺少、富有弹性、细腻味美并略有甜味等优点,同时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目前罗非鱼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列为人类六大主食品之一 。

养殖中,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物杂、饲料源广、抗逆性强、繁殖快、易养殖、产量高,又适合于淡水、半咸水和海水,池塘、网箱、水池、工厂化循环水等养殖等一系列优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于1976年在日本召开的《水产增养殖会议》上,向全世界推荐作为养殖对象鱼,之后,被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众多国家引进养殖,并引起国际养鱼业界的重视,目前,世界上罗非鱼的产量已是仅次于鲤鱼,居第二位。
在国际上,随着鳕鱼、鮭鱼、三文鱼的短缺,包括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地区在内,罗非鱼已被认为是可替代鳕鱼、鮭鱼的“白色三文鱼” 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中产阶层所青睐,并被喻为21世纪的鱼。
世界罗非鱼生产以捕捞和养殖两种方式进行。九十年代,世界罗非鱼养殖业迅速崛起,养殖产量开始逐渐超过捕捞产量。世界罗非鱼养殖主要品种是尼罗罗非鱼。与此同时,世界罗非鱼的加工与贸易,亦有比较快速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养殖十几种罗非鱼,主要有中国、台湾、哥斯达黎加、印尼、厄瓜多尔、洪都拉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以色列等国。罗非鱼主要进口国为美国、澳大利亚,而欧盟、中东、日本、韩国,港澳也有一定的需求。
近年来罗非鱼养殖发展迅猛,2000年全世界罗非鱼养殖产量为13万t。同年中国大陆罗非鱼的产量达62.9万t,占世界养殖产量的一半以上。
全球罗非鱼产量2006年达到260万t,2007年比2006年略有增长,达到270万t,预计2008年将达到300万t。2006年我国罗非鱼产量达111万t,年均增长率超过10%。预计到2010年,世界养殖总产量将达到200万t,总产值将达到30亿美元,而中国大陆的养殖产量将占60%左右。同时,预计到2015年,全球罗非鱼养殖年产量将达380万t,并于2030年增加到800万t。
看清了,是海宝,不是淘宝,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马甲。

27

主题

17

听众

2349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37
精华
8
经验
2349 点
金币
3420 元
注册时间
2010-6-14
沙发
发表于 2011-9-26 17:04:02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2中国罗非鱼养殖现状
2.1中国的罗非鱼概况
罗非鱼类原产非洲,但其养殖业起源于东南亚。
1946年吴振辉和郭启彰两先生将莫桑比克罗非鱼从新加坡引人台湾,这便是台湾“昊郭鱼”的由来。此后,1964年从日本引人尼罗罗非鱼。1969年开始生产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杂交鱼,不论正反交杂交种,统称“福寿鱼”,为当时台湾农渔民及一般消费者最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家喻户晓。
我国罗非鱼的养殖,大致可划分为四个时期:1957年~l978年,为以莫桑比克为主的养殖时期。1978~1985年,为尼罗鱼、福寿鱼和莫桑比克三种鱼并存的养殖时期,此时期的特点是尼罗鱼逐渐取代莫桑比克和福寿鱼的过渡阶段。1985年~2000年,尼罗鱼基本完全取代了上述两种鱼,同时尼奥杂种的养殖也开始起步。2000年以来,引进人工选育的新品种或高纯度的原良种,并结合使用现代育种技术,在国内培育出一大批新品种,中国罗非鱼的养殖已进入日新月异的阶段。
我国大陆罗非鱼养殖是自1957年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到广东省开始的,但是莫桑比克罗非鱼由于其养殖性能差,尤其是过度繁殖,成鱼1型小,体色黝黑,不久即遭淘汰。
1977年,广东从香港引入了由台湾制种的福寿鱼,不过当时尚未形成养殖规模,真正的规模性养殖,是在引进尼罗鱼并且在内地自行制种成功以后开始的。1981年我国引进了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该鱼主要用于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生产雄性率高的杂交一代尼奥鱼(群众习惯称奥尼鱼),该鱼生长快、个体大,从此我国罗非鱼养殖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罗非鱼养殖产量逐年增加。此外,我国还于1973年和1981年分别引进了红罗非鱼进行养殖。
1983年、1992年,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分别从美国、埃及引进的奥利亚罗非鱼(简称83淡奥利亚)、尼罗罗非鱼(简称92淡尼罗),另外在1988年、1994年湖南湘湖渔场、上海水产大学都先后从埃及和菲律宾引进品种,1999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埃及又引进奥利亚罗非鱼及尼罗罗非鱼新种。1983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入奥利亚罗非鱼后,开辟了奥尼杂交鱼养殖,罗非鱼养殖取得长足的发展。
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引进了尼罗鱼多批(为叙述方便,以下以引进年份作为系别代号):1978年,长江水产研究所从尼罗河苏丹境内引进原种鱼苗22尾(简称为尼罗78—l系),同年湖北省又引进30尾(简称为78—2系),该两批鱼均引自同一水域,78—l系中未发现有其它种类或明显不纯的特征,但它们子一代中约有几千分之一的全黑个体分离。78—2系中。发现有3尾不是尼罗鱼,占10%,后经鉴定,证实为加利略罗非鱼,这说明,78—1、78—2系引进的水域至少有两种以上的罗非鱼,该水域的尼罗鱼种质纯度如何,不能不产生怀疑。同年引进尼罗鱼的还有广东省,是华侨从泰国引进的,因该批鱼没有被推广养殖,也没有其他详境记载。1985年,湖南省又从尼罗河埃及境内引进了尼罗鱼一批(简称85系),成活l0尾,未发现明显的不纯特征,该批鱼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和较好的生长性能。1995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又再次从尼罗河苏丹境内引进53尾尼罗鱼(简称为95系),其中雌24尾,雄29尾,从目前情况看,该批鱼的种质较纯,由于引进的数量和雌雄比例都比前引进的任何一批更合理,应该是目前我国较为理想的尼罗鱼的育种材料。
尼罗罗非鱼的养殖性能远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从此中国大陆罗非鱼养殖业有了迅速发展。1984~1998年间,其产量以平均87%的速度迅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亚洲地区的增长率,1984年仅1.8万t,1998年达52余t,成为继中国大陆传统养殖种类鲢、鳙、草鱼、鲤、鲫之后的第六位主要淡水养殖鱼类。在中国大陆水产引种项目中,尼罗罗非鱼的养殖规模和经济效益最为明显。在国际上,中国大陆罗非鱼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现占世界罗非鱼总产量的65%。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罗非鱼生产大国,中国罗非鱼养殖年产量世界第一。2001年,中国罗非鱼的养殖面积18万公顷,产值约40亿元人民币。中国养殖品种主要是尼罗罗非鱼,包括50%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15%的红罗非鱼,还有尼奥鱼和吴郭鱼等。
罗非鱼在我国除西藏和青海等省外的30多个省市广泛养殖。在国际上,中国大陆罗非鱼养殖产量居世界首位。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罗非鱼产量逐年增长,1995~2005年期问,平均增长率为14.75%。到2004年,我国罗非鱼出口量猛增到8.7万t,出口额1.2亿美元,占全美进口量57%,居输美第一。我国终于在1998年成为罗非鱼养殖第一大国后用近六年时间,同时成为罗非鱼的出口大国。
我国环境和气候等条件适宜罗非鱼的生长。养殖罗非鱼成本较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罗非鱼养殖成本约为0.8美元/kg,比发达国家如美国2美元/kg低得多,是世界上罗非鱼主要养殖国家中成本较低国家之一。
看清了,是海宝,不是淘宝,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马甲。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7

