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虾工虾聊》第125期 2015.7.4

[复制链接]

65

主题

6

听众

134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69
精华
0
经验
134 点
金币
250 元
注册时间
2015-6-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22:46: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虾工虾聊》第125 2015.7.4“肠道那些事”
作者:虾工      所谓对虾“转肝期”,大致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指刚放苗约0.8CM5CM对虾“肝胰腺”出现明显的白膜状的“肝膜”。也有种说法为:清罾后约体长4.56CM左右阶段,以虾“肝胰腺”出现一生中仅见的白膜状的“肝膜”至白色“肝膜”消失的大致时间段。      之所以出现“转肝”的说法,估计部分原因是部分人看到了对虾“肝脏”在此时期出现了一生中仅见的明显的白膜状“肝膜”而突发奇想。虽然现在对虾“肝胰腺”为什么会在虾的这个大小时间段出现明显的白膜状的东东?然后又神秘消失?并没有较真的专家进行研究和解读。虾工也弄不懂那层“白膜”出现和消失的原因。但是此白膜状仅为整个消化腺外观变化而已,内在的虾的“消化腺”细胞和之前的“消化腺”内部主要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等并无明显差异,并非存在某些“转肝期”所说的虾在此时段随着虾体的生长 “肝脏”才逐步发育成熟。……虾有木有“肝脏”还得另说,就算能称为“肝脏”,那么所谓的“转肝期”又往什么方向转?!“转肝”又转成啥东东?!……     虾工觉得虾0.8-5CM阶段需要关注如下几点: ①放苗前培水工作(培育浮游动物)及放苗的时机掌握。 ②“清罾”前普遍的喂料量不足问题,因为喂料不足,虾苗吃其它死藻、泥皮、杂物的机会增大,甚至虾苗互相残食的概率都会大增。喂料少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想见,某些人在清罾前明显喂料不足时但却在担心虾吃料太多“肝脏”消化负担太重。 ③清罾前后需要注意的是要定期拌一些“复合益生菌”投喂(比如EM、乳酸菌、酵母菌之类的),一般一天拌料一餐即可,连喂一周左右停一周。 ④提前重视池塘的底质、水质。之前的养殖往往认为前期三四十天的地没有什么污染,不需要过早改底甚至有排污设施的在这时间段也不排污。近年来的虾发病一直在往前提,以前都说一般养殖30-40天才到虾的发病“危险期”,但近年的养殖虾十几天、甚至十天八天就出问题的比较普遍。正因为前期投料、残饵、粪便等造成的污染相对比较少,往往很多人认为前期不必关注底质问题。但事实上一次“倒藻”,足可以让底部恶化的程度远远超出想象(相信很多人都见过前期有些塘就浮满塘的“死藻”或“泥皮”的,看到的是表像,当你亲自下去捞过底部沉积的脏东西,相信你一定会改变之前的观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