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泉逸 于 2011-4-10 02:37 编辑
2、碱化 对虾养殖池塘中,总碱度和总硬度都必须在50毫克/升以上才能有足够的缓冲能力和保证对虾正常蜕壳,土壤pH值应维持在6.0~9.5之间,才能保证有足够溶解的二氧化碳提供给藻类生长。养殖过的池塘,可以通过水质分析方便地确定碱化的需要量。从未注水的新池塘,当土壤pH值<6.5并且水源碱度低时,一定要碱化池塘底部土壤。
新池塘碱化 用采样器从池塘底部取15厘米深处的土样,测定pH值,如果pH值低于7,就测定碱化需要量(取样和碱化需要量的测定的方法见《对虾可控养殖模式》附录1))。按测定需要的剂量,将石灰均匀播撒在塘底,用中耕机或圆盘耙(不宜使用犁)翻耕10~15厘米深,将石灰混合到土壤中。 老池塘碱化 如果水体的总碱度鱼塘低于20毫克/升或虾塘低于50毫克/升,池塘必须取样测定碱化需要量。一口池塘石灰总需要量是根据池塘底部各个部位的几个土壤样品的平均需要量来计算的。可以通过目测将池底分为1米深以上和以下两个区域,施石灰时,深水区域用量是浅水区域的2~3倍。对于深度不足1米的池塘,将石灰均匀地播撒在整个池塘底部。当池塘土壤干燥到足可翻耕时,必须采用中耕机或圆盘耙将石灰混合到10~15厘米土壤表层中。石灰用量可根据土壤的pH值简单地测算。 生石灰使用过量会造成虾塘碱性较强,使氨氮毒性增大,造成磷缺乏,虾难养。 酸性硫酸盐池塘 我国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有很多池塘建造在红树林地带上,红树林地带土壤属于酸性硫酸盐土壤,由于酸性硫酸盐池塘的土壤酸性太强,直接使用石灰来处理很难达到调节酸碱度的目的,所以,这类池塘的处理应采取特别的方法。 酸性硫酸盐土壤的鉴定 可以通过干燥几天之后池塘土壤含硫量(>0.75%)或pH值(2~3)来鉴定。野外酸性硫酸盐土壤的鉴定方法是:采用几克新鲜土壤与10%~30%的过氧化氢(H2O2)混合,反应大约10分钟后在土壤和过氧化氢混合物中放一片广谱pH试纸(0~6),将pH试纸的末端插入混合物的边缘,让液体沿着指示纸吸湿上来,如果指示纸颜色改变,pH值不大于3,该土壤就是酸性硫酸盐土壤,这种土壤有大量灰黄色斑点,排干水的地方土壤表层呈红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