听众

2349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37
精华
8
经验
2349 点
金币
3420 元
注册时间
2010-6-14
板凳
发表于 2011-9-26 17:04:34 |只看该作者
杂志招聘
2.2中国主要省份的罗非鱼养殖
在我国水产品引种项目中,无论从商品规格,还是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评价,罗非鱼是最获成功的品种,目前我国除西藏、青海等个别几个省外,其余有30多个省市广泛养殖罗非鱼。但养殖分布很不平衡,我国南方地区广东、海南、福建等得益于气候,罗非鱼养殖发展迅速,罗非鱼产量约占淡水养殖产量的20%,较高的可达30%,成为这些地区主要养殖对象之一。北方地区仅利用发电厂的废热水及水库网箱单养罗非鱼。2004年罗非鱼主要产区的产量占全国罗非鱼总产量的百分比分别为广东49.0%,广西14.30%,海南13.44%,福建10.88%。
2.2.1广东省
广东具备养殖罗非鱼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是我国养殖罗非鱼最早、养殖面积最多和产量最高的地区。
1956年,广东开始从泰国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开展养殖,但1978年从泰国引进个体大、生长快的尼罗罗非鱼后,才促进了罗非鱼养殖业快速发展。1981年又引进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与尼罗罗非鱼为母本杂交,获得雄性杂交品种——奥尼罗非鱼,使罗非鱼养殖产量从1994年的8.26万t猛增到2003年的39万t,养殖面积已扩大到60万亩。
据统计,广东省2003年罗非鱼总产量为38.9万t,约占全国总量的48.3%;2004年广东省罗非鱼总产量为44.0万t,占全国的49%,出口量为5.3万t,创汇1.0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60.9%和63.7%;2005年广东省出口量为7.3万t,创汇1.6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68.2%,69.6% 。2006年广东省罗非鱼的产量为53万t,比2005年增长了13%,比2002年增长了77%。广东一直致力于提高罗非鱼品质,近几年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推动无公害产地认地和产品认证;建立渔业标准化示范区;建立出口原料示范基地;推广HACCP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广东省经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的养殖场已达691个,规模达45万亩;渔业标准化省级以上示范区已达24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3个,示范区、面积3.4万多亩,辐射带动面积30多万亩;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324个,面积50万亩;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56个。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646个,面积约135万亩,获国家无公害认证水产品144个。
罗非鱼已成为广东水产养殖的优势品种和出口创汇主导品种。现初步形成一条从种苗、养殖、加工到出口贸易的产业链,饲料供应、流通运输、技术服务、渔药供应等配套服务已基本完备。培养了一批从事罗非鱼良种选育、健康养殖技术研究、鱼病防治、加工等方面的人才。基本实现“开发一个品种,深化一门科学,形成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群众”的发展目标。
2.2.2广西省
广西处于亚热带,气候适宜罗非鱼的生长,且广西水库河流多,大部分还处于未开发的状态,水质好。因此,广西养殖罗非鱼具备了优良条件。
广西养殖罗非鱼始于20世纪60年代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真正大面积发展,是在80年代引进生长性能远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尼罗罗非鱼以后。进入90年代,随着尼罗罗非鱼、吉富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杂交生产单性罗非鱼的推广,罗非鱼养殖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现已成为广西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
2001年,池塘单养、混养罗非鱼的面积5.7万hm2,占全区池塘面积的79%;网箱养殖80万m2,工厂化养殖l5万m3。全区年总产罗非鱼10.65万t,产值7亿元,产量占全区淡水养殖总产量的15%,占全国总产量的1/6,产量仅次于广东省[18]。2002年广西罗非鱼总产量为11.1万t,2003年为11.4万t,2004年12.83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4.30%,罗非鱼产量长期位居第二。
广西是我国几个适宜养殖罗非鱼的省区之一,发展罗非鱼产业有着诸多的优势:气候优势:广西地处祖国南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无冰冻,十分适合罗非鱼养殖;区位优势:广西有海洋有内陆,海湾、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资源丰富,十分适合罗非鱼规模养殖基地建设;养殖优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广西已建有以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水产良种场、南宁远东农牧渔发展有限公司、北海国安公司等4家为主的罗非鱼良种生产基地,优良的罗非鱼种苗供应充足;技术优势:广西养殖罗非鱼历史悠久,养殖技术也不断发展完善;加工优势:目前,广西已在南宁、北海、防城港建立了6家罗非鱼加工出口企业,年加工能力l0万t以上。这些企业全部获得ISO9000和HACCP质量管理认证,加工出口渠道畅通。
2.2.3海南省
2003年海南全省罗非鱼养殖面积近l、2万hm2,产量逾l0万t。到2006年底,罗非鱼养殖面积达3万公顷,养殖总产量达19.5万t,罗非鱼出口已成海南第一大出口创汇农产品,罗非鱼出口量3.3万t,出口额9259.4万美元[21]。同时,海南连续多年来罗非鱼育种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据统计,2003年产量12多亿尾,与全国淡水鱼类育种单一品种相比,其生产周期最长、产量最高、销售范围最广,成为全国最有优势的罗非鱼育种基地。
海南养殖罗非鱼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看,海南气温使罗非鱼全年都可生长,是我国罗非鱼养殖和苗种生产自然条件最佳的地区。从水质看,据近几年对本省内陆水域水质监测分析表明,绝大部分水质达国家渔业用水标准一类水质标准。再加上日趋成熟的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2006年检测氯霉素等五种药物残留显示,海南养殖的罗非鱼抽检合格率99%以上。目前海南已有30多家罗非鱼加工企业获得国内外各类质量认证,其中30家获得HACCP认证。由于国际市场上对健康、安全水、海产品需求不断增加,海南罗非鱼成海南第一大出口创汇农产品。截至2006年底,海南省罗非鱼养殖从业人员达3.5万人。从2003年起,海南省海洋渔业厅出台了扶持罗非鱼养殖出口示范基地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农户连片养殖罗非鱼给予适当补助。凡中部山区30亩以上、沿海50亩以上的养殖基地,每亩均可获得100元补助。海南将成为我国主要罗非鱼出口基地,到2010年全省罗非鱼总产量将达30万t,加工出口将达8万t。
罗非鱼养殖出口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拉动了渔药、饲料及渔业设施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沿海渔农增收致富;推动了中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4福建省
福建省海域面积13.6万hm2,又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内陆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水库、湖泊众多,已开发的淡水养殖面积仅147万亩,还有很大的余力。对罗非鱼的养殖非常有利。福建省是我国最早引进罗非鱼养殖的省份之一。福建省罗非鱼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引进以来,可归纳为莫桑比克阶段、引种改良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经五十多年发展,福建省在罗非鱼的苗种生产、成鱼养殖、饲料配套等方面都已形成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产业规模。福建省罗非鱼养殖产量2003年的9.28万t,居第四位,占全国总产量的11.52%。2004年9.76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10.88%。
福建省具有罗非鱼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淡水、半咸淡水水域的资源充足,气候温和,地热资源丰富。在漳州地区罗非鱼可以自然越冬。良好的养殖基础和自然条件,巨大的国内外市场潜力,为福建省罗非鱼养殖业今后的更快更好发展,使之成为福建省水产品出口创汇的新增长点提供了极好机遇。但也看到,福建省罗非鱼养殖业整体技术水平还较落后。罗非鱼品种退化、混杂,奥尼杂交雄性罗非鱼良种覆盖率不到10%。养殖仍是以传统模式为主。所养出的商品鱼规格偏小,土腥味较重,出口加工率不到40%,且多数不适用作鱼片加工。故近几年罗非鱼加工出口发展较慢,2003年不到10万t,且基本都是价值较低的冻全鱼。因此,抓紧罗非鱼品种改良与优质苗种的制种技术研究、开展以提高商品规格,消除土腥味,控制药物残留为重点的罗非鱼健康养殖的技术研究与示范,对推动福建省罗非鱼的出口具有现实、积极的意义。
2.2.5台湾省
我国台湾省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罗非鱼品种的提纯复壮和选育种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自国外引进了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尼亚罗非鱼等优良罗非鱼品种,经长期杂交选育,培育出红尼罗罗非鱼杂种、福寿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雌×尼罗罗非鱼雄)、奥尼鱼(尼罗罗非鱼雌×奥利亚罗非鱼雄)等优良品种,为台湾省罗非鱼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台湾省在罗非鱼养殖模式也取得显著的进展,养殖模式从昔日分散的粗放式养殖,迈向循环水高密度集约式健康养殖;在饲料投喂方面,由原来单一的或混合投喂,改变为全价颗粒饲料或膨化颗粒饲料投喂。在池塘设置了自动化的投饲机、增氧机,使单位面积产量远远突破原先的静水池塘产量,每亩池产量达6t。1953~1983年的三十年间,台湾罗非鱼养殖面积扩大了9.4倍,养殖产量增加了4.7倍。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台湾罗非鱼的养殖规模未再增加,到九十年代末,还略有下降。但罗非鱼在台湾淡水养殖品种中始终居于首位。养殖面积比鲤科鱼、鳗鱼及淡水虾类的总和还多,养殖产量也接近后三者之和。2004年总产量为9万t,台湾地区是除中国大陆以外的第二大罗非鱼出口地区。2005年台湾地区向美国出口冻鱼片和冻全鱼总量为2.72万t,出口总金额为0.39亿美元。
看清了,是海宝,不是淘宝,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马甲。
水产前沿杂志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7

