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76408
- 积分
- 32
- 主题
- 14
- 帖子
- 18
- 精华
- 0
- 经验
- 32 点
- 金币
- 84 元
- 注册时间
- 2016-7-19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8
- 精华
- 0
- 经验
- 32 点
- 金币
- 84 元
- 注册时间
- 2016-7-19
|
本帖最后由 一片云 于 2016-8-3 14:19 编辑
在进入秋冬季后水温逐渐降低,水温回落22摄氏度以后,应适当的减少投饵量。但是这个时候鱼体需要积蓄能量准备过冬,这个时候在饲料的要求呢比较精细点。无论从蛋白还是脂肪上面的需要加大一点,要保证鱼体正常育肥过冬。
饲料营养的有效利用关系到养殖的成败,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管理关系饵料成本的高低、关系到水质的好坏、关系到鱼体体质的状况。因此,饲料的投喂不能一味地根据温度来调节,还要根据每天的天气、水质、鱼体状况等多种情况灵活调整。每天投饵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切忌忽高忽低;不能盲目的增加到高线的投饵量,否则容易造成肝胆综合症。
2、水质管理
养殖水体要求相对的稳定,不要反复无常的突变。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的变化不能太快,要让鱼体有一段的适应期,否则对鱼体产生过激的应激,容易发生病害。
养殖水体要保持一定的肥度,因此需要适时适量的使用肥料保持水体的肥度,建议使用微生物肥料,减少或不使用化学肥料。如果水质长时间的不能肥起来,建议适当加水或直接施放藻种补充水体中的有益藻群,是水体尽快肥起来。
微生态制剂要适时适量使用,一般温度较低时每隔7天——10天使用一次,温度较高时每隔5天——7天使用一次;池塘水体消毒后48小时即可使用;每次使用时间应在藻类生长开始下滑时,不要等到水质彻底恶化之后才开始使用。
养殖过程中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消毒剂或杀虫剂,要改变以前每隔10天——15天的水体消毒杀虫的习惯,优良水体的保持应靠微生态制剂进行,如果水体环境良好、鱼类摄食正常,消毒或杀虫会影响水质,破坏水体环境,影响鱼类的正常生理活动而发病。因此,池塘环境的保持,建议使用微生态制剂及底质改良剂等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