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0
 - UID
 - 61013
 - 积分
 - 3639
 - 主题
 - 1628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TA的每日心情  |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帖子
 - 2005
 - 精华
 - 1
 - 经验
 - 3639 点
 - 金币
 - 12893 元
 - 注册时间
 - 2014-11-11
  
 | 
 
1.        亚硝酸盐的来源 
水生动物排泄的有机废物经氨化作用产生氨,鱼的泌氨作用产生氨,人为施用的无机氮肥产生氨,在水体缺氧条件下,这些氨在水体中硝化细菌的作用下,逐步氧化经亚硝酸盐再转化成硝酸盐,这一过程称为硝化作用。硝化作用一旦受阻,结果就会引起硝化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再水体内的大量积累。 
2.        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水平的影响因素 
氨含量越高,溶氧水平越低,pH值越低,水温越低,则亚硝酸盐的水平越高。 
3.        亚硝酸盐的毒性机理 
养殖水体亚硝酸盐浓度过高时,可通过鱼类体表的渗透与吸收作用进入血液,使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由于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从而使血液丧失载氧能力,使鱼对氧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导致鱼发生病变。 
4.        亚硝酸盐浓度高低对鱼类的影响 
(1)        一般情况下,正常养殖水体亚硝酸盐的含量(以氮计,下同)低于0.1mg/L,鱼及水生动物在此条件下,能够正常自由地生活,不会造成任何健康损害。 
(2)        当养殖水体溶氧降低,氨及硝酸盐水平较高时,往往导致水体亚硝酸盐水平增高, 
当亚硝酸盐的含量达到0.1~0.5mg/L,并长期维持这一水平时,鱼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丧失,造成鱼虾慢性亚硝酸盐中毒,表现为摄食量下降,鳃及鳃盖内表面血管呈暗紫红色,呼吸困难,游动缓慢,骚动不安。 
(3)当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水平继续增加,含量高于0.5mg/L时,鱼虾中毒症状继续加剧,体力衰退,游泳无力,鱼体柔软,臀部底面呈黄色,某些代谢器官功能衰竭,情况严重将导致死亡。 
(4)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水体中,草鱼会发生出血病;鳗鱼鱼体柔软,胸部、臀部带浅黄色,肝脏、鳃、血液呈深棕色;对虾则鳃部受损变黑,严重者导致死亡。 
(5)亚硝酸盐的毒性依鱼虾蟹种类和个体的差异而不同,因而不同种类鱼虾蟹的安全浓度(见下表)差异很大。为确保鱼虾蟹的安全(尤其在育苗期),亚硝酸盐含量应控制在0.2mg/L以下。 
亚硝酸亚对各种鱼虾的安全浓度(mg/L,以氮计) 
品种        安全浓度 
鲢鱼        2.4 
鲤鱼        1.8 
罗非鱼        2.8 
团头鲂        2.0 
欧洲鳗        2.6 
草鱼(种)        0.12 
罗氏沼虾(Z5幼体)        0.60 
河蟹幼体(Z3幼体)        0.71 
斑节对虾(蚤状体)        0.10 
中国对虾幼虾(1~2cm)        0.20 
 
5.        养殖水体的亚硝酸盐管理 
(1)        开动增氧机,机械增氧,提高水体的溶氧水平,使硝化作用得以完全彻底,减少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形成的机会。 
(2)        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选用优质饵料并添加适量“保肝利胆舒”,增强机体对蛋白和脂肪的代谢能力,提高摄食和饲料利用率,减少粪便排泄量和食物残渣的产生,从而减少水体亚硝酸盐水平。 
(3)        定期泼洒“爽水施宝”,通过底质和水体的不断循环,减少饲料残渣、粪便等物质的沉积所产生的亚硝酸盐,并配合使用“活水营养素”、“解毒施宝”等通过微生物代谢、物理吸附等作用降低亚硝酸盐水平,防止其对水产动物造成危害。 
(4)        通过水体施肥,特别是施用“活性营养膏”等有效磷及其他微量元素较高的肥水产品,调整氨氮比例,不但促进浮游植物生长,而且消耗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但水体施肥必需严格控制施肥量和合理把握施肥密度,以免水体过肥,造成泛池。 
(5)        泼洒“活性底改王”、“底净灵”等高ORP的产品,不但可以对水体消毒,氧化水体中的亚硝酸盐为硝酸盐,降低危害。 
(6)        根据水体的老化情况,水体有机物质含量的高低,适时换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