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龟鳖] 中国养鳖第一镇——湖北仙桃杨林尾镇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42

听众

907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2366
精华
18
经验
9075 点
金币
17976 元
注册时间
2010-4-29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19 23:22: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0-7-19 23:23 编辑

杨林尾镇共有国土面积252平方公里,辖7个办事处、57个村民委员会、355个村民小组、2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10万人,总耕地14万亩,是仙桃市版图面积最大的镇。我镇境内共有七大湖泊,总水面7万亩,其中精养渔池6万亩、围湖渔池1万亩,是湖北省确定的水产板块建设基地,是江汉平原闻名的水产大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镇水资源无任何污染,空气纯净指数优良,排灌功能齐全,无旱涝自然风险,加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春夏热雨同步,秋冬阳光互补,非常适合发展鳖鱼生产。
杨林尾镇具有发展水产养殖的良好习惯,全镇每年水产品产量超过3万吨。80年代初,人民群众在房前屋后开始从事鳖鱼养殖,鳖鱼生产已成为我镇一大传统产业。近年来,我们组织动员广大渔民大力调整水产结构,彻底打破渔池单一喂养“四大家”的传统格局,大胆探索出了“鱼鳖套养”模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鳖鱼生产情况如下:

一、发展规模
迄今为止,全镇已形成了鱼鳖套养七大示范基地,养鳖总面积达到了5万亩:一是鲫鱼湖基地,以镇综合总场和解家渔场为重点,辐射塘咀、永合、群团等村,面积13000亩。二是彭杨公路基地,以五丰村、盘滩村为重点,辐射群力、五星、前台3个村、居委会、水工队、粮所、泵站、一中5个单位渔池,面积12000亩。三是解杨公路基地,以龙台村为为重点,辐射杨丰、友好、新星、石土地等村,面积8000亩。四是向永公路基地,以革新村为重点,辐射向花、新发等村,面积5000亩。五是东草湖基地,以古阳村为重点,辐射太阳、新台等村,面积5000亩。六是盐巴湖基地,以六合村为重点,辐射同兴、复兴、安家、同意等村,面积5000亩。七是涉子畈基地,以三合、前丰村为重点,面积2000亩。据统计,全镇年养鳖总量突破了500万只,年孵化鳖鱼种苗突破了1000万只,仅此一项,全镇年增加纯收入1亿元,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净增1000元。
目前,我镇已具备了鱼鳖套养的成功经验,全镇现有技术骨干255人,鳖鱼种苗孵化骨干127人,实行鱼鳖套养的渔农2500户,绝大部分渔农基本掌握了种苗繁殖、药物防治、饲料配方等实用技术。我镇已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中华鳖”等11个品种被认证为无公害水产品,“鲫鱼湖中华鳖”已获准商标注册。

二、发展规划
杨林尾镇鳖鱼生产的发展思路是:以“打鳖鱼牌、做水文章”为核心,以示范基地为依托,以连线成片为抓手,以扩张水面为重点,以产业链条为支撑,以品牌经营为主轴,辐射所有村庄,做强水产板块,从而带动全镇鱼鳖套养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形成“百里野生鳖鱼经济圈”,建成全国养鳖第一镇,建成全国最大的鳖鱼种苗繁育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鳖鱼销售集散基地。
杨林尾镇鳖鱼生产的发展目标是:按照“扩大规模、形成支柱”的总体目标,全镇鱼鳖套养面积力争2009年达到6万亩,2010年达到8万亩,2011年达到10万亩。按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全镇鳖鱼产值力争2009年达到2.5亿元,2010年达到3.5亿元,2011年达到5亿元。全镇鳖鱼纯收入力争2009年达到1.8亿元,2010年达到2.5亿元,2011年达到3.5亿元。全镇仅鳖鱼一项,农村人均纯收入2009年净增1800元,2010年净增2500元,2011年净增3500元。