听众

2349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37
精华
8
经验
2349 点
金币
3420 元
注册时间
2010-6-14
4
发表于 2011-9-26 17:05:17 |只看该作者
3罗非鱼的养殖品种
3.1分类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种类繁多。多数原产于非洲,后来传播到中美洲、南美洲和东亚、南亚的淡水和半咸淡水区域里。罗非鱼在鱼类分类学属丽鱼科(Cichlidae又称丽鲷科),为鲈形目(Pcrciformes)中较大科,约有85属700种。罗非鱼来到我国后,它的中文名字最早叫越南鱼,因从越南引进的:又固其外形似鲫鱼,又非属鲫鱼,故又称非鲫鱼;后来又被人们称之为罗非鱼或丽鲷鱼等,为方便群众的习惯叫法,我们称之为罗非鱼。
丽鱼科(Cichlidae)全世界有105属1300种。我国不产,均为移入种,3属,6种。
(1)口孵鱼属(Oreochromis Gunther 1889),以雌鱼孵卵的一类归口为口孵鱼属,分布于非洲西部。代表种是莫桑比克口孵鱼(0.mossambicus Peters)、尼罗口孵鱼(0.niloticus 1758)。
(2)帚齿罗非鱼属(Sarotherodon)两性都会或公有雄鱼会孵卵的一类。代表种是帚齿罗非鱼(J.Sarotheroden)。
(3)罗非鱼属(Tilapia smith 1840)底巢育卵,外形与口孵鱼属相似,并不以外形区别之。尾鳍具黄点,背鳍1~4软条,基部具一半圆形斑。代表种是吉列罗非鱼(T.zillii Gervais),有的材料译为齐氏罗非鱼。在一般材料中,常把口孵鱼属的尼罗口孵鱼称为尼罗罗非鱼。
3.2引进的种和品种
3.2.1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 Peters)
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到纳塔尔等地。1956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又称越南鱼,为我国最早引进的罗非鱼[24]。它的个体较小,但繁殖能力很强,群体产量高,在当时颇受欢迎。主要在粤西地区养殖,未能大面积推广,形成产业[26]。它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背外形呈内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鳍边缘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莫桑比克罗非鱼具有成熟早、繁殖力强、食性杂,病害少、耐盐、容易饲养等优点。但个体小、耐寒能力差、雌雄个体生长差异大,在引进过程中因忽视提纯育种工作,成品种退化,单养的人也少了。只作福寿鱼杂交种母本之用。

3.2.2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是莫桑比克罗非鱼的一个突变种。珠江水产研究所高要水产科技园于2000年从美国新引进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 [28]。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可产生体形近似真鲷(Pagrosomus major)、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体色鲜艳、抗病力强的杂交一代红罗非鱼[29~30]。用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O. hornorum♂)杂交,可获得生长快、高雄性率的杂种一代——莫荷鱼。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主要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罗非鱼的生产。
3.2.3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linn)
尼罗罗非鱼为(Oreochromis niloticus)原产于非洲东部、约旦等地。它背鳍边缘黑色,尾鳍终生有明显黑色条纹成垂直状,喉、胸部白色,腹鳍末端不达臀鳍的起点,体侧具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
尼罗罗非鱼是罗非鱼类中的主要养殖种类,引入我国已二十余年,这是我国大陆引进鱼类中养殖最成功者。尼罗罗非鱼最早是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于1978年7月从尼罗河苏丹境内引进22尾尼罗罗非鱼,同年湖北省又引进30尾[8、33],这些鱼很快取代生长慢、体色黑的莫桑比克罗非鱼在我国推广养殖。1994年,从国际水生生物管理中心(ICLARM,总部在菲律宾)引进了一个经遗传改良的尼罗罗非鱼品系5000尾,定名为吉富品系,同时转引了“埃及”品系3000尾,这是我国首次大批量引进尼罗罗非鱼。
1998年9月,李思发教授通过政府渠道,从埃及引进原种尼罗罗非鱼3000尾,这是我国首次大批量直接从原产地引进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杂食性、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肉厚、肥满度高,肉味鲜美等优点,因而在我国南方各省普遍进行饲养,深受群众的喜爱,在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此鱼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之用。据资料介绍,尼罗罗非鱼如和草鱼混养,可以防止草鱼发病;在稻田中与鲤鱼混养,鲤鱼可增产2~4倍,并能为稻田除草、防鼠等。因此,尼罗罗非鱼已成为全世界的重要养殖鱼种,发展前景看好。
3.2.4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又称蓝罗非鱼、金色罗非鱼)
奥利亚罗非鱼,是罗非鱼类中的大型种类,具有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不及的一些性状,已成为罗非鱼类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奥利亚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喉、胸部银灰色:背鳍、臀鳍具暗色斜纹,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奥利亚罗非鱼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耐寒、耐盐、耐低氧等优点。
目前,在我国主要将它作为父本,与尼罗罗非鱼的母本杂交,生产雄性率高的尼奥鱼。

我国大陆首次引进奥利亚罗非鱼是在1981年春。当时,由广州市水产研究所通过香港水产工作者,辗转从台湾省引进了250尾奥利亚罗非鱼,这批奥利亚罗非鱼繁殖的后代,已向全国很多地区进行了推广。1996年l0月30日,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审(认)定这个群体的奥利亚罗非鱼为适宜在我国推广的水产优良养殖品种并经农业部审核通过。
3.2.5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又称桑给巴罗非鱼)
珠江水产研究所高要水产科技园于2000年从美国新引进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 hornorum)[28]。用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杂交,可获得生长快、高雄性率的杂种一代—莫荷鱼。荷那龙罗非鱼主要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罗非鱼的生产,未见参加养殖生产的报道。
3.2.6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
萨罗罗非鱼又称黑颊罗非鱼,原产于西非海岸泻湖。因具有极强的耐盐性,可在盐度35左右的水体中正常生活,据报道,驯化后甚至可耐受100的盐度,从而成为培育耐盐品种的育种材料。2002年,中国分别从美国引进了耐盐性较强的萨罗罗非鱼。但生长较慢,成鱼规格较小。萨罗罗非鱼与与我国已有的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台湾红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齐氏罗非鱼5种罗非鱼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形态差异,萨罗罗非鱼在头长、体高和体厚方面占有较明显的优势。在亲缘关系上,萨罗罗非鱼单独为一支,齐氏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台湾红罗非鱼与以色列红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与台湾红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
通过研究发现,尼罗罗非鱼在低盐度水中生长快,萨罗罗非鱼在高盐度水中生长快,但较尼罗罗非鱼更能适应高盐度的水体。在盐度高于29.0时,萨罗罗非鱼的生长最快。因此认为,萨罗罗非鱼适合在盐度为29.0以上的高盐度水体中养殖。
看清了,是海宝,不是淘宝,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7

