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80
 - UID
 - 222
 - 积分
 - 1183
 - 主题
 - 287
 - 帖子
 - 387
 - 精华
 - 104
 - 经验
 - 1183 点
 - 金币
 - 1194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7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387
 - 精华
 - 104
 - 经验
 - 1183 点
 - 金币
 - 1194 元
 - 注册时间
 - 2010-7-7
  
 | 
 7月18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专家在广州对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完成的“对虾池塘环境营养和有益菌调控的藻相平衡技术”进行了鉴定。 
  该成果研究了3种不同对虾池塘养殖类型在生产周期中水体、底泥的营养水平及微藻群落结构变化的规律,建立了以环境营养调控为主要措施的藻相调控技术;研究了虾池优势微藻—蛋白核小球藻、微绿球藻、啮噬隐藻、绿色颤藻的生长、生态位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了微藻种间及与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的相互关系,构建了以有益菌为主要操纵措施的养殖池塘藻相调控技术;通过集成营养调控构建优良藻相和有益菌调控平衡藻相的系列技术,建立了对虾池塘环境营养和有益菌调控的藻相平衡技术,并为相关水质改良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研究成果在高位池、滩涂土池和河口区土池等类型池塘进行了对虾养殖示范与推广,应用面积39400亩,增产7349.4吨,增加产值20730.1万元,增加利税5182.5万元,培训从业人员8400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该成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其中获授权1项;发表论文26篇,其中2篇为SCI期刊收录;开发水质调控新产品6个。 
  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对虾池塘环境营养和有益菌调控的藻相平衡技术总体达到国内领先,在有益菌调控池塘藻相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并建议进一步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 |   
 
- 
总评分: 经验 + 1 
金币 + 1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