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0广东罗非鱼链球菌防控研讨会实录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42

听众

90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66
精华
18
经验
9075 点
金币
17976 元
注册时间
2010-4-29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6 13:21: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2-3-29 16:07 编辑

文/中国水产频道 蔡玉冰

《2010罗非鱼链球菌防控研讨会》
参会人员: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文斌,王云新主任,渔业处陈处长,质安处处长,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姜兰,邹为民,石存斌,中山大学李安兴教授,海洋大学的专家,兽医所代表,肇庆、茂名、广州、湛江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的各位代表,相关企业代表,及媒体记者。(准确信息需联系芳草那边要签到表的照片)

会议内容:
陈处长总结今年情况
市县介绍今年病害发生情况
养殖企业进行相关情况介绍
专家提出意见和处理办法
针对目前需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
王云新做会议总结


第一部分:陈处长总结今年情况
今年罗非鱼的情况还是很严重,较为严重的地区是湛江和茂名,肇庆虽也比较严重,但是情况较去年好。根据调查初步怀疑是某个品种容易发病,另外一个品种就不容易。近两年的养殖环境也不是很好。总结今年的发病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病时间与去年基本吻合(8月-9月初是广东省发病的高峰期)
该病有进一步扩散的现象(某些去年没有发病的地区今年发病了,某些去年没有很严重的区域今年较为严重)
由于高要市的养户经过去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和防预意识,所以今年情况较去年有所减轻。(这里面我们要思考,他们采用了什么样的有效措施?是否有大量用药?都用了哪些药?比去年使用的药物有没有增添新的药物?对于这种控制病情的方法成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
今年发病的品种发病程度不一样(吉富系列的比较严重,有些与会人员在私下说这次宝路的苗好像抵抗力不是很好)
今年发现罗非鱼在苗期出现大量死亡(以前250g左右才应该发病严重,但今年苗出现了异常的情况,有向鱼苗方向蔓延的趋势。这里我们要思考,苗的死亡是否真的与链球菌有关?)
PS:有些专家在这里指出他们做过的一些实验显示的结果是与链球菌无关,苗种死亡是一种新病。

第二部分:茂名站的梁先生介绍情况:
茂名的总养殖面积为22万亩,其中罗非养殖面积为12万亩(不包括水库部分),统计的发病率为4.8%。其中化州和高州地区比较严重。8月12日-9月15日发病情况最严重,其中天气不好,有台风对当地的影响较大。观察发现今年用往年用的常规药没什么明显的效果,青霉素、三黄粉只能控制1-3天左右。我们那边8月15日开过一次全市防控大会,9月16日又开了一次,总结情况,去年用药没那么多,今年用药比去年多,但是效果不明显。

文斌局长点评:
对于病害检测方面要制定量化的指标,这个指标一定要细化。要给出一个发病率数据就说情况严重,4.8是严重的,那么4.2呢?所以相关的统计要有确定明细的标准,这样别人才会更准确的了解情况。
对于常规天气情况要制定一个表格,系统地统计天气情况。
要了解养户用药情况,看能否跟踪百姓用哪些药。
这方面情况要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病因方面要分析得更清楚。
针对种苗建立追溯制度。
(我认为推广站的技术人员要解决如何深入基层和塘头去防控病情的问题,同时望年底拿出量化表格)

茂名代表补充:
实际上这次出现病情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养殖环境不好。茂名那边有些地方养殖密度过大,因为搞生态养殖,所以很多塘都挖深了一些,结果水体打了,养殖密度也大了不少。那些没有挖深的塘一般都是养2000多/亩,但是因为养殖利润近年有降低,所以有些养户每亩放3000尾。
关于品种方面,奥尼也不是有很大的优势,因为有些养户,这边吉富发病了,邻塘就算是养奥尼的话一样也发病。

第三部分:肇庆站谢主任介绍情况:
据统计,8月,我们那边的发病率为7%,9月为3-5%,损失较去年的5000吨降低到4000吨。观察天气情况,今年的绝对高温与去年相同,但去年高温的持续时间较长,而今年是呈现波段性的特点。整体的发病区域有扩大。
由于去年爆发了病害,所以今年我们针对去年制定的办法采取了一些相关措施:
降低养殖密度,养殖密度平均降低了35%
养殖选用较好的品种
增加混养(一般草鱼+罗非/叉尾+罗非)
PS:文局长指出应跟踪看看哪种混养模式效果好
避开高温期,基本六月底达规格就卖掉,6两左右的卖给加工厂,小规格的卖给饭堂。
一般养户如果发现有突发性的病害就采用阿莫西林和氟苯尼考,如果控制不住就马上卖掉。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书面报告指出今年发病率较去年底,但是加工厂现在还收不到鱼,因为在差不多可以卖的时候就早卖掉了,所以现在收不到。
向百姓推广养殖技术时面临的难点:尽量地说明道理,出现问题用药没效,对于养殖密度有要求,合理劝说,但是不能做硬性规定,只能从旁技术指导。

高要市代表补充:链球菌可防可控不可治
主要建议不要投喂那么多,控制好投喂量,台风来之前可以投一日停一日。
链球菌目前分慢性和急性两种。慢性的需要少喂料,注重调水。急性的就及时清塘,拉网卖鱼减少损失。

