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6434
- 积分
- 94
- 主题
- 163
- 帖子
- 128
- 精华
- 4
- 经验
- 94 点
- 金币
- 397 元
- 注册时间
- 2011-7-21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28
- 精华
- 4
- 经验
- 94 点
- 金币
- 397 元
- 注册时间
- 2011-7-21
|
第一、成本高 野生泥鳅现在市场价一般都在5—7元/斤。每亩下放的苗种需要1500—2000斤,也就是说在初期投苗上面就要积压大量的资金,不合算。
第二、增重差 由于野生泥鳅本身的规格就比较大,品种比较杂。所以,其增重速度比较慢,增重空间比较小。所获得的养殖效益比较低下。
第三、死亡率高 现在的捕捞方式比较多,方法多种多样。大量捕捞的方法现在还主要是这几种:药捕、电捕和笼捕三种方式。其中药捕的是绝对不能用于养殖的,电捕的这部分,必须严格控制好捕捞电压和电击时间。在实验中我们用捕鱼器,将电压调到100V左右,在一个面积大约五六亩的田里捕捞,电击2—3苗后,在一米范围内的泥鳅几乎无疑幸免,全部死亡。另一方面,储存的时间和密度,都会严重影响泥鳅的成活率 |
-
总评分: 经验 + 5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