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90
- UID
- 955
- 积分
- 4231
- 主题
- 379
- 帖子
- 533
- 精华
- 2
- 经验
- 4231 点
- 金币
- 474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533
- 精华
- 2
- 经验
- 4231 点
- 金币
- 474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12-29
|
本帖最后由 泷川 于 2011-3-24 18:14 编辑
[病例123] 白斑症病毒病及白斑症三—南美白对虾慢性发病死亡
珠海斗门白蕉一南美白对虾养殖户,池塘面积7亩,水深1.3米,1月20日放苗。3月10日,该养殖户早上喂虾,发现增氧机下虾罾中有“偷死”虾20只左右,不见“游水”。死虾有红须和轻微的红肝、红腿现象。3月11日,“偷死”虾200只左右。3月12日,“偷死”虾50只左右。至4月19一直有偷死,每天100只左右。水质指标较稳定,多为鞭毛藻类。天气阴雨多,长期吹北风。
4月19日,水温19℃左右,自虾罾中采取3只疑似病虾,见图1、图2。到试验室用PCR方法检测,发现2只虾有白斑病毒,1只无白斑病毒,3只均无桃拉病毒。未作细菌分离。
(利洋研究所 姜玲玲提供)
分析:1、本病自3月10日发病,至4月19日仍“偷死”不断。检查3尾虾,2尾有白斑症病毒,从图中看出,3尾虾中2尾身体微红,有白斑症病毒病症状,1尾看似正常,未明显空肠。虽未进行细菌检查,但感染细菌的可能性也很大。因而本病仍是白斑症病毒感染引起,后期细菌感染属继发感染。
2、本病之所以病程较长,表现为慢性发病,可能是与水温低且规格大有关,经验认为,通常规格40尾/斤以上的大虾死亡率较低。本病在症状上与急性也有不同,病虾并未完全空肠,且“红肝红肠”不明显,又表现为“偷死”,在水质不良时易死亡。
(2011.1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