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23001
- 积分
- 69
- 主题
- 9
- 帖子
- 44
- 精华
- 0
- 经验
- 69 点
- 金币
- 361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0-28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44
- 精华
- 0
- 经验
- 69 点
- 金币
- 361 元
- 注册时间
- 2011-10-28
|
在外留学期间,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国外对症治疗的时候抗生素的用量非常慎重。一般来说严重的感染才会开抗生素治疗,在英国的一同学踢球小臂骨折做的植入钢板手术,术后都没有进行相应抗生素的抗感染治疗(吃惊啊!!!我记得当时我做一个简单的扁桃体切除手术,手术前三天抗生素,手术后三天抗生素,打的我最后是拔针而走,实在受不了了)。用我在外定居的同学的话来说:快要死的病了才给你开抗生素呢。当然这是玩笑话了,不过人家全民公费医疗,从减少开支方面少开抗生素可以理解,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对抗生素的使用具有严格的规定。
难道外国人的身体就特别好,难道中国人的身体就特别差,哪怕是感冒咳嗽,去医院都会给你开静脉注射。其实不是如此,而是抗生素的产业链已经形成,这种产业链一旦打破,将面临重大的医疗改革,甚至是医疗体制的彻底改革。可以说,抗生素产业链绑架了中国的医疗,就和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的经济一样,动则伤筋动骨。
如今,抗生素的滥用在水产上非常普遍,不管什么病,基本上都是大量的抗生素往里面扔,很不合理,这是应用层面;从教育层面,大到高校教材,小到书城卖的抗病防病的小册子,列出的疾病治疗方法也多数是抗生素治疗,这就很心寒了。论坛有日本人编的新鱼病图谱,里面关于疾病的描述很多都是老东西,但在对应的“治疗”方面,很多病都是实事求是地列出:“该病并无有效的治疗方式”,或者说“尽管某某抗生素有效,但考虑到对环境的污染,不推荐使用”。
我们高校的老师在很多方面是有心无力,渔场发病第一时间到达的往往是广大药厂的一线代表,我希望大家能从我做起,为水产的可持续发展尽点力。否则即使这块蛋糕做大了,将来也许会成为毒奶粉、瘦肉精猪肉、地沟油等一样的下场。
这是我自己的心里话,渔药的同行莫有意见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