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场需求量增加 罗非鱼前景看不看好?

[复制链接]

443

主题

25

听众

6889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749
精华
25
经验
6889 点
金币
544 元
注册时间
2010-6-8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17:00: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蔓延 于 2012-1-31 17:04 编辑

  热闹的春节假期已然结束,当大家在回味春节美味时,是否又发现,鱼虾等水产品在餐桌上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了?据联合国食品和农业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水产渔业消费量每年都在以21%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与第一消费大国。根据FAO的统计,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一直占据全球水产养殖产量的60%以上,并已持续多年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产地,目前产量约占全球的40%,对全球罗非鱼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罗非鱼是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以其肉质鲜美、质嫩刺少、口感鲜甜、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逐渐成为深海鳕鱼等传统白肉鱼的替代品,深受欧美、亚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青睐。罗非鱼被世界水产协会称为“21世纪鱼类食品”,并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人类六大主要食品之一,预计未来几年该鱼消费量将持续增长。

  在传统产业升级过程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尤为关键。根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的统计,2010年全国罗非鱼产品出口总量达到32.28万吨,其中百洋集团罗非鱼产品出口量达到23,000多吨,位居行业首位。百洋集团位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南宁市,是“广西水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罗非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如此,罗非鱼产业的前景是不是应该看好?
  个人觉得,主要还是受市场需求决定,今年的确感觉吃鱼的次数有上升,而且做法也多了!如上文中提到的广西百洋就是一个例子,其加工类型比较多,有不同品味的罗非鱼产品,满足市场不同人群的需要!有这样创新的企业在,罗非鱼产业应该还是不错的!其实在南方吃罗非鱼并不少,其他地方应该像吃对虾一样,多吃罗非鱼,消费提升了,自然产业会好,那时便不再受国外的制约了!
江湖水蔓延  水产的天下

443

主题

25

听众

6889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749
精华
25
经验
6889 点
金币
544 元
注册时间
2010-6-8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2-1-31 17:07:20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中国如何在罗非鱼市场夺回话语权

  三农直通车综合报道,罗非鱼在2011年跃居美国市场海产品消费量第四位,在全球水产品市场有很大的潜力,国外的零售商和采购商在谈到这条鱼时,也认为其有非常乐观的市场前景。目前,中国罗非鱼每年大概有50%-60%的产量用于出口,短时间内这种内外销的比例可能不会发生剧变。我们在积极探讨如何扩大内销的同时,重视应对国际市场的准入问题依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一个宜早不宜迟的问题。

  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中国不仅仅是在罗非鱼这一个市场缺乏话语权,在许多其他产品和行业都面临类似的困境。在参与世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中国很多时候都只能是被动迎战,因为很多的市场交易规则早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中国作为追赶者,往往只能是遵循这些规则(至少在发展初期阶段),在水产品市场也不例外。

  造成这样一种相对被动的局面,一方面有历史原因,另一方面也有产品自身特点带来的原因。罗非鱼是一个被大部分西方市场定位为中低端产品的品种,无论从产品自身的营养价值还是消费文化来看,可能属于相对低附加值的产品。而中国罗非鱼目前主要靠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来与其他国家的同类产品竞争,缺少自有品牌,还缺乏靠质量去争取定价权的能力。

  而目前广泛讨论和使用的几大国际水产品标准(ACC/BAP、GlobalGAP、ASC) 的制定过程中,看不到中国政府和行业参与的身影,也缺少让中国相关利益群体表达意见的渠道。同时,许多国际组织在针对全球各类水产品的评级时,往往将中国罗非鱼列入“不推荐使用”的名单,带给消费者负面印象。这种认知,在短时期内难以发生改变。那么,中国罗非鱼产业在针对国际社会的片面评估、甚至恶意评论时,如何做出回应和有效沟通,也需要讲究策略和技巧,需要学习和适应对方的交流模式和手段。

  一方面,中国罗非鱼产业有待继续提升罗非鱼品质、养殖效率,尤其是探索如何以更有利于环境的方式来养殖高品质的鱼,如何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突破目前条冻鱼片过于单一的产品种类,和加强行业抗干扰能力来应对产量和质量受气候、病害等不稳定因素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罗非鱼产业需要借助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力量,积极寻求和国外采购商、零售商的直接对话,主动参与国际社会对水产品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讨论。例如,积极参与国际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机构等开展的行业内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对话;加强与国内外公共媒体的交流;建立和维护科学、系统的数据库,用数据回应国际社会有争议的评价。

  来自国外舆论对中国水产品的负面评价往往基于主观判断,这也是因为缺乏科学数据及公共报告等材料来做出全面、客观的分析。比如,中国罗非鱼产业至今尚未有任何一份公开发表的关于罗非鱼养殖环境影响的数据,从而使得许多国外评估者只能根据个人臆想来评判。

  而实际上,中国罗非鱼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各领域已经持续投入了可观的资金和人力,努力探索各种改良措施,政府部门也在不断配合行业改善监管手段,只是这些努力和其中的复杂过程往往不为外人所知,更无法得到应有的国际认同和理解。同时,中国也缺乏对国外同行的认识和了解,比如关于南美、东南亚等地区养殖罗非鱼的先进经验或失败教训似乎在中国也鲜有提及。

  许多国际标准体系往往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背景而制定,严重缺乏对发展中国家现实情况之复杂性的包容和适应。制定这些规则的人们往往缺少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环境的认识,难以提出适合当地情况的解决方案。然而,一套无法有效应用于主要生产地区的标准体系是不会具有生命力的,也不可能为全球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切实支持。因此,我们中国的从业者不应该在这些重大的全球行业战略性决策形成过程中缺席。

  不少国际非政府组织从对世界其他区域的水产养殖案例分析(例如,智利三文鱼养殖行业近年遭遇的毁灭性病害事件)中总结出降低区域环境风险的措施,研究了健康养殖管理的可操作性经验。这类组织正努力通过示范项目等形式,向中国的行业主导者介绍这类国外经验,以及探讨如何利用中国政府与行业之间密切合作的优势来本土化这些技术手段。以SFP的中国罗非鱼养殖改良项目(AIP)为例,项目将帮助罗非鱼主产区建立与国外采购商的直接对话渠道,在国际博览会等场合搭建双方或多方圆桌会议,帮助中国的罗非鱼行业与国外进行更有效的对话,同时也帮助中国的行业协会等代表力量更多的参与国际讨论,提升其制定和实施行业规范的能力。
江湖水蔓延  水产的天下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