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业部部局:与时俱进的“大渔情”

[复制链接]

66

主题

7

听众

467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求交友
    2017-4-11 10:03
  • 签到天数: 38 天

    [LV.5]常住居民I

    帖子
    401
    精华
    2
    经验
    467 点
    金币
    14424 元
    注册时间
    2014-7-4

    社区QQ达人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4 17:21: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zhoushuangyan 于 2016-6-4 20:02 编辑

    水产前沿网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情监测与市场加工处处长袁晓初代表渔业渔政管理局汇报了信息化在渔情工作中的应用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情监测与市场加工处处长袁晓初介绍到,渔情,顾名思义就是渔业的情况,渔情工作就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发布和渔业有关的生产、管理和经济运行等数据信息,来客观、及时的反应和把握渔业发展的情况。2014年,农业部渔业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后,将原来由多个处室承担的生产统计、价格采集、贸易跟踪、渔情监测、卫星遥感等工作进行整合,成立渔情处,“大渔情”工作正式挂牌运行。
    渔情工作与渔业信息化工作密切相关,渔情工作主要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即渔业统计、水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养殖渔情动态监测、捕捞渔情动态监测、水产养殖面积遥感监测、进出口贸易跟踪等。所有这些数据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采集上来,由专业人员对数据进行审核,专家团队进行分析研判,最终形成报告供领导决策和市场参考。

    水产前沿网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渔情监测与市场加工处处长袁晓初代表渔业渔政管理局汇报了信息化在渔情工作中的应用。他指出,渔情信息采集网络遍布全国,全部实现了联网直报,其中,渔业统计布局到县,批发市场信息采集在全国26个省区市80家水产品批发市场直接采集信息,养殖渔情在全国16个养殖主产省200各县布局了800多个信息采集点,渔捞渔情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布局了近400艘信息采集船,养殖面积遥感监测已完成全国31个省、市、区2400多个县的养殖水体资源普查和江苏等10个省市的养殖水体高分影像采集工作。

    水产前沿网

    渔业统计,是渔情工作中历史最为悠久的一项工作,我们现在掌握有从1949年建国至今完整的历史数据。统计范围主要包括经济核算、生产、生产要素、加工与贸易以及灾害等。在三大农产品的生产统计中,渔业统计是我部唯一的统计职能,虽然由部门承担,但履行国家统计职能。农业部公布的渔业统计数据是国家对外发布使用渔业统计数据的唯一来源,也是我国政府向国际组织提供渔业统计数据的唯一来源。

    水产品是农产品中最先放开市场价格的。市场价格是反映渔业经济运行最灵敏的指标。1995年起,我局着手开展批发市场信息采集工作,至今,已建立了包括8大类640个品种规格的价格信息采集库,并选择其中49个重点品种进行价格指数计算,做到每日跟踪价格变化情况。

    随着渔业生产经营行为日趋复杂和科学管理决策要求的不断提高,单纯的事后统计和价格采集已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在这种形势下,2009年起,我局同时启动了养殖和捕捞两套渔情动态采集工作。其中,养殖渔情选择了76个品种、9种主养模式,采集生产过程信息,其中对22个品种开展深度分析,通过监测生产投入、苗种投放、出塘价格、生产损失等数据,开展养殖成本效益比较分析。

    海洋捕捞渔情动态采集,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方法,选择不同船型规模、作业类型、作业海域共计385条样本船,对分品种渔获量、优势渔获种类群体组成、航次产量产值、生产成本、劳动力结构等信息进行采集,开展海洋捕捞成本效益分析和渔业资源动态变化监测。

    如果说信息是信息化的基础,那么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为渔情信息工作插上了翅膀。回顾渔情信息工作历史,从几张草纸一把算盘到计算器、单机计算机、计算机联网直报,可以说渔情信息工作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未来我们期待的大数据、云计算更是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鼎力支持。万涓成水,汇流成河。大量渔情数据从采集到汇总,必然要依靠现代信息系统才能有效实现;渔情信息的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分析应用,必然要有一个集成的平台作为支撑。这就是大渔情信息采集综合平台,目前所掌握的渔情信息基本上都汇聚到了这里。

    水产前沿网

    袁晓初介绍了信息化在渔情工作中的应用。“为满足随时随地的渔情信息需求,我们开发出了这一款掌上渔情APP”袁晓初介绍,通过该APP,可以实现24小时在线查询渔业统计历史数据、进度数据,并可以分指标、分省份进行查询统计,管理员用户还可以进行数据的催报和审核。

    “这是水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的界面,大家可以看到,在屏幕下方滚动的就是各个市场每日报送的品种价格信息,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实现每个品种、每个大类、海水、淡水、以及综合平均价格的类股票化的运行分析图,我们现在选择综合、海水、淡水三项指标,来看一下从2006年1月1日至今的一个月度价格变化情况,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水产品价格总体波动幅度,规律,以及价格数据的最高点和最低点。为便于了解价格变化情况,及时察觉异常情况,我们还开发了价格地图实时预警功能,我们现在选择鲢鱼,比如2016年5月31日,看一下地图显示,其中红色就表示预警,也就是当日报送的价格和30日内的均价偏差超过20%。市场信息员通过预警提醒,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然后采取措施。”

    针对以往一线采集工作中工作量大、人为干扰多、时效性无保障的困难,“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一线信息采集智能化的尝试,在养殖渔情和捕捞渔情信息采集分别开发了手持和船载采集设备,实现了生产全过程信息的便捷采集和实时传输,刚才几个省份分别介绍了信息化技术在养殖和捕捞生产上的应用,我想如果渔情信息采集工作今后能够和这些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必将实现一个质的飞跃”袁晓初说道。
    水产前沿网

    另外,袁晓初还现场展示了高分遥感监测结果,介绍了水产养殖面积遥感工作。他指出,2010年起,渔业渔政管理局就组织了相关技术单位开展了全国水产养殖水体资源的遥感监测探索,现在已经初步摸清了我国水产养殖的规模与结构家底。通过养殖遥感检测,可以掌握全国县级以上单个水面超过5亩的水产养殖水面的基本情况,可以掌握全国县级以上集中连片养殖水体的数量与养殖方式结构。

    水产前沿网

    最后,他总结到,在信息化的支撑带动下,渔情工作不断取得进步;渔情工作的深入开展也为推进渔业信息化不断夯实基础。在继续做好数据采集、整理、汇编、发布工作基础上,将重点强化数据的互通共享,不断提高形势分析和研判能力,组织撰写了一系列研究报告。在‘十二五’收官之际,我局向部领导上报了《2015年渔业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于部长批示‘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由此可见一斑’。这既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更是鞭策。今后,我局将不断拓宽信息采集渠道,加强数据分析,以更加快速准确的调查信息,及时揭示反映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更加主动地为各级党委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提供时效性、针对性、参考性更强的信息咨询,为广大生产者和企业提供更直接、应用性更强的信息服务。”

    未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渔情信息工作将向着更加多元、智能、开放、共享的方向发展,渔业大数据中心、渔情工作云平台、渔业经济智库等都将不只是梦想。“我们将不懈努力,使得渔情信息工作真正能够成为掌握情况的‘晴雨表’,发展变化的‘方向标’,科学决策的‘参谋部’,评估工作的‘刻度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