听众

2349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37
精华
8
经验
2349 点
金币
3420 元
注册时间
2010-6-14
5
发表于 2011-9-26 17:06:07 |只看该作者
3.2.7红罗非鱼(T.red或O.mossambica×O.nilotica,又称彩虹鲷、星州红鱼、花鲷、红鳓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突变型种红罗非鱼(Reel Tilapia)是近几年来引进的一种高产优质养殖鱼类,是鲈形目(Perciformes)鲡鱼科(Cichidae)罗非鱼属(Tilapia)内种间杂交育出的新品种。台湾红罗非鱼是由野生型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与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us)杂交分离出来的。红罗非鱼具有体色诱人、腹膜洁白、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食性广泛、适应性强、不易感染疾病、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台湾省、菲律宾、关岛等国家和地区养殖红罗非鱼较多,大陆广东、福建发展迅猛,并称之为彩虹鲷。其经济价值为黑色罗非鱼的3~4倍,红罗非鱼是一个十分具有推广前景的品种。

    我国大陆最早引进红罗非鱼是1973年,由日本华裔赠送给我国并放于珠江水产研究所试养,1981年从台湾重新引入红罗非鱼井进行了选育和养殖推广。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养虾业受病害的影响,许多虾池闲置,利用虾池养红罗非鱼受到了经营者的重视,有关部门引进和选育了不同品系的红罗非鱼,推动了红罗非鱼养殖,现红罗非鱼已成为沿海和内陆水域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主要对象。
引入的品种有:

(1)花鲷,从台湾引入,体形与尼罗罗非鱼相近,体色有大红、橙红、橘红和红黑相间,基后代体色分离率高,需进行提纯选育。


(2)彩虹鲷,是近几年在多个红罗非鱼品系中定向选育而成,体形像奥尼鱼,体色粉红或橘红,红色率96%以上,初次性成熟个体350g以上,但幼苗养成约有10~15%的变色率。

(3)星洲红鱼,是从东南亚品系中选育而成,体型像尼罗罗非鱼或奥尼鱼,背高,鳞大而透明,体色粉红或橘红,后代体色分离率低。该鱼在红罗非鱼中长速最快,当年鱼苗可长至500g以上,初次性成熟个体350g以上。

   在淡水中,一般报道认为尼罗罗非鱼的生长要快于红罗非鱼。经研究发现,尼罗罗非鱼在低盐度水中生长快,萨罗罗非鱼在高盐度水中生长快,以色列红罗非鱼也是在低盐度水中生长快。以色列红罗非鱼适应的盐度范围较广,在盐度为7.4‰~28.7‰的范围内养殖,都能取得相对较好的养殖效果 。

   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耐盐性高于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低于佛罗里达红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与莫桑比克和尼罗罗非鱼的杂交种相当。以色列红罗非鱼的耐盐性与其日龄有关,日龄越大,其耐盐性越强。幼鱼与仔、稚鱼间耐盐性存在极显著差异,仔鱼和稚鱼间耐盐性差异不显著。

   尼罗在海水中养殖绝对生长率较淡水中慢,且在海水中尼罗体背、体侧、口腔、尾柄等部位易出现烂斑和溃疡,影响商品价值;而以红在海水中体重、体长增长率均明显优于淡水,且明显优于尼罗,适宜于在海水池塘和盐碱滩涂的咸水和半咸水养殖。

3.2. 8“吉富”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进行选育后的优良品系)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简称吉富鱼)国家品种登记号GS03001—1997,是由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iCLARM)通过四个非洲原产地直接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埃及、加纳、肯尼亚寒内加尔)和四个亚、洲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经混合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系。

  上海水产大学于1994年6月至9月引进二批吉富鱼苗,并与国家级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浙江省湖州水产试验场协作,同国内以前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比较,并继续选育。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抢食力强,是现有养殖尼罗罗非鱼中生长最快的一个品种,生度速度比其快50%,但雄性率低,耐低氧能力相对低。

   在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三个农业生态区,山东青岛、上海、浙江湖州及广州四个地区,在网箱、水泥池及池塘三种水体,单养或混养系统里,对五个尼罗罗非鱼品系,即吉富品系、“78”品系、“88”品系、“埃及”品系以及“美国”品系,进行生长性能的评估。评估分一龄和二龄阶段跟踪进行,共十七个试验。生长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不论是在青岛、湖州、上海还是在广州,不论是池塘、水泥池、还是网箱养殖,不论是混养还是单养,是在苗种阶段还是在成鱼阶段,生长速度依次为:吉富品系>“88”品系>“78;”品系>“美国”品系>“埃及”品系。未发现尼罗罗非鱼品系间生长速度差异有何表型一环境互作较应。

   同时,经养殖对比试验表明,吉富罗非鱼生长明显比奥尼鱼快。

   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简称吉富鱼)从淡水移入不同盐度咸水的平均死亡时间(MST)和半数死亡时间(ST50)的研究结果表明,吉富鱼适宜在0‰~12‰的盐度下养殖,在24‰以上的盐度下不宜养。

   在常规土质鱼池中进行了吉富、88、78和埃及等四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起捕率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吉富品系的三网累计起捕率显著地高于其他品系(P<0.91)。

   在室内自然降温条件下,研究了三个品系尼罗罗非鱼(吉富品系,“78”品系,“88”品系)对低温的耐受力,计算得出每个品系的半致死低温,并对降温过程中尼罗罗非鱼行为活动的变化进行了观察。试验结果表明,在上海地区,当温度降低到11℃时,罗非鱼开始死亡,到7.4℃时,全部死亡。对三个品系半致死低温的研究表明,吉富品系对低温的耐受力较弱,而“78”与“88”品系的半致死低温之间无显著差异。
“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杂交后代的养殖性能最好,单从雄性率来看,“泰国”品系尼罗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后代最高。

   1997年l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77号公告:“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为适台在我国水产养殖生产中推广的从境外引进的尼罗罗非鱼新品系”。《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引进及其同现有养殖品系的评估》于1997年通过农业部渔业局组织的鉴定,同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3.2.9福寿鱼(也称吴郭鱼,是莫桑比克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的杂交品种)

    福寿鱼是台湾省学者用雄性尼罗罗非鱼(O.nitoticus)和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a)杂交得到的一代,杂交优势明显,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质厚嫩、脂肪多、味鲜美、个体比较均匀、耗饲料少、杂食粗生、耐寒等优点。

   福寿鱼体形与尼罗罗非鱼相似,生长速度比父母亲本快,比母本增重快0.92~1.25倍,比父本快0.21~0.28倍。池塘混养福寿鱼增收的经济效益比混养莫桑比克罗非鱼高倍左右。福寿鱼是1977年从台湾引进后推广养殖的,目前尚有部分地区养殖。

