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走进 中山三角镇沙栏村民生路,路旁不少人家的房前屋后都摆放着一排排白色泡沫箱子。笔者了解到,这些是养殖户用来培育生鱼苗的孵化箱。尽管看似简陋,然而从这些箱子孵出的鱼苗却能形成一条产业链,个别养殖户由此一年纯收入超百万元。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三角镇沙栏村的裕荣鱼苗孵化场。养殖专业户梁桂洪看到笔者后,一一介绍生鱼苗孵化的过程。梁桂洪介绍,每年春节后,随着天气转暖,生鱼母鱼便会因怀卵肚子鼓胀。这时,养殖人员就会找来公鱼和其配对,并将它们放到泡沫箱里。在安静阴凉的环境下,母鱼产卵时,公鱼就会同时给鱼卵进行体外受精。随后,养殖人员需要将在水里受过精的鱼卵盖在箱子里,放置到室外孵化。待幼苗破卵而出后,将其移植到半遮光的凉棚下鱼池里进行培育至芝麻颗粒大小,便可以每万尾300—400 元的“水花价” 出售给“标粗户”。标粗户再将这些“黑芝麻”养至每条3厘米大小后,再以大约每尾0.3元左右的价格出售。 作为三角镇最早涉足养殖生鱼苗孵化户专业户之一,梁桂洪借鉴了杂交生猪的经验,将香港生鱼种和本地生鱼种进行杂交,首次在广东省乃至全国获得生鱼杂交新品种——“惠农1号”杂交生鱼。由于该鱼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成活率高,有利于提高单产,所以近几年来,裕荣养殖场的产品不但在三角本地畅销,而且还受到云南、浙江、陕西等国内多个省市乃至越南、泰国养殖户的欢迎。据了解,今年裕荣养殖场繁殖的生鱼苗大约有2亿尾,若按往年每万尾300元的价格算,其将有600万元的进账,扣除成本将有100多万元的纯利润。“即使今年鱼苗价格稍微下降了一点,他赚个近百万不成问题 。”三角镇农办技术员吴玉明说。
(中山市海洋与渔业局 梁锦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