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利用EM有效微生物生态养虾技术方案

[复制链接]

1

主题

4

听众

7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5
精华
0
经验
7 点
金币
23 元
注册时间
2015-1-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0:04:0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利用EM有效微生物技术饲养虾(鱼)技术方案
一.   前言

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出现养虾(鱼)池水源受污染情况严重, 有些地区甚至出现无水养虾(鱼)现象, 致使部分鱼米之乡、沿海城市的产业户纷纷弃圹外出寻找新的场地发展, 严重影响本地财政收入和浪费本地资源。

现广州市睦邦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日本先进生物技术, 经大量国内、外推广示范,成功解决由于池底及外来(补充)水源污染问题, 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产业户的切身利益问题

二.  EM技术介绍

EM是日本比嘉照夫教授研制的新型复合有效微生物菌剂。它由光合菌、放线菌、酵母菌、乳酸菌等80多种微生物复合而成。不含有害物质,无毒无副作用,不污染环境。

EM-1(原液)能将池中鱼虾的排泄物、残余饲料及池底腐败物质分解变成有效的营养元素,供自身鱼虾生长繁殖,从而净化水质,去除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从池底到池水表面形成一个活的、健康、稳定的整体(生物膜),从而促进鱼虾的生长及成活率,提高鱼虾防病抗病能力,提高鱼虾品质。

养虾(鱼)不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养不好虾(鱼),科学管理应从系统工程综合考虑,以预防为主。对虾(鱼)养殖过程中的清池、消毒、纳水,池内生物饵料的培养与肥水,养殖水质环境调控,种苗选择,饲料营养,防治药物的选择与使用等等。科学又有效的做到:消毒无残留、调控好养殖水环境,定期测试水温、盐度、PH值、氨氮浓度、硫化氢浓度、溶氧值等,做到心中有数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科学地定时定量投量,保持调控好水质是养虾(鱼)的关键。

  公司介绍

本公司是广东省唯一EM定点生产厂家,由日本EM研究机构直接指导生产。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效果显著。本公司提供技术培训、咨询指导。欢迎广大有识之土与我们携手合作,为生态农业作出贡献。对我们产品满意请转告你的朋友,对产品不满意请转告我们,本公司将认真负责处理。


本公司产品技术为广东省乡镇长科学决策促进协会市场部推荐项目。


四. EM在虾(鱼)养殖上的使用方案

1.池底净化:消除池底杂质,对底泥进行消毒,使池底当中充斥大量有益的微生物,这对以后保持水质保持稳定有一定的作用。

方法:抽干池水用适量石灰对底泥进行初步处理,3~5天后用EM玻卡西按5Kg~7kg/亩及EM原液1.5Kg/亩均匀泼洒,3~5天后即可进水.

2.肥水:用EM发酵过的鸡、猪粪等肥水(一般为堆肥),培养红虫等饵料生物,或用EM玻卡西:俄罗斯复合肥:磷肥=4:5:1的比例5公斤/亩。(PH值在8.2为宜 )。


2.水质净化:为保持水质稳定,使用时需依据水质的好坏而定,一般情况下,

每15天对水质净化一次,使用EM-1号1公斤或EM水体改良剂:5Kg/亩( 超过1.3m水深, 应适当增加用量),这只是对保持水质稳定起互助作用,特殊情况下,每10天 1次。


3.饲料投喂:利用EM菌群,合成大量糖类、蛋白质、生理活性物质等,增强虾的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加速生长,提高成活率,直接用EM-1号按饲料比重的200倍混合投喂,每天一次。


4.注意点:A.泼洒EM时最好在有太阳的情况下进行,有利于菌的繁殖,增强光合作用,不可与各类抗生素混合使用。

          B.EM液体PH值超过3.8时应停止使用。

C.玻卡西(粉状)出现恶臭味或变黑结块时应停用        。


对虾养殖的水质标准

根据《中国对虾养成技术规范》规定, 水环境指标如下:

盐度:〈S〉1-36 变化幅度不能太大,口变化幅度不能超过5,养殖其间盐度。

控制在10-28

酸碱度〈PH〉应控制在7.5-9.0之间

溶解氧(DO)在4毫克/升以上

④ 氨氮:总氨氮在0.6毫克/升以下

⑤ 硫化氢<H2S>底层水中含量不超过0.01毫克/升

⑥ 透明度:在30-40厘米

⑦化学耗(COD)在6毫克/升以下

以上除盐度不适合日本对虾要求外,所有指标均适合我国目前养殖的所有对虾类,日本对虾对盐度要求在20-35之间。

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为溶解氧,其溶解氧是指每升海水中含氧气的毫克数或毫升数。

硫化氢 :H2S是有机物中蛋氨酸在缺氧情况下分解的产物,在池底沉积物中大量存在,具有臭鸡蛋味发黑的东西就是硫化氢。


养虾周期为90天及产品价格、使用量/亩/1.3m水深

预处理:池底处理玻卡西  :  7kg/亩                                                                                   

投虾苗前育水EM水体改良剂10 kg/亩   或    EM-1号1  kg/亩                                

正常情况每15天净化一次水质(周期为90天,30-40只/斤)

EM水体改良剂             EM-1号                                 



5kg/亩×6次               1 kg/亩×6次  


饲料添加EM原液;

按饲料总量的1/200均匀喷洒于饲料后直接投喂,每天一次。

从幼体到成虾捕捞需 EM原液约 (90天)  :    3Kg                    


用量表/亩/90天

名称

用途

单价/Kg

包装/Kg

每亩用量/全过程

产品款(元)


EM玻卡西

池底处理

15元

2

7Kg

105


EM水体改良剂

水体处理

5元

20

30Kg

150


EM.1

混合饲料口服

45元

1

3Kg

135


合计:

390







特殊情况净化水质;

每10天一次, EM水体改良剂                                    


EM水体改良剂.

   EM水体改良剂是以EM菌种经特别驯化培养而成的活性生物制剂的光合菌、主要以光合菌、乳酸菌为主,具有改善水质,抑制病原菌和不良藻类的产生,有效降解水中氨氮含量,增加溶氧含量,及时抑制有害腐败菌的滋生,并暖解赤潮对水质及鱼虾造成的危害,每亩5kg

对虾养殖虾池管理日产观测

为了在养殖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应定期地进行必要的观测工作,并做出详细的记录。

水温

每日上午7—8时,下午2—3时各测气温、水温一次。测水温应使用水温表,定深度。

透明度

透明度可反映水中悬物质约多少,包括浮游生物,泥和其他物质,投饵养虾池应保持在40—60厘米,透明度约两天测定一次。

盐度

盐度测定,应每天进行一次,雨季还应分层测定比量,以便及时发现池水分层。

PH值的测定

半咸水的PH值,一般应在8.2—8.5,PH值低于7或高于9,说明池内条件不正常,应检查原因。PH应每天测一次,池塘藻内大量繁殖时,可使PH值升高,应控制使其不高于9。

溶解氧

每天黎明和下午,各测一次溶解氧,以掌握池中水质的变化动态。虾池中的氧含量,最低应控制在4毫克/升以上。

应定期地测定氮,硫化氢的含量。对虾养成期间氨氮含量不能超过0.6毫克/升。精养池在饵料生物培养期间和生态学养虾全过程,均应定期测定各种营养盐类的含量,以确定施肥量。

对虾胃饱满度的检查

胃的饱满度,反映着池内饵料和对虾摄食的强度,有条件还应分析胃含物的种类,因为在饵料不适时,对虾饱胃率有时很高,但此时多数吃的是底泥和藻类,质量不高,对虾并不能正常生长。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