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各种鱼,各种“烂”!当鱼遇上“烂身”,你是如何处理的?水质加体质,助鱼快速恢复

[复制链接]

1042

主题

13

听众

2086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044
精华
0
经验
2086 点
金币
650 元
注册时间
2021-2-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15:31: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人是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与产品销售的,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技术可以联系我:18660779672(微信号与手机号同步)

最近有很多养殖朋友在微信上反映,自家的鱼出现“烂身”的情况非常多,在加州鲈、黄颡鱼、生鱼、泥鳅。。。。。等等鱼类上都有发生,但镜检又见不到虫,反正就是各种“烂”,很着急又得不到有效处理。“治得好不?怎么去有效预防?”那我们今天就鱼类“烂身问题”,做一下具体分析,有时烂身的发生并不一定就是寄生虫引起,还有很多方面。

那我们先细数一下,近期鱼类发生烂身都有哪些原因

1、这段时间到了鱼类摄食旺季,生长也到了黄金时节,我们往往会加大投喂量,但有时鱼类的生长并不是随着投饲量的增加而增长的,只能说不要少喂,有时多喂也无益,过量的投喂饲料,鱼类不能完全采食和消化,可能事得其反,引起鱼类的肝肠负担,导致体质下降,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很多发生烂身的鱼,大多数不单单是溃疡的问题,很多时候都伴随有腹水,肠炎,肝胆病的原因。

2、水质方面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烂身多发生在亚硝酸盐高,塘底有机物多,水环境不卫生的鱼塘。尤其是近期水温温差大,容易返底,导致亚硝酸盐升高,秋季的藻类不活跃,因此氮循环变弱,加上投料量比较大,故而相对于夏季,秋季比较容易出现氨氮、亚硝酸盐升高,鱼类就极易发生烂身。

3、过高的养殖密度造成鱼群之间的拥挤,鱼体容易受伤,并感染病原菌,高密度养鱼使养殖鱼类长期处于高密度应激胁迫的状态,导致养殖鱼类的代谢受到影响,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烂身的同时,内脏器官病变

再综合养殖朋友镜检无寄生虫的反馈,建议从营养,食源性方面着手,注重肝肠保健,还要注意消毒。因此在处理溃疡的时候,不能孤立地看待溃疡的问题,需要整体考虑。烂身病本来也属于一种慢性病,病程较长,防治可采用三步:调水、解毒、消毒、内服药物。

1、为防止病原扩散,消毒是非常有必要的。通常情况下,发病后鱼体质较弱,不宜选用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宜选用复合碘溶液或戊二醛溶液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消毒。实践表明,在水温和水体中有机质浓度较低时,使用菌毒消消毒效果较好,接下来一点就是处理水中有机质方面,让消毒更高效。

2、水质方面,主要使用效果比较好的芽孢杆菌调水改底,分解池塘当中有机物。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者,就先使用颗粒生石灰全塘均匀干撒5-7天,每天每亩水面,不计水深的情况下,每天使用15~20斤生石灰,确保晴天上午,增氧机开启的情况下使用。

连续7天后,累计用量一般超过100斤每亩,这样对池塘的厌氧有害菌得到了抑制,通过生石灰也将水体中的钙做了补充,可以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藻相会明显好转。这个时候多开增氧机,加州鲈鱼吃料会明显好转。这个时候开始进行内服。

3、内服方面一定要做,先减料50%,同时内服药物,可以采用氟苯尼考、龙昌胆汁酸、清热解毒的中草药一起拌料7天,一方面是体内抑菌,另一方面保肝护肝,提高鱼体体质,治疗鱼类肝胆问题。因为上文我们提到烂身的发生不是单一的,往往并发肝肠疾病,注意保肝,更有利于鱼体恢复。

写在最后,鱼类烂身高发,没有发病的池塘一定做好调水、改底、内服工作,别到发生时再来治疗,费心费时也费力。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