3.2.10  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

  上海水产大学曾于1994年6月和9月从菲律宾引进两批吉富罗非鱼的鱼苗,这是我国首次引进吉富罗非鱼,但它们都是同一个家系的后代。2006年8月,世界渔业中心(WorldFish Center)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输送了60个家系的吉富罗非鱼,希望在中国进行吉富罗非鱼的进一步选育和推广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多家系地引进吉富罗非鱼。
看清了,是海宝,不是淘宝,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7

听众

2349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37
精华
8
经验
2349 点
金币
3420 元
注册时间
2010-6-14
6
发表于 2011-9-26 17:06:37 |只看该作者
3.3培育的新品种

3.3. 1“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

   “夏奥1号”奥利亚罗非鱼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德全及其科研团队在美国引种的基础上,通过驯化、群体选育、家系选育,结合遗传标记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等方法,历经二十多年十代连续选育,培育出的优良养殖品种,2006年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确定为水产养殖新品种(GS01—002—2006)。以该品种作为母本,生产的奥尼杂交鱼具有雄性率高(大规模生产可达93%以上)、起捕率高(两网起捕率可达80%)、出肉率高(达35%)等优点。

3.3.2奥尼罗非鱼(为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所得,又称金尼鱼)

   奥尼鱼是用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和尼罗罗非鱼为母本进行杂交,而获得的杂交优势明显的子一代杂交种。

   1996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2—001—1996。奥尼鱼又称全雄性罗非鱼,奥尼鱼雄性率达90%以上,生长速度比父本奥利亚罗非鱼快17%~72%,比母本尼罗罗非鱼快11%~24%。抗病力和抗寒力较强,短时间可耐最低水温为4℃,最高水温为42℃,最佳生长水温25℃~32℃,水温降低至10℃以下停止摄食生长,温度降至4℃以下会冻死。耐低氧,在溶氧较低的肥水中也能正常生长。食性杂,可摄食水中浮游动植物及花生饼、米糠、麦皮、豆饼和配合颗粒饵料等,饵料易解决。当年5cm左右的鱼种经5个月饲养,体重可达500g左右,比普通罗非鱼生长快20%~30%,亩产可达500kg以上;养殖周期1年~1.5年,池塘、山塘水库亩产一般1000kg~2500kg;网箱养罗非鱼,一般每立方米水体产30kg~100kg不等。

   1983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入奥利亚罗非鱼,开创了我国奥尼杂交鱼养殖。我们获得的杂交鱼雄性率稳定在95%左右,雄鱼比雌鱼生长快,杂交鱼又比双亲生长快20%~30%,单性养殖雄性罗非鱼大大提高罗非鱼产量,是罗非鱼养殖发展方向,在我国逐渐替代了尼罗罗非鱼,特别在我国南方地区,渔民都寻求养殖奥尼杂交鱼,广东省从化市、番禺市、花都市、增城市、吴川市等地生产奥尼杂交鱼覆盖率高达60%以上,势头猛烈,长盛不衰,还在不断扩大。一个几十亩的渔场一年就能生产杂交鱼苗几千万尾。如果杂交鱼苗雄性率高,生长快,易起捕,则供不应求,苗、种价格也至少比尼罗罗非鱼高50%。

   由于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40%~50%,而奥利亚罗非鱼有着与尼罗罗非鱼所不同的性染色体组成,雄鱼性染色体为同型配子(ZZ)组成,当它与尼罗罗非鱼雌鱼(XX)杂交时,理论上产生100%雄鱼。

   决定雄性率高低的关键在于罗非鱼双亲的纯度,双亲纯度越高,子代雄性率也越高,反之则低。我们在实验中可获得95%~99%雄性率的杂交鱼,杂交鱼生长快于双亲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20%~30%,群体产量比尼罗罗非鱼高30%以上。

3.3. 3“新吉富”罗非鱼(商品名“广特超”新吉富罗非鱼)

  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水产大学与国家级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合作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的经过三代选育的吉富品系罗非鱼的基础上,从1996年起,通过选择体形标准、健康的吉富品系罗非鱼建立选育基础群体,采取群体选育方法,经过连续9代选育而成。2006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GS—01—001—2005。“新吉富”罗非鱼为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为l6~38℃。具有生长快、规格齐、体形好、出肉率高、适应性强、初次性成熟月龄推迟、易辨认(体高、尾鳍条纹典型的个体比例高)等优点,符合当前养殖大规格罗非鱼加工出口需要。养殖对比证明,比常见的奥尼鱼生长快30%。要养殖大规格罗非鱼,同时避免越冬和年底集中上市而影响售价,应该放养越冬苗种或早繁苗种,池塘大面积养殖亩产1000kg以上。在南方一年可养殖两造。

   “新吉富”的育成,显著地提高了罗非鱼的苗种质量,提高了养殖成鱼的个体规格和总产量。2006年1月,课题组选育的罗非鱼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命名为“新吉富罗非鱼”,列入农业部2006年全国重点推广养殖品种。目前,该良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尤其在南方,更成为不少地方淡水养殖的主导品种。

3.3.4宝路吉富罗非鱼(ProGIFT)

   宝路吉富罗非鱼(ProGIFT)是挪威皇家极品水产有限公司从挪威国家水产遗传研究中心(AKVAORSK)引进吉富罗非鱼第l4代家系,并用引进的育种技术在中国进一步选育的吉富系列。通过近几年来的大力试验和推广,宝路吉富罗非鱼已进入全国各地,深受养殖户的青睐。

3.3.5莫荷鱼  

     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雄)×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 雌)珠江水产研究所高要水产科技园于2000年从美国新引进了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reochromis hornorum)。[28]用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杂交,可获得生长快、高雄性率的杂种一代—莫荷鱼。
   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结合农业部948项目《橙色奠桑比克罗非鱼和荷那龙罗非鱼的引进》、广东省重大项目《罗非鱼良种选育与产业化技术研究》和院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全雄罗非鱼苗种生产技术研究〉等课题》,在高要水产种质工程基地建开展了一系列的繁殖、选育和生物学研究,发现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荷那龙罗非鱼的杂交组合试验获得了雄性率为100%,的莫荷鱼杂交后代,并将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3.6吉诺玛罗非鱼

  为进一步推广罗非鱼养殖,联合国ICLARM机构与菲律宾、挪威等国科研单位合作,通过从四个非洲原产地国(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引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与四个亚洲国家和地区(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养殖比较广泛的尼罗罗非鱼品系进行杂交并经综合逐代选育获得的优良品系——吉诺玛罗非鱼。目前,该品系已选育到第13代,世界各国的养殖试验显示,吉诺玛罗非鱼每向下选育一代,其生长速度加快6%~12%。

   吉诺玛养殖特点:生长速度快。比奥尼鱼快20%以上,当年苗当年可长到800g以;出肉率高;扰病力一般,与奥尼鱼相比,养殖成活率较低(80%);抗低温能力差;运输过程中易受伤。

   但有报道称,“吉诺玛”罗非鱼不适合肥水养殖,高要市也有一部分养鱼户年初投养“吉诺玛”罗非鱼苗,并且以加大投饵量催肥,然而事与愿违,不断出现的大量死鱼迫使养殖户又加大用药量,然而死鱼也未见稍减。分析原因,有的认定是肝胆综合症,而苗种场等却认为水质是引发病害的关键。毫无疑义,水环境恶化是引发病害的关键因素之一。

3.3.7吉奥罗非鱼

  新吉富罗非鱼是上海水产大学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基础上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其生长速度比引进的基础群体提高了30%以上,体高肉厚、遗传纯度高。2006年5月我们在广东茂名伟业罗非鱼良种场利用新吉富罗非鱼为母本,奥利亚罗非鱼为父本,杂交生产出一种新型的杂交鱼—吉奥罗非鱼。经生长性能的评估,同奥尼罗非鱼相比,吉奥罗非鱼绝对增重率高60.3%,成活率高9.4%,体重变异系数低27.5%,是一种生长性能优越的杂交罗非鱼。

