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种水产] 北参南养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站会员  发表于 2012-6-30 12:27:31 |倒序浏览 | 接收回复通知
转载链接:http://www.haisheninfo.com/thread-95245-1-1.html

对于去年直至今年上半年的北参南养的利弊的论证,估计大多读者通过报刊和杂志还有网络媒体,或多或少也能了解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各路分析与评论专家也在纷纷指点江山,出谋划策,想找出一条适合刺参产业发展的合理解决方案。
笔者自去年至今,一直关注此事。虽当时也想多少发表一点个人看法,但碍于众多因素,已至未能所愿。
时至今日,忍不住,在这里乱点江山,乱说一通,以解心中对此的纠结之情,也算是对刺参产业出一点微薄力量吧。
总的来说,北参南养,到现在为止,整体来说,应以暂时失败告一段落。归其原因,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其中,那就是“侥幸”。
如果看到这里,对笔者的看法产生怀疑或是非议,请占用您宝贵时间把下面的分析看完。
首先,先分析下北参南养现象的来源,这一点,估计我不用说,大家也会明白,北参价格的持续高涨,使众多投资和投机者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丰厚的利润使更多的人趋之若鹜,加上海参(北参)的生长同期长,营养价值确实又高,保健作用毋庸置疑。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众多南北方掏金客也就是看到了这一商机,而且又有当年鲍鱼南下模式的余威,才不惜跋山涉水,南下发展。想用南方温度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提前在当今刺参(北参)浪潮中分一杯大大的羹。也就是这一侥幸心,想让在南方水域长大和海参,经过一段时间后,重返北方市场,以争取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复制当年拖垮北方鲍鱼的模式。
孰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侥幸,让另一部分投机客捕获到了更多的商机。
大家知道,北参刺参有个致命的弱点,是承受不了高温天气和水温的。其结果与后来发生的事,估计大家也有所耳闻与目睹,就不再多说。
但由此对北参造成的影响还是不容忽视的,价位忽高忽低,摇摆动荡。
但是还是刺参的这一特点,使北参不可有太大惊慌。毕竟北参的营养价值在那摆着,是众所周之的,而且不会受到太多高温的影响,买卖时间是宽松的,不受外界干扰的。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北参南养不可行。可行,但要定位准确,也就是诸如品牌化之路。不能总想用南参反过来冲击北参市场,毕竟两者之间从品质与营养价值还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但这个品牌化不能只要求北参走品牌化,那样成了北参保卫战了。同样也要求南参有自已的品牌化,或许需要一段时间,但只要脚踏实际,还是可行的。温州皮鞋不也从量变到了今天的质变,走出国门了吗!
所以要从长远大局来说,为了刺参这一行业的可持续有序发展,笔者最好的见意还是南参北参在品牌上分开为好。
南参定位:中低消费群体,毕竟南参的种质也是刺参产业的一个分支,还是有部分营养价值的,总比吃个面做的仿参强吧。
北参定位:高端消费群体,确实追求其营养价值与品质的那部分群体。
两者之间,是不能混为一体,鱼目混珠。那样南参或会好些,产业也能可持续下去。北参也会持续其高端的形象。
但是,到了实际,北参南参分开销售吗?!那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南参想不重蹈上半年之痛,北参不出现鲍鱼产业的滑坡现象,很难!
就是勉强南参销售成功,最后还是把北参这一披着高档华丽的外衣的保健品给拖跨了,就是再好的营销模式能撑多久呢?(当年山东某保健品品牌是何等风光,在当时亚州金融危机背景下,横扫大江南北,最后确因一次无关的意外事件,导致其保建品王国的倒塌,鄙人曾接受过其先进的营销与市场运作培训,呵呵,学艺不精)。
就是有幸能在这之间存活个一年半载,没有了北参良好的品质和高端的价格作为支撑,又能有多少人会接受这一虚无缥缈所谓高档与品质呢?!当头来还是要使整个产业受到意想不到的冲击,只能把又一个好端端的高档滋补品种给摸杀掉了。
(以上观点,来源于远大海洋市场分析与策划团队,仅供参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