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UID
- 323
- 积分
- 13
- 主题
- 12
- 帖子
- 12
- 精华
- 0
- 经验
- 13 点
- 金币
- 2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8-4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12
- 精华
- 0
- 经验
- 13 点
- 金币
- 20 元
- 注册时间
- 2010-8-4
|
甲鱼俗称老鳖、圆鱼、团鱼或脚鱼,为水产珍品,经济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必要的氨基酸、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一直是广大消费者食谱中的高级菜肴和名贵的滋补品。
近十几年来由于甲鱼的养殖不断发展,甲鱼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导致甲鱼的身价大跌,甲鱼养殖户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不少养殖户被迫停产、破产或调整项目。面对甲鱼养殖业的滑坡,近几年来,笔者积极引导养殖户发展露天池塘生态健康养殖,并自繁、自育、自养,为市场提供纯天然商品甲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笔者现就霍山县露天池塘生态健康养殖成品甲鱼技术作一简要介绍,其技术特点为成活率高、成本低、风险小、周期短、效益好,经过1个周期的养殖,甲鱼平均个体重在500 g左右,单产在6 000 ~7 500kg/hm2。
1 甲鱼的生活习性
甲鱼是用肺呼吸(冬眠时除外)的两栖爬行变温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其摄食程度和活动能力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自然情况下,适应甲鱼摄食和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2~23℃,最适温度为27~33℃时。春季当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结束冬眠的甲鱼出来觅食,当温度为25~30℃时,甲鱼的摄食活动最旺盛,生长最快。夏季,当水温超过33℃时甲鱼的摄食和活动能力大大下降。秋后,当水温降到20℃以下时,甲鱼的摄食和活动能力又逐渐下降, l5℃时停止摄食, 12℃时潜入塘底沙中进行冬眠。
2 养殖成品生态健康甲鱼的基本条件
露天池塘养殖成品甲鱼,一般池塘需具备以下条件:首先,池塘为东西走向,池深2 m,水深1. 5 m,池底须略成倾斜状,以便排水清洗。要建防逃墙,高出其生活场地50 cm,防逃墙上边向里出檐,墙内用水泥抹光。防逃墙内留1~1. 5 m宽空地,上面铺沙,作为甲鱼的活动场所、产卵场、休息台和饲料台。池塘底质不好的可用三合土打底夯实,以防池漏水。其次,要有给排水系统,以达到进排水畅通,保持水质清新,一般养殖甲鱼池的水质要求,透明度在30~35 cm, pH值在7. 3~8. 3,溶解氧要求在3. 5~4. 5 mg/L,水质无污染,进排水口要安装防逃设施。第三,要有安静的生活环境,选择阳光充足、不受干扰的地方建池。
3 苗种放养
3. 1 幼鳖的选择
选择好放养的甲鱼苗种十分重要,关系到成品甲鱼的品质和价格。目前甲鱼品种很杂,有些品种市场行情不好,不受欢迎,而纯种中华鳖背甲上呈黄褐色,体形略椭圆型,黄白底板,裙边大略下包。因此,应选择健壮的无病无伤的纯种中华鳖用于养殖。
池塘养殖成品甲鱼,首先要培育好苗种,霍山县的苗种一般都来自该养殖户上年自繁自育的越冬幼鳖,应该选择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质健壮的幼鳖为放养对象,放养规格为100~200 g/只。4月中下旬放入露天池塘养殖。
3. 2 池塘消毒
放养苗种前对池塘进行消毒,平均水深保持10~15 cm,用生石灰1 500 kg/hm2 溶解后全池泼洒,一般消毒7~10 d后将水排干,再注入新水。
3. 3 苗种消毒
放养前对甲鱼种进行药物浸洗消毒,可用10- 4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20 min,或用3% ~4%食盐溶液消毒5~10 min。
3. 4 放养密度
池塘饲养一般投放100~200 g的甲鱼苗种1. 5万只/hm2 左右, 4月放养, 11月底出塘,近8个月养殖均可增重350~450 g,最大个体可达800 g以上。
4 甲鱼的饲料与投喂方法
目前,甲鱼的饲料来源很广,有饲料厂生产的全价甲鱼配合饲料,也有自己配制的配合饲料。霍山县甲鱼养殖户多以本地饵料资源为主,投喂各种禽畜的内脏下脚料、新鲜的鱼肉、贝肉、蚯蚓、蚕蛹、蝇蛆、螺蛳、大豆、玉米、菜饼等,适当搭配植物饲料,以减少全价配合饲料的用量,使饲养出的成品甲鱼接近野生品质。甲鱼的饵料,大部分需要加工后才能投喂。肝、肠等动物内脏应切成小块喂;不太新鲜的内脏,应煮熟、晒干后再用;蚯蚓要用开水烫死后切成段;鱼、虾、蚌等先要弄死,有壳的要把壳轧碎,然后投喂;螺蛳或田螺可以活投,大豆要熟投等。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定点投喂在食台上。每天投喂量占甲鱼体重的3%~5%。4、11月份投3%,5、10月份投4%, 6、7、8、9月份投5%。在实际投喂中应随甲鱼的体重、摄食强度、温度变化而变化。晴天多投,阴雨天少投或不投,饵料投喂同样要做到“四定”,以投喂后2 h吃完为宜,这样既不会污染水体,又能使甲鱼吃饱。
5 饲养管理
露天甲鱼的饲养管理要注意把好三关,即水质关、饲料关和防病关。
5. 1 水质关
一般以池水呈黄绿至褐绿色,透明度30~40cm为宜,每月用生石灰375 kg/hm2 消毒1次,每15 d换1次水。换水量要达到1 /3~1 /2,高温季节要适当增加换水量。同时在池塘一角约占鱼池面积1 /5的地方放养水葫芦和浮萍以养螺,既调节水质,又为甲鱼增添可口饵料。
5. 2 饲料关
应做到优质新鲜,营养全面,适口性强,易消化吸收等方面。
5. 3 防病关
首先饵料消毒,所有新鲜鱼虾螺蚌肉等饵料投喂前均用5%盐水浸洗消毒;其次工具消毒,清除残饵,清理消毒食台;再次水体消毒,养殖期间坚持不用高毒、高残留药物和抗生素类药物,每隔15 d施1次生石灰,以消毒水体,调节水质,不定时用车前草、穿心莲、鱼腥草、大蒜头、马子苋等中草药煎汁全池泼洒,以增强甲鱼的抵抗力,防止疾病发生。
6 收获
在养殖户的精心管理下,经过1个周期的养殖,霍山县几个养殖户的产量,产成品甲鱼均在8 250 kg/hm2 左右,每长500 g甲鱼需饵料费20元,种苗费4元,药品费2元,人工费6元,水电环保3元,银行利息、管理3. 5元,地租1元,其他费用2元,合计开支41. 5元,按霍山县现时天然甲鱼市场价70元/500 g计算,每500 g甲鱼净利润28. 5元。产甲鱼7 500 kg/hm2 ,纯收入42. 75万元/hm2。
7 结语
该模式以无公害健康养殖技术要求,养殖过程坚持不使用高毒、高残留、抗生素类药物,对养殖水体以种植水生植物,泼洒生石灰、换水等来调节,对甲鱼病的预防主要把好消毒关以及用中草药剂全池泼洒,以增强甲鱼抵抗力。全程投喂新鲜活动物饲料,确保甲鱼的野生风味和保健功能,提高成品甲鱼的价值。只有进行生态健康养殖、无公害生产,才能不断为市场提供消费者所欢迎的品牌产品。
(作者:杨奉玲 张昆) |
-
总评分: 金币 + 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