3.3.8良种场建设

   全国已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有5家,在建的2家。全国有罗非鱼种苗场约200家,年育苗量50多亿尾。其中较著名的品牌有十多个,年产量20亿尾,占40%。吉富鱼与奥尼鱼占主导地位。良种的覆盖率还比较低。广东省有罗非鱼种苗场100多家,其中国家级良种场已验收1家,在建1家;省级良种场已验收4家,在建1家。年育苗量约30亿尾,其中超亿尾的场有5家。海南省有罗非鱼种苗场40多家,其中规模较大的12家。年育苗量l6~l9亿尾。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有罗非鱼种苗场1多家,规模较大的2家。年育苗量3亿尾。

   已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罗非鱼良种场有:青岛罗非鱼良种场、广东罗非鱼良种场、南京罗非鱼良种场、济南罗非鱼良种场和河北中捷罗非鱼良种场。

   广东罗非鱼良种场是经农业部批准的广东省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水产良种场,直属广东省海洋与水产厅,始建于1993年,占地300多亩。广东罗非鱼良种场除完成国家每年下达的纯种尼罗罗非鱼、纯种奥利亚罗非鱼选育和保种任务外,还承担广东省水产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任务。采用先进的育苗技术,以吉富尼罗罗鱼为母本,无锡奥利亚为父本,专门生产杂交奥尼鱼种苗,雄性率达到98%。青岛罗非鱼良种场于1992年建成投产,1995年经农业部组织专家评审验收,成为全国第一家国家级淡水鱼良种场,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国家级良种场,青岛罗非鱼良种场以保存优质罗非鱼原良种为主,现拥有“吉富”品系罗非鱼、埃及尼罗罗非鱼、埃及奥利亚罗非鱼和红罗非鱼等四种罗非鱼原良种。

   济南罗非鱼良种场经多年的筛选培育,该场现有尼罗罗非鱼良种亲本6000尾,奥利亚罗非鱼良种亲本2000尾。1999年又从埃及引进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原种亲本各100组(雌雄性比2:1)。2000年该场生产罗非鱼苗种156万尾,人工越冬25万尾;选育后备亲鱼3.5万尾;与泰安市岱岳区温泉养殖试验场和滨州市淡水良种试验场合作,人工越冬罗非鱼种86万尾,选育后备亲鱼27万尾。该场可向广大客户供应生产奥尼鱼的亲本。

   按照《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验收办法》的规定,农业部渔业局于1997年5月组织有关专家对江苏省南京罗昨鱼良种场的基本建设项目、罗仆鱼种质和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现场验收,综合考核合格,经审查,同意验收组的脸收意见,批准该场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并颁发了《验收合格证》。该验收合格证有效期为3年。

  中捷罗非鱼良种场从2001年开始申报国家级良种场,总投资700余万元,其中国家支持400万元。经过三年的努力,已完成项目要求的各项建设内容,目前该场鱼种生产能力达到25万,并远销北京、天津、山东等地。该场技术力量比较雄厚,人员素质较高。机构设置合理,管理制度操作规程齐全、技术档案系统完善。科研和生产经营状况良好。
看清了,是海宝,不是淘宝,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7

听众

2349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37
精华
8
经验
2349 点
金币
3420 元
注册时间
2010-6-14
7
发表于 2011-9-26 17:07:32 |只看该作者
4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

   目前世界罗非鱼主要的养殖方式有池塘、网箱、集约化养殖等。罗非鱼池塘养殖产量大约占总产量的50%,网箱占30%,集约化占10%,其他占10%。

   目前我国养殖的罗非鱼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流水养殖,还有稻田养殖等。前3种养殖方式既可在淡水中进行,也可在半咸水或盐度低于25%以下的海水中养殖。

4.1按照投喂方式区分养殖模式

   目前罗非鱼的养殖模式主要有单纯投喂商品饲料养殖模式(简称健康养殖模式)和粪养与肥塘及投饲相结合的养殖模式(简称综合养殖模式)。健康养殖模式是在全程投喂颗粒或膨化饲料,养殖效率高,产品质量易于控制,但养殖成本相对较高;而综合养殖模式是在养殖前期依靠畜禽粪便肥塘培育生物饵料养鱼,中后期投喂商品饲料以促进鱼生长,加速罗非鱼产品上市,但不易控制产品质量。

4.1.1综合养殖模式

   综合养殖模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较为盛行的立体养殖模式,也就是塘基养猪或养鸡、养鸭,粪便养鱼的传统养模式,这一模式是采用罗非鱼与其它家鱼类混养的肥水养鱼方法,全程不投饲料,鱼类主要靠粪便肥水和水体中浮游动植物为饵料养殖罗非鱼。水质肥瘦由饲养动物的多少决定,养殖周期相对较长,生产成本节约,池塘单产产量也相对较低,此类池塘一般养殖面积不大,面积在2~3亩之间,亩放养罗非鱼1000尾,混养家鱼或淡水白鲳适量。年亩产500kg左右,经济效益一般,是养殖户的副业收入,实施此模式的养殖户,他们的思想相对保守,经营稳健,保证利润。采用这模式的池塘总体条件是水质相对较肥,管理工作不细致的粗放粗养程度大,养殖水体富营养化。

   现在这种养殖模式已逐渐减少,但是个别地方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仍然沿用过去那种塘头养猪、养鸭的所谓“立体”模式,造成水体污染和罗非鱼兽药残留等情况,养殖规模小,品质控制较差,仅仅停留在量多质低的内销型产业。

  不能否认,饲料的一再涨价,是造成混养增多的主要原因。按照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在2006年公布的数据:1~1.5斤规格的罗非鱼,纯投料养殖成本已达3.33元,随着近两年来成本增加,尤其是饲料价格大涨,纯投料成本已经达到4元/斤左右。假如不是2008年的情况特殊,这样根本无利可图。原料涨价,饲料厂要保证利润,养殖户却想降低成本,在和饲料厂的博弈中,养殖户处于绝对的下风。饲料厂可以降低质量、可以提高价格、还可以控制产量,总能有盈利的空间,农民可选择的,只有自己的养殖模式。现实情况是,在产品质量、价格等方面,饲料行业往往达成了随势而动的相互默契,甚至是潜规则,而且,很多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监管,如产品质量,完全由厂家自己控制。再加上市场价格动荡不定,个别外资加工厂刻意压价,现在养罗非鱼,钱不好赚。这样一来,作为分散且相对独立的小经济实体来说,养殖户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采取成本低廉的混养模式,似乎是成了最理想的选择。

4.1.2全程全价饲料主养模式

   主养罗非鱼池塘全程全价饲料养殖模式是指从放养罗非鱼苗进池塘起,全程投放罗非鱼颗粒或膨化饲料养殖至商品鱼出池的养殖模式,是一种较为符合出口产品质量要求的无公害养殖新模式。这一养殖模式实现了水产养殖增长模式的转变,此养殖模式养殖的渔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水体利用率高,水质易于控制,技术要求高,养殖效果好。养殖成本相对也高。采用此养殖模式的池塘面积一般在10~20亩/口,水深在3.5~4m之间,水源更新容易,水体的各类生化因子条件良好的高产池塘。

