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瓜虫病,是我们需要重点的病害之一,这是对金鲳鱼起到最危害的疾病。现在也是入秋的时节,是一个高发时节,高温的时候小瓜虫大量繁殖的可能性不大,但导致小瓜虫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不是温度,而是 养殖密度,渔排越多,放养量越多,小瓜虫爆发的机率越大,并能突破温度限制。
小瓜虫主要流行于水温在24~28℃的春秋两季,即每年的3~4月和9~10月。立春和立秋时节,水温在20~25℃左右时尤其应加强预防。以福建、粤东海区为例,每年进入9月份后,随着日照减少,海水出现上凉下热的温差,从而导致海底残饵、粪便等污物上升到水面,造成水质浑浊、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增加,加上温度适宜,从而引起小瓜虫短时间内大量繁殖。
小瓜虫主要寄生于金鲳鱼的体表、鳃及口腔等部,形成包囊,呈针头大小白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全身可见白点。导致整个鱼塘鱼食料速度大幅下降,鱼游泳无力,体色暗淡。与平时相比,最大变化是吃料速度迅速下降。全身器官正常,体表完好,但体表粘液大幅增加,鳃丝粘液明显增加,鳃丝出现白色斑点。
研究表明,小瓜虫还会分泌一定毒素,影响金鲳鱼的正常生理工作。小瓜虫大量存在时,金鲳鱼先是厌食狂燥不安,随后身体消,肥胖度大减,体质极度虚弱,最后鱼因为鳃部粘液大多,阻止呼吸作用而导致缺氧死亡,又或者由于感染导致鱼体创伤,继而感染细菌,诱发烂身、出血等细菌性疾病而死亡。小瓜虫外壳坚硬,生命力旺盛,抗药性非常强,到目前为止,没有能一次性灭杀的药物。
所以针对小瓜虫病,我们一定要提前就做好预防的措施,要在水中洒低浓度的杀虫剂,以及内服益生菌或者有驱虫作用的无抗药品,达到内外防治的效果。而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保持良好环境,增强鱼体抵抗力,增强体质可以在 饲料中添加胆汁酸,胆汁酸可以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鱼体摄取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鱼体体质。
使用金鲳宝,养殖更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