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小米:传统农企互联网升级的六种方法

[复制链接]

403

主题

11

听众

1279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一起玩
    2015-5-11 17:01
  • 签到天数: 10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854
    精华
    1
    经验
    1279 点
    金币
    2258 元
    注册时间
    2012-1-4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6:52: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缘木鱼 于 2013-12-25 16:56 编辑

           2013年双十一,小米出尽了风头:当天销售额突破5亿,其中3.5亿销售在零时四分零五秒完成。

      于是,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曰“小米化转型”,意指通过与互联网创新,转型升级商业模式。

      那么,对于农业来说,如何进行小米化转型呢?

    一、资产刷新

      “轻车简从,多快好省”

      如果你做农业,还在执着于不停地圈地,那你就OUT了(除非你只是打算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小米不曾有一个工厂,却生产出了几百千万台优质性能的手机,丝毫不比那些自有工厂出来的机器差。

      我看到小米论坛上有人在建议小米自建工厂,说这样才能更稳定的出货,并且价格可以更低。

      这让我想到,在农业行业,大部分的农场伙伴告诉我,一定得是自有的农场生产才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这里有两个问题:

      产品真的可以更好吗?价格真的可以更便宜吗?

      农产品生产和手机生产一样,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是相对更复杂。产业链的分工合作才能将生产效率最大化,才能把成本控制到最低,这个道理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产业普遍存在,只是大伙被一些困难蒙蔽了而已。

      请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趋向越来越精细化的分工合作。

      如果你还拥有大把的土地,建议你“化整为零”吧。不是转卖,而是变换生产关系。把农民工与农场的关系,从打工和雇佣的关系转变成专业承包与创业平台的关系,进一步释放小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互联网把传统社会分割得支离破碎,要迎接这样的市场,必须把自己拆分成小模块组织去应对,否则一个得了巨人症的患者如何赶得上现在的发展节奏?

      二、人群选择

      “别把消费者当消费者”

      一说到粉丝,大伙脑海里浮现就是“忠诚消费者”,似乎是等同的。但事实上,粉丝和忠诚消费者差的不是一截两截。粉丝中有忠诚消费者,但除此之外还有品牌传播者和捍卫者两种属性。他们会利用自身的社会化媒体工具帮助你传播,一旦发生危机事件,他们会第一时间站在你的一边支持你。

      传统农企原来的目标消费主要是政府与事业单位团购、商务送礼等,对真正市场化的人群感触不深,所以自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销售一蹶不振,许多人至今仍未清新过来。

      建议传统农企关注25—40岁这个黄金购买人群的需求。他们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成长,他们中间会渐渐崛起中国未来的中产阶层,他们的结婚生子等一切行为直接关联某些行业的兴衰。农业品牌的未来,与这个阶层的消费息息相关。

      三、产品创新

      “你可以领舞,但不能独唱”

      互联网不是演唱会,而更像是一场群魔乱舞的舞会。小米手机深谙其道,以雷军为首的“雷军”们,通过一场场的粉丝见面会,网路社群,混入粉丝群中,与粉丝共舞,才造就了如此热烈的社会反响。

      传统农业习惯了独唱。曾经我们开发的产品,要么高高在上孤芳自赏,要么躲在角落闷声发财,都不曾与消费者近距离地接触,倾听消费者的声音。如果你不信,你可以问问自己的产品经理,在产品的口味上有做过消费者调研吗?我估计他连消费者是谁都没找着过。

      你的产品会卖萌吗?卖萌绝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卖萌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扁平化,平等化,品牌平视消费者甚至仰视消费者取得疼爱。

      建议大伙,要学会关注的网络热点,借用公众的关注度进行巧妙的产品创新,把自己融入网络社群之内。

      四、品牌转型

      “你的品牌不是你的”

      谁的?消费者的。这句话如果说在几年前,是指品牌通过传播在消费者心目中生产印象,形成购买,渐渐积累起品牌,所以说品牌是在消费者心中。

      但如今,又有另外的含义。互联网把大众分割成了无数个群体,简单的年龄、性别已经无法区别出一个特定的人群范畴,而品牌构建的社群却可以。小米通过自身的价值观输出,形成了小米粉丝独特的人群特点:他们年轻不世故,钱不多但追求品质,喜欢网络聚群,偶尔有些叛逆,但不至于离经叛道。

      互联网时代的品牌构建的不单单是企业产品体系,而是消费者家园。所以,当央视以价格歧视攻击星巴克的时候,星巴克的粉丝们在网络上奋起反击,那是因为他们在保护自己的家园。

      五、渠道升级

      “渠道本无形,用者有道”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不足以涵盖渠道本身的意义。渠道本质是从卖家到买家的通道。

      当农产品的电商一片叫热的时候,最需要警惕“天猫陷阱”。天底下人都知道的财富机会,那就不是机会。笔者看到很多的农产品电商,匆匆上马,铩羽而归,特别是对于干货坚果这个类目,流量成本过高,竞争白热化,利润率过低,长期投入而没有明显的产出,已经不是普通卖家所能承受。

      传统农企的渠道形态不一,给大家三个建议:

      1)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比如生鲜,需要配套完善的线下体验和服务点,而许多农企原有资源中就有强大的门店系统,可以尝试进行O2O模式运营。

      2)从小而性感的网店做起。打造个性化的产品,提高用户体验,把老客户、回头率作为网店的生命线,而不是流量,这样就避免了从平台中不断地购买流量而侵蚀利润。

      3)网络经销体系。不是所有的传统农企都适合自己做网店渠道,有好的产品基础,进行适当的产品创新,打造强大产品力,然后交给别人去售卖,循序渐进地建立自己网络分销系统。

      六、微营销创新

      “产品和消费者只有指尖的距离”

      如果你已经错过了PC,那么请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

      笔者在运作品牌农业这个微信公众号的过程中感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强大力量。本质上来说,无论是电视、电脑还是手机,都是人类的感官的延伸,人类通过这些延伸和世界进行互联。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没有一样东西比手机更适合做这个角色。

      微信说:“再小的个体也有品牌!”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门票,确实在手机端构建自身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每个品牌都可以在这个大系统里构建自己小生态圈。

      品牌即媒体。

      我是这么理解这句话的:当社会化媒体够成熟的时候,一切通道都有了,这时候就需要流过这些通道的能量,而内容就是这些能量。所谓的微营销,基于微传播手段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构建品牌自身的内容体系。

      未来的品牌就像是一个会自我制造内容的媒体,不断地在社会化媒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此巩固维护粉丝们的家园。每个农业企业都要尝试去学会。

      农业是最传统古老的行业,互联网是最新最有力量的技术,笔者相信能把这两样完美结合,哪怕是微创新,也能发挥出巨大的效应。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