三、模式特点
所谓鱼鳖套养,就是充分利用丰富的渔池水面资源,在喂养“四大家鱼”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一定规格,套养一定数量的鳖鱼,实行“四大家鱼”和鳖鱼混养共生。实践证明,鱼鳖套养大有可为:
一是优化了养殖模式。鱼鳖套养符合生态学原理,它可保持水上水下气体均衡,既有利于鱼的代谢,又能促进浮游生物的繁衍。鱼鳖套养时,鳖的代谢产生大量的氨,通过浮游生物对氨的利用,增加浮游生物产量,净化水质。同时,鳖能将一些因病而游动迟缓的鱼和死鱼作为食物,起到防止病原体传播和减少鱼病发生的作用,而健康的鱼游动敏捷,不会受到鳖的侵害。鳖在渔池生长较温室喂养生命力更强,死亡率大大降低。鱼鳖套养模式实现了鱼鳖和谐共生的目标。现在,渔池单一喂养“四大家鱼”亩产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无论技术有多高,无论管理有多精,都无法再提高渔池单位面积产量。发展现代水产业,必须创新思维,尽快从禁锢的牢笼里解放出来。我们觉得,鱼鳖套养就是一种先进的现代水产业养殖模式。
二是开辟了广阔市场。鳖鱼含有丰富的高蛋白、低脂肪和人体必需的钙质及多种氨基酸,素有“美食五味肉”之称。具有滋阳清热、开胃补肾、化痰止咳等特殊功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养颜美容和延缓衰老的显著作用。“鲫鱼湖中华鳖”是渔塘野化养殖的原生态水产品,经过了大自然的风雨洗礼,吸收了日月精华,与温室喂养的鳖鱼相比,口感更好,营养价值更高,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健康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鳖鱼逐步进入了平常百姓餐桌,特别是回归野生态的鳖鱼倍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杨林尾镇渔池养殖的鳖鱼成为了市场上的“俏销货”,均被抢购一空。
三是增加了渔民收入。当年投放当年受益效益明显:一只重300克左右的鳖鱼,投进渔池当年可长到1000克,一般每亩投放100只,亩平纯收入3000元。两年为一个周期效益更加可观:一只重150克左右的鳖鱼,投进渔池当年可长到500克,第二年可长到1000克,一般每亩投放150只,亩平年纯收入4000元。“四大家鱼”和野生鳖鱼一起养,每亩渔池年纯收入由1500元增加到4500—5000元,一亩渔池变成了三亩渔池。渔民以渔池为生,要想驱穷致富,要想步入小康,必须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鱼鳖套养是最有效的途径。
四、工作措施
镇委、镇政府决定把鳖鱼生产作为打造现代农业的头号工程来抓,把鱼鳖套养作为水产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来抓,把优化鳖鱼养殖模式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为此,我们拟定采取7条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1、组建工作专班。镇里成立鳖鱼产业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常务副镇长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人大副主席任副组长,成员由镇农委、财政所、信用社、电管站、派出所、工商、邮政银行等部门负责人和各办事处总支书记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府,具体负责全镇鱼鳖套养的规划制定、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和检查督办等工作。
2、落实优惠政策。镇政府出台《关于鼓励渔民发展鱼鳖套养的意见》,明文规定:凡新发展鱼鳖套养的渔民,镇政府分别给予每亩100—200元的资金补贴;对发展鱼鳖套养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办事处总支书记、包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分别奖励300—500元;对新发展鱼鳖套养面积连片达到200亩以上的村,村组干部工资人平增加400元;凡渔民销售鳖鱼,由镇政府提供“鲫鱼湖中华鳖”商标。同时,帮助渔民完善基地配套设施,解决融资困难,提供技术服务,实行治安保护。
3、培植养鳖大户。镇政府重点培养20个鱼鳖套养大户,实行机关干部对口联系、包户负责,做到有求必应、服务上门,在石棉瓦栽插、生产棚搭建、种苗繁育、种苗投放、饲料配方、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规范化跟踪管理,通过典型引导,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对鱼鳖套养水面20亩以上的养殖户进行登记备案,实行动态管理。
4、狠抓标准生产。鱼鳖套养标准化健康养殖基地创建覆盖率达到100%。严格把握“三关”:一是宣传关。通过召开会议、刷写标语、张贴资料等形式,营造浓厚的标准化生产氛围。二是形象关。竖立过路牌、站牌,介绍基地基本情况。所有渔池棚统一上墙内容,包括渔池编号、户主姓名、渔池面积、养殖品种、技术指导等。三是参与关。组织渔农认真填写《水产养殖生产日志》、《水产养殖用药记录》。
5、做强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仙桃市富喻水产经济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不断提高渔农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严格实行“五个统一”:统一提供技术、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提供饲料、统一提供销售、统一规范用药。通过打造实力型合作社,集聚鱼鳖套养渔农参与组织分工,力争产生强烈的扎堆效应,真正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鱼鳖套养崭新格局。
6、引进龙头项目。拓宽流通领域,延伸产业链条,促进鱼鳖套养上档升级。引进一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冷库项目,引进一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鳖鱼精深加工项目,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7、实施品牌战略。2008年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根据《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受理了我镇申请的“鲫鱼湖”商标注册,“鲫鱼湖中华鳖”已成为了杨林尾镇鳖鱼生产的一大品牌。我们要发挥品牌优势,用足用活商标,抢占水产品市场先机,争取鳖鱼生产主动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