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34834
- 积分
- 67
- 主题
- 2
- 帖子
- 60
- 精华
- 0
- 经验
- 67 点
- 金币
- 430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2-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60
- 精华
- 0
- 经验
- 67 点
- 金币
- 430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2-22
|
说实话,这两年里按照药敏数据表来用药从来都没有得到过好的治疗效果,细菌分离做了药敏做了,也按照药敏用药了不但鱼没有好转有时候还死多了,为什么做到那么准确还不能控制病害呢?有时候做药敏的药养户早已经用过了,剂量方面也应该不会不够,(我自己所见和一起用药的),为什么做药敏的时候能把菌杀死,到了生产中就没效呢?个人感觉第一代细菌是身坚百战的,因为养户基本上能杀菌的外用和内服的药都用遍了,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救助的,这些细菌经受过无数的药物都不能把它杀死为什么到了实验室里就能呢?总不会养户们买到的都是假药吧??会不会做药敏的第二代菌的抗药性比较弱所以容易杀死了,所以能不能在第一代菌里做药敏呢?(比方说一代苗都比二代的抗病能力强吧),管它第一代菌里有什么细菌一起杀它,这样做出来的药敏会不会好点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