第四部分:湛江市代表介绍情况
罗非鱼养殖面积11.57万亩,发病面积为1.58万亩,发病率为13.7%,其中发病面积的死亡率达30%。雷州地区罗非养殖面积1.29万亩,发病面积6870亩,发病率53%,病鱼死亡率48%。造成雷州地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原因分析为距离海南较近,温度偏高,对罗非养殖有影响。
采取的措施:
整理池塘,做好清塘、晒塘的工作
调整了养殖模式,与对虾混养
适当的使用了二氧化氯等药物
注意避免交叉感染(今年很少人像去年那样将死鱼从塘里捞出来就顺手丢在附近自然水域中了)
看情况收获,一旦发现控制不了就立即出塘

第五部分:广州市代表介绍情况
今年较为严重,死亡达15万公斤。鱼体发病时现象为在水中转圈打窜儿10-20分钟就死掉了。关于应对措施方面,6月份就已发布了防治鱼病的方法。发病后专程去了增城等地调查,用药效果不明显。
建议:1、防治工作应注重;2、治疗方法要得当。
这里我们要思考,陈昌福老师说链球菌是一种很古老的病,但为什么我们的养殖出了问题?是品种方面的问题?还是病菌的毒性更强了?
相应的泰国方面有些地方做的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政府部门检测工作做得很好,对种苗进行严格检测,并且是不收费的。

第六部分:专家意见
中大李安兴教授

目前链球菌有向慢性蔓延的趋势,如果发展为慢性的话可能会有长期的影响。防治方面国家规定只有土霉素、氟苯尼考、luokuisuan三种可用药。重要方面有大约6、7种可以用,但是效果不太明显。国家对于可用药和违禁药有规定,但是中间还存在一些灰色地带,这些药物或者土方实际上大家认为是可以使用的。在用药方面需要做的是哪些药物会出现问题,这些应引起高度重视。
目前在我国产业方面存在一个普遍现象,第一考虑的就是产值,产值下降了第二考虑就是产量,追求产量就使得养殖升高。
李教授认为目前病情的主因是品种和养殖方式上的不足。关于品种方面,想要突破很难。
防治方面:目前没有多少有效药物可以用,也没有国家层面放大力气在这些事情上。如果有疫苗的话就可以有效降低罗非对高温的应激。但是由于目前罗非鱼的养殖成本不能过高,所以养户没办法采用一些高端措施。
文局长点评:正因为这是百姓做不了的,所以政府才来做。百姓可以自己解决的,政府就没必要在这上面。
珠江所代表(周xx)

实际上不仅是我们国家,国外这方面也比较厉害。从4月份开始就有很多病例送到我们这边检测了。目前来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发病的时间有提前,并且有向小鱼蔓延的趋势。在部分塘还发现发病率高达80%的情况。
去年病情多发生在鸭+罗非和猪+罗非的粗养模式上,今年则多发在精养模式上。
去年发病基本集中在吉富,今年奥尼也有。发病品种多样化。
用药方面是普通用药,效果不是很好。
预防工作:1、日常养殖管理应加强,加大培训力度;2、传病因素也重要,应对病原全面调查,但成本可能很大。
目前实验室在做:1、病原检测、分离;2、疫苗开发;3、中草药
珠江所邹为民主任
罗非鱼病害方面目前不仅仅是链球菌,还有其他菌也危害很大,能对罗非鱼造成危害的不仅一种菌。目前有些基础性的东西还没有弄清楚。实际上在实验室实验做并没有那么厉害,但是实际养殖环境就很厉害,所以说发病原因还没有搞清楚。有些方法是在实验室试验成功的,但是养户那边不一定相信它在实际中的效果。科研机构可以使自己的研究与养户的需求挂钩。
文局长点评:技术的转化、信息的沟通很重要
珠江所石存斌主任
目前罗非鱼病的爆发原因不好搞清楚。关于链球菌从哪里来的,是海水鱼粉?还是其他的?目前搞不清楚。而且是如何感染上的呢?这些都是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珠江所姜兰
治疗方面分为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链球菌是一种细菌病,对于细菌病,药物应该是有用的,它不像病毒病,只能打疫苗。但免疫治疗是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关于这方面包括血清研究等很多方面。关于药物治疗目前为什么没用还没有搞清楚。理论上,从药物动力学角度讲,药的浓度达到了,应该是会产生效果的。
冯娟(兽医所?)
我们针对珠海罗非鱼的病情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珠海的为弧菌病。这边的弧菌分为创伤弧菌和霍乱弧菌两种。创伤的是致死的,霍乱的是体表穿孔的。这种弧菌感染可继发嗜水气单细胞菌感染。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怎样杜绝根源,也就是解决病原问题。
在行政管理方面,可以限定量产出,控制产量。在池塘使用方面,塘底有时排泄物和残饵很多,应注意淤泥的清理。

第七部分:广泛讨论
王云新主任提出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养殖环境的调整,这样早重视早好,不然罗非鱼越来越不好养,很多人转养其他品种,以后对于产业的影响会很大。(其他略)

第八部分:王云新主任做会议小结:
在选育方面,检测指标不应单一。既要考虑长速,也要考虑抗病性。因为毕竟养吉富的也有没有出现问题的鱼,可不可以将这作为突破口考虑。
养殖技术方面应有人向养殖户说明究竟什么样的养殖模式好,可以有效地防病害。
目前对该病的研究还有不足。例如病原、治疗等都了解不详。
发病情况要做到细致。

22

主题

18

听众

2084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778
精华
2
经验
2084 点
金币
4481 元
注册时间
2012-2-10

版主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2-3-29 16:02:04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对鱼病一窍不通  需要勤加操练!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