  近年来的养殖趋势是由四大家鱼塘混养罗非鱼模式向池塘主养罗非鱼、单养罗非鱼改变;由禽、畜、鱼立体养殖模式向健康养殖模式转变。
4.1.3分级主养高产养殖模式

   分级养殖有二级或三级养殖模式,其主要特点就是将罗非鱼苗先在池塘中运用肥水把罗非鱼苗标粗至一定250~300g/尾规格,然后再经分拣筛选,淘汰与选择规格整齐、全雄性的罗非鱼鱼种,投入高标准池塘,改变养殖方式,投放全价颗粒饲料快速养成商品鱼的养殖方式。这一养殖模式要求有鱼苗标粗池塘和高标准养殖池塘配套条件,适合于有一定规模的水产养殖场或山塘水库大水面养殖罗非鱼采用。此模式的养殖效果较混养模式好,虽然增加了一点点的成本,但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生产成本又明显较全程全价饲料主养模式低得多。经济效益也差不多。此养殖模式养殖效果最好,既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又能确保罗非鱼产品质量安全,符合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要求最佳养殖模式,是目前较为节约能源的科学的无公害的先进养殖方法。

4.2按照养殖水体区分养殖模式

4.2.1池塘养殖

   罗非鱼的养殖方式采用最为广泛的是池塘养殖。

   池塘养殖罗非鱼,成本低,效益高,生长期5~6个月,当年鱼种就可养成商品鱼。
   据报道,池塘养殖每亩产量达2070kg,平均规格0.75kg的成效。由此看来池塘规模化养殖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

   池塘养殖中,放养大规格的雄性率高的尼罗罗非鱼是确保高产高效的关键。养殖过程中可定期全池泼洒有益微生物制剂以改善水质。另一方面池塘套养淡水白鲳、鲢是必要的,有利于水质调节,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并且经济效益明显。投喂优质配合颗粒饲料是养殖大规格奥尼罗非鱼的关键。

4.2.2大水面养殖

   大水面主养罗非鱼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水体稳定,租金较低,只要不是作为饮用水源及其它用途,科学开发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收成。

   现以2005年9月~2006年4在琼海市大路镇美容村境内实施小型水库精养罗非鱼,养殖天数203天,共收获罗非鱼126512尾,成活率75%,规格达到700g/尾,每尾增重670g,总重量88558.4kg,单位产量10631.3kg/km。饲料投喂总量及饵料系数整个养殖过程全部投喂“通威”牌颗粒饲料,共投喂饲料123096.2kg,饵料系数1.39。养殖结果表明,小型水库(大水面)精养罗非鱼由于水深(平均4m)、常年有微流水而水体交换好、水质良好且溶解氧含量较高,鱼类生长旺盛,故具有养殖周期短、投资成本低、优质、高效、生态等养殖特点和养殖优势。

4.2.3稻田养殖(藕田养殖、茭白田养殖)

   稻田由于水层浅、水温较高、鱼类饵料生物较丰富而非常适合奥尼罗非鱼的养殖,并已逐渐成为稻田养鱼的新对象,一般亩产奥尼罗非鱼20kg~30kg。利用稻田养殖奥尼罗非鱼,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可以利用奥尼罗非鱼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效益好的优点,在农村广泛推广。

   万年县90年代以来,湖云、珠山、陈营等乡镇部份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利用低洼低产田栽种田藕,取得了高出种水稻3倍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有少数藕农在藕田中增养罗非鱼,使藕田又增加一项收入。每667m2藕田一般可产鱼50~60kg,产值420元左右,可获利310元。

   上海郊区有不少水生蔬菜地,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人,2001年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练塘地区开展了茭白田套养罗非鱼试验。经过一年实施,取得亩(15亩=1公顷,下同)产茭白1775kg,罗非鱼、异育银鲫、黑鱼373.25kg,实现亩产值4392.1元,亩净收益2039.26元的结果。茭白田套养罗非鱼后可提高有机肥效,使茭白发棵大、病害少,采摘下来的成品颜色雪白,质量好,卖价高。同时由于减少了农药的喷洒,既降低了茭白的种植成本,又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药物污染,使茭白的绿色程度大为提高,成为市民的“放心”食品。而且茭白、鱼类互相依存,茭白可利用鱼类的粪便催肥生长,鱼类在浅水处利用茭白避光,在适宜温度中良好生长;罗非鱼繁育的子代可成为黑鱼的最佳活饵料之一。这在生态结构上是合理的,在经济效益上是相互叠加的。

4.2.4网箱养殖

   网箱养殖奥尼罗非鱼具有密放、精养、高产、灵活和简便等优点。该鱼很适合网箱养殖,它能适应网箱的高密度生活,耐低溶氧,抗病力强,还能摄食网箱壁上的附着藻类,可以起到“清箱”作用。

   罗非鱼在网箱中可单养、主养或搭配养殖。网箱养殖与池塘养殖相比。成本投入和操作费用要低得多,因为鱼群处于高密度养殖状态,而且摄食商品全价饲料。饲养的最大密度受到水中含氧量的限制。在东南亚,养殖者使用蛋白质含量为20%~32%不等的饲料来进行罗非鱼的高密度饲养。

4.2.5流水养殖

    罗非鱼是目前流水高密度养殖或“工厂化”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采取工业化的方式养殖罗非鱼,具有节水、节地、养殖周期短、产量高、受季节变化影响小等特点,符合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红雁水产公司工业化的方式养殖罗非鱼的试验表明:单个面积为300 m2大型流水养鱼池载鱼量应在7000~7500kg,养殖效果较好。面积为50 m2小型流水池的放养密度在386~410kg池较为合理,其平均增重率在456%以上;放养规格在24尾比较合适,其平均增重率为622.6%。

4.2.6海水养殖

    罗非鱼为广盐性鱼类,不仅能在淡水中养殖,也能在海水和咸淡水中养殖,而且海水和咸淡水养殖的罗非鱼的肉质优于淡水养殖的罗非鱼。罗非鱼经海水养殖后,肉味更加鲜美,其肉味有些海水鲈鱼的味道,深受欢迎。

   据报道 ,尼罗罗非鱼从1978年引进我国,在很多地方开展了尼罗罗非鱼海水养殖试验,其生长迅速,个体肥大,肉质完全可与海水鲷媲美,产量也较高,但时至今日海水养殖罗非鱼尚不成规模。由于海水养殖罗非鱼所需的苗种,大多取自淡水繁育苗种,若将鱼种直接移入高盐度的海水中养殖,会因其不能耐受高盐度的刺激而产生应激反应,引起不适、病变,甚至死亡。因此,鱼种下塘养殖前需经过海水驯化,经过一个盐度由低到高的驯化过程,才能最后适应高盐度的海水环境并正常生长。

    据报道,经海水育出的尼奥子一代雄性化罗非鱼,可直接在海水池塘中养成,减少了驯化这一环节,相对延长了鱼苗生长期,同时克服了罗非鱼多次繁殖的缺点,商品率高,品质优良。山东省沿黄及黄河三角洲地区有广阔的盐碱地半咸水资源,适宜于罗非鱼养殖开发,推广利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罗非鱼与南美白对虾生态混养等技术,可以减少换水和病害发生,实现节水10%,经济效益提高10%,亩产罗非鱼500kg,亩产南美白对虾100kg。在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应用80:20养鱼模式主养全雄性尼罗罗非鱼过程中发现由于罗非鱼为热带生长的鱼类,生长速度较快,耐低溶解氧,当年投放经过4个月的养殖便可达到上市规格,可集中出塘,可减少晚秋、冬季和早春的管理环节,且出塘规格整齐,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主养罗非鱼更适合于采用80:20养殖模式,80:20养鱼模式与传统养鱼相比,前者追求高利润,产品的市场价值高,后者追求高产量,产品的市场价值低;两者在放养体系、鱼痫防治、劳动力投入上也有一定差别,前者是1种主养鱼(80%)+滤食性鱼(20%),鱼病少,投入劳力少,后者是6~7种鱼混养,鱼病多,投入的劳动力大。

