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米来水产资讯|不同池塘的底改侧重点会有明显区别

[复制链接]

1628

主题

10

听众

3639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20-1-13 10:45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2005
    精华
    1
    经验
    3639 点
    金币
    12893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09:15: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目前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和多年前不一样了,养殖的模式从原来的大围粗养发展到土池精养和铺膜高位池精养,到最近几年发展室内小池高密度精养。为创造一个适应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活的池塘环境,在高密度、高污染的养殖过程中,免不了需要改底和调水,池塘的底部和水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个系统,所以:调水是为了改底,改底的目的也是为了水质。


    不同的池塘,由于其底部的不同、排污条件的不同、光合作用条件的不同、养殖密度(投饵量不同)和水流的不同,所以这些池塘的底改侧重点会有明显区别,同时底改的措施和目的也会不同。如果把露天土池的底改方式照搬到室内池或者把有底泥的池塘的底改措施照搬到铺膜池,所采取的措施其预期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一、土池的特点和底改目的:


    土池光合作用好、养殖密度低,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在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调控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土池的水质主要依靠水体的自净能力来完成,人为的调水改底工作主要是在池塘底部和水体太富营养化时或者太瘦时针对性的改善其富营养化或者太瘦的状况。


    良好的土池底部含一定量的非腐殖物质(蛋白质、糖类、树脂、有机酸),腐殖质(腐殖酸、富里酸、腐黑酸等)等等的有机物底泥,这些有机质积累主要来源于饲料残饵、鱼虾粪便和藻、微生物的残体。这些有机质含量合理时,对底泥和水体的酸碱有缓冲作用,同时底泥是水体参加氮循环的微生物的寄宿处,这些因素就构成了土池的第一生产力。但是:当底泥的有机物偏多,这些有机物都参加到氮循环中,那么土池的底泥则会成为池塘底部、水质恶化的元凶,表现为:底泥黑、臭、滑,池塘的耗氧量明显加大水质导致厌氧代谢、水质恶化,


    因此,在土池底改的目的是:保持底泥能够参加氮循环的有机物在适量,降低池塘耗氧量同时保证池塘的生产力。


    也就是说,土池底改的目的是:让偏瘦的池塘底部得到有机物的补充,让底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挥池塘生产力。让太肥的池塘底部减肥,降低池塘水质恶化的几率。


    二、膜池的特点和底改目的:


    膜池投饵量大,也就是每天污染大,池塘本身的自净能力很难完全满足水质的要求。膜池通过铺底膜,让池塘直接和底泥隔绝,杜绝了底泥积累的有机物对池塘水体的影响也终止了底部与生俱来的缓冲能力。


    高密度铺膜池的调水改底,主要依靠良好的集污能力和通过排污,有效的减少有机物的沉淀物和溶解在水中的有机物,减少微生物繁殖和活动的营养基础。但是也由于铺膜,池塘底部没有理想的微生物寄生处,导致底部的缓冲能力、代谢能力相对土池差、水体的氮循环能力也相对于土池比较差。因此铺膜池不一定适合滥用生物措施进行底改,反复采取生物措施底改,反而会在水流不理想、集污能力下降时,会在底部产生粘膜影响对虾健康,不合理使用底改的池塘底部

    铺膜池底改的目的是:通过集污、排污或者化学方法对底部有机物惰性化,减少底部发滑的现象,减少池壁和底部长青苔的几率。


    及时控制铺膜池长青苔是膜池养殖成功的保证条件之一。


    三、室内小池的特点和底改目的:


    室内小池投饵量大,投料次数多,每天池塘单位面积的污染大,另外室内养殖光合作用相对差、藻很难大量吸收氮,池塘底部和表面也容易滋生微生物,池壁容易发滑或者长丝状藻影响对虾健康。水泥或膜的池塘底部基本没有缓冲能力、代谢能力、藻比较少的水体氮循环能力也相对于比较差,所以池塘的自净能力基本上很难满足水质的净化要求。


    室内小池水质和改底,主要依靠养殖池完善的集污、排污系统和增氧系统。同时在室内小池提高微生物和藻的应用效率,以辅助解决滞留时间和水流导致溶解在水体的有机物。在必要的时候配合化学钝化措施,使水体已经溶解的有机物惰性化。一般不要过分通过泼洒途径滥用微生物和培藻剂,避免滥用微生物和培藻剂反而污染水体。应该取其之长,去其之短,尽可能的避免微生物的不良影响。


    室内小池底改的目的是:通过集污、排污或通过化学方法对底部有机物进行惰性化,提高微生物和藻的使用效率,减少底部发滑的现象,减少池壁和底部长青苔的几率通过提高微生物和微藻的效率措施,弥补光合作用不足引起的室内氮循环能力差的缺点,减少池壁和底部发滑的现象,减少蓝身现象。


    不同池塘的巡塘注意点和底改措施


    一、室内小池巡塘注意点和底改措施


    1、除一般的水花、水色观察和水质指标测定外,室内小池的巡塘最好都每天动手摸一摸,每一个池都摸一下池壁。如果发现池壁发滑还需要看看底部是否发滑。一旦发现发滑最好取一点滑膜,看看滑膜是什么,同时及时针对性处理。

    3.钝化水体中已经溶解的有机物,及时处理池壁的粘膜


    水体中每平方泼洒蓝荧标兵5克对池壁滑膜的形成和钝化水体中有机物、控制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有相对明显的作用。


    对池壁已经形成滑膜,可以在池壁喷塘生态。


    二、铺膜池巡塘注意点和底改措施


    1、除一般的水花、水色观察和水质指标测定外,铺膜池的每天巡塘重点注意一下接近水面的池壁有没有青苔。一般青苔都是从池边开始,一旦发现池边有一点点的青苔,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三天青苔就长到池底。一旦青苔到底部就可能会付出代价了。


    2、底改和调水措施重点


    1.通过合理投料和合理布置增氧机,让水流有利于集污、排污,尽可能减少池塘中的残饵、粪便。


    2.养殖过程中,水太浓时适当使用塘生态钝化水体的有机物,及时处理饲料台发粘、滞水现象(表明底部已经有发滑现象)。


    3.及时处理池塘见光的水面青苔,一旦出现一点点的青苔线就马上处理,处理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死亡的青苔散到池塘中被虾摄食。

    2、底改和调水措施重点


    1.对于新开的池塘,最好用有机肥让底泥熟化一下再养殖。在翻推池塘的时候,不要推到新土层,得留一点旧土在底部才能够发挥底泥作为池塘水体营养库和水质的稳定缓冲系统优势。


    2.对底泥适中的池塘,养殖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微生物对氮循环强化的作用进行改底和调水。


    3.对底泥太富营养化的池塘,每一次巡塘都要仔细观察饲料台是否滞水或饲料台底有粘液膜,这种现象意味着:底部已经恶化了。

    水产前沿网



    http://milai168.taobao.co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