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米来水产资讯|养殖小龙虾的四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8-31 10:43:0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软壳病
    病因:钙的摄取不足,或者光照不够降低了钙质的转化,pH值长期偏低,池底淤泥过厚,都有可能造成龙虾得软壳病。虾苗密度过大、长期投喂单一饵料也可导致本病。
    症状:虾壳软薄、体色不红、活力不足,运动能力较差,觅食不旺、不肯进食,生长缓慢、协调能力差,虾壳整体偏薄并且比较软。
    预防:
    (1)冬季清淤。
    (2)用生石灰清塘,放苗后每20天用25毫克/升生石灰泼洒。
    (3)控制放养密度,一般存塘虾量亩均两三百斤为佳,密度不要太大。。
    (4)池内水草面积不超过池塘面积30%。
    (5)投饵多样化,适当增加含钙饵料,饲料投喂的时候,加大钙物质的含量,比如可以添加鱼骨粉、贝壳粉等。
    (6)龙虾的适宜的PH值在6到8之间,尽量维持水体的PH值在这个区间以内,如果PH值偏低,可以用生石灰调理。
    治疗:
    (1)立得安+钙中钙全池泼洒,饵料中拌料喂速补康。
    (2)用鱼骨粉拌新鲜豆渣或其他饵料投喂,每天1次,连用7~10天以上。
    2、烂壳病
    病因:由假单胞菌、气单胞菌、黏细菌、弧菌或黄杆菌感染所致。
    症状:病虾壳上有明显溃烂斑点,斑点呈灰白色,严重溃烂时呈黑色,斑点下陷,出现空洞,最后导致内部感染,甚至死亡。
    预防:
    (1)运输投苗时操作要细致,伤残不入池,苗种下塘前用3%食盐水消毒5分钟或3.2克/立方米水体青霉素浸泡15分钟。
    (2)平时操作小心,尽量不伤苗。
    (3)保持池水清洁。
    (4)投饵充足。
    (5)每15~20天用施立康全池泼洒。
    治疗:
    (1)用施立康全池泼洒1次,3天后再用施立康全池泼洒。
    3、黑鳃病
    病因:虾鳃受真菌感染所致。病原属真菌中的半知菌类。该病是由池塘水质恶化污染,促使镰刀菌大量繁衍寄生在小龙虾鳃丝、体壁、附肢基部或眼球上所致。
    症状:鳃部由肉色变为褐色或深褐色,直至变黑,鳃瓣萎缩,鳃组织萎缩坏死。患病的幼虾活动无力,多数在池底缓慢爬行,停食。患病的成虾常浮出水面或依附水草露出水外,不进洞穴,行动缓慢,病虾往往伏在岸边不动,最后因呼吸困难随后慢慢而死。
    预防:
    (1)更换池水,及时清除残饵和池内腐败物。
    (2)用新碘,定期消毒水体。
    (3)经常投喂青绿饲料。
    (4)在成虾养殖中后期,在池内放些蟾蜍。
    治疗:
    (1)用1克/立方米水体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3次。
    (2)把患病虾放在每立方水体3%~5%的食盐中浸洗2~3次,每次3~5分钟。
    (3)0.3克/立方米水体二氧化氯全池泼洒1次,并迅速换水。
    4、纤毛虫病
    病因:由纤毛虫寄生所致,主要寄生种类包括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和累枝虫等。
    症状:体表、附肢、鳃上附着污物,虾体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使小龙虾活动力减弱,食欲减退。
    预防:
    (1)保持池水清新。
    (2)清除池内污物
    (3)冬季清淤。
    治疗:
    (1)用底分解水体全池泼洒。
    (2)用施立康全池泼洒,连用3次,使池水透明度提高到40厘米以上。
    (3)用纤虫净药物按说明书使用。

    5.png (210.06 KB, 下载次数: 16)

    5.png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