  据报道,养殖罗非鱼中使用盐卤水有以下功效和特点:杀灭有害及病原生物、抑制和杀灭有害藻类、絮凝和沉淀有机悬浮颗粒、增强水体缓冲能力、盐卤水清塘效果快、盐卤水防治病害效果好、盐卤水防治病害副作用小、养殖产量高、养殖产品品质优异、养殖效益高的特点。[97]
根据半咸水的盐度,选择适宜的放养品种,各品种适宜的水体盐度范围如下:尼罗罗非鱼适宜水体盐度范围<13,奥尼罗非鱼适宜水体盐度范围<17,彩虹绸适宜水体盐度范围<21,奥利亚罗非鱼适宜水体盐度范围<25。根据不同水体盐度,选择适宜的苗种放养规格,一般情况下,鱼体规格越大则鱼体耐受盐度能力越强。养殖生产中,应尽量放养大规格苗种(规格在体重100g以上为宜),且放养时水体盐度要逐步由低到高驯化放养。

   尼罗罗非鱼和其它鱼种混养,只要搭配合理就能够全面利用池塘内各层次的水体,并有效利用池水中各种不同的天然饵料生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如与一定比例的中国对虾、梭鱼等进行混养。
看清了,是海宝,不是淘宝,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17

听众

2349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37
精华
8
经验
2349 点
金币
3420 元
注册时间
2010-6-14
8
发表于 2011-9-26 17:07:52 |只看该作者
4.3按照养殖周期区分养殖模式

4.3.1一年一造的养殖法

   即罗非鱼每年一造的养殖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易操作的优点。总体上是年初放苗年底收获,不会有越冬冻死鱼的风险。但存在一些不足:大部分鱼在每年的10月份才达到上市规格要求,而每年10~12月是罗非鱼集中上市时段,也是价格最低的时段。如果在10~12月集中上市的话,经济效益将受到很大的影响。一年一造养殖法的具体养殖方法:每年3~4月份放养罗非鱼种9~10月上市;“50+50”养殖法,7~12月分批上市;周年养殖法。

4.3.2二年三造养殖法

   二年三造罗非鱼养殖法是指在两周年内食用罗非鱼饲养池塘出现三次放种饲养、三次清塘收获的养殖方式。该方法的特点是从养殖工艺、流程以及产量、市场价格等看均有良好的表现。

4.3.3一年两造养殖法

    一年两造罗非鱼养殖法是指在一周年内食用罗非鱼饲养池塘出现两次放种饲养、两次清塘收获的养殖方式。该方法的特点是从养殖工艺、流程以及产量上来看是可行的,但养殖成本稍高。一年两造罗非鱼养殖法的优点是产量高,一年两造亩总产量可达到2t或以上。
例如,奥尼罗非鱼是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杂交F1代。其雄性率在95%以上,个体生长快、群体产量高、易起捕,是一个优质高产品种。一般4个多月可养成1批,1年可养2批。

4.4罗非鱼混养模式

   在养殖中,罗非鱼与其它养殖品种混养也是非常常见的养殖模式,据报道,与罗非鱼混养的品种有鱼、虾、鳖等。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中套养罗非鱼,能够增强池塘水体的自净能力,阻断虾病的蔓延,降底养殖风险,并提供优质水产品来增加经济效益,也为罗非鱼养殖开创了一条新途径。罗非鱼耐低溶解氧,摄食能力强,食性杂,不仅能摄食南美白对虾的剩饵及粪便,还能摄食死虾和一些蓝藻、丝状藻,有利于改善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提高水质透明度,隐定pH,从而降底池水中氨态氮、亚硝酸盐的毒性。单纯养殖南美白对虾时饵料系数多在1.0~1.1左右,套养罗非鱼时饵料系数多在1.2~1.3之间,虽然增加了养殖南美白对虾的饲料成本,但可以减少水质污染,阻断南美白对虾病害的传染源,降底发病几率,因而可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养殖前景广阔。

   奥尼罗非鱼和淡水白鲳混养的生产模式可以发挥奥尼罗非鱼和淡水白鲳的互利作用,提高饲料、肥料的利用率,改善水质。淡水白鲳摄食量大

   在没有地热资源的地区,可使用深井水(水温17~27℃)加拱型日光温室大棚进行越冬和养殖,温室大棚由池塘四周墙砖和顶部覆盖的塑料膜组成。大棚长方形,东西长,南北宽,根据地形也可建设其它形状的温室。]通过对罗非鱼越冬鱼塘鱼的死亡率及相关环境因子的连续监测,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罗非鱼越冬死亡率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氨氮浓度、水体酸度即pH值、水温对越冬罗非鱼死亡率的的影响较大为主要因素。罗非鱼越冬管理极其重要,主要应注意以下六点:水质、水温、溶氧、投饵、防病、管理。中捷水产良种场2008年利用642hm2越冬鱼池,生产各种规格越冬罗非鱼种494957.5kg,其中2月下旬至6月上旬近百天时间增产304991.5kg,实现利税百余万元。认为使用优质的鱼种和生产安排合理是关键因素。在自然条件下,罗非鱼在我国北方地区适宜生长时问只有4~5个月,需要依靠电厂余热水或地热资源进行养殖,如威海市文登淡水养殖二场充分利用地热温泉优势,用生长速度快的吉富品系罗非鱼为亲鱼,于2003年元旦后,进行了罗非鱼当年孵化及养成商品鱼试验,经过240天的努力,获得成功,收获罗非鱼58100尾,总重量42120kg,饲料系数为1.72。

   2001年7月至2002年3月。在陕西省合阳县生态渔业科技示范园利用地热水井进行了微流水养殖罗非鱼的试验。养殖周期240天,经干塘验收,亩产罗非鱼1642kg,亩均纯利润4936元。试验初步探索出了北方地区温流水养殖罗非鱼的养殖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热电厂的逐步改造和地热资源的减少,利用电厂余热水帮助罗非鱼越冬将越来越困难,罗非鱼越冬成本有所增加。经过摸索,利用塑料大棚提前放养,把放养时间提前了50天,培育大规格苗种,延长生长时间2个多月,使得北方地区当年苗种可以养成商品鱼,亩增效益2000元~3000元。
看清了,是海宝,不是淘宝,不要迷信哥,哥只是个马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5

听众

729

积分

三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23
精华
2
经验
729 点
金币
971 元
注册时间
2010-8-29
9
发表于 2011-9-28 17:42:33 |只看该作者
有谁用过河北中捷罗非鱼良种场的亲鱼吗,效果怎样?
子非鱼熟知鱼之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3

听众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6
精华
0
经验
6 点
金币
21 元
注册时间
2011-9-23
10
发表于 2011-10-3 11:45:57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感激楼主的无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

听众

10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8
精华
0
经验
104 点
金币
189 元
注册时间
2011-9-28
11
发表于 2011-10-7 20:29:07 |只看该作者
听过张博士的讲座,是位实实在在为水产服务的学者,谢谢!
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成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

听众

63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9
精华
0
经验
63 点
金币
66 元
注册时间
2011-9-11
12
发表于 2011-10-25 21:27:46 |只看该作者
谢谢海宝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6

听众

63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39
精华
0
经验
63 点
金币
66 元
注册时间
2011-9-11
13
发表于 2011-10-25 21:29:04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海宝


    海宝兄弟,我的Q是690881428,,我们能常联系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主题

89

听众

254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248
精华
15
经验
2541 点
金币
18870 元
注册时间
2011-6-10

版主 社区QQ达人

14
发表于 2012-2-17 20:58:18 |只看该作者
看过海宝的很多帖子,觉得海宝学富五车,经验丰富,能力出众,能成为好友,常联系吗?
专注水产,艰苦奋斗。
欢迎访问我的新浪微博虫子的悲哀Aquacultu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