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80
- UID
- 52496
- 积分
- 106
- 主题
- 19
- 帖子
- 75
- 精华
- 0
- 经验
- 106 点
- 金币
- 279 元
- 注册时间
- 2012-7-16
 
该用户从未签到 - 帖子
- 75
- 精华
- 0
- 经验
- 106 点
- 金币
- 279 元
- 注册时间
- 2012-7-16
|
.一、生产上常用的鱼苗、鱼种生长期的划分
根据鱼苗、鱼种的特点和我国传统习惯,生产上人们常常把鱼苗、鱼种的生长期划分方以下几个阶段。
水花:刚孵出3~4天,鳔已充气,能水平游动,可以下塘饲养的仔鱼。
乌子:鱼苗下塘后经10~15天的培育,全长约2厘米时的仔鱼。
夏花:乌于再经5~10天的培育,养成全长3厘米左右时的稚鱼,也称火片或寸片。
秋片:夏花经3~5个月的培育,养成全长10~17厘米的鱼种,由于是在秋天出塘,故称秋片。
春片:秋片越冬后称为春片。
二、食性变化
刚孵出的鱼苗以卵黄囊中的卵黄为营养;称内营养期。随着鱼苗逐渐长大,卵黄囊由大变小,此时鱼苗一面吸收卵黄,一面摄食外界食物,称混合营养期。卵黄囊消失后,鱼苗就完全靠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而生长,称外营养期。 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由鱼苗成长为鱼种的过程中,摄食方式以及摄取的食物组成将发生如下的变化:
(一)仔鱼早期 这个时期,鱼苗刚刚下塘l~5天,全长7~10毫米。鲢、鳙、草;鲤等每苗的“口径”(特指鱼口酌长径)大小相似,为0.22~0.29毫米,适口食物大小为165~210微米X700微米。鱼苗摄食是靠视觉发现食物并主动吞食的,食物主要是轮虫,无节幼体和小型枝角类,过大的食物吞不下,过小的食物(浮游植物)吃不到。
(二)仔鱼中期 鱼苗下塘后的5~10天,主要养殖鱼类的全长为12~15毫米,几种鱼苗口径虽然基本相似,大小为0.62~0.87毫米,但摄食方式已开娩出现区别,鲢和鳙摄食方式由吞食向滤食转化,适口的食物是轮虫、枝角类和挠足类也有少量无节幼体租较大型的浮游植物。草九青、鲤鱼摄食方式仍然是吞食,适口食物是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还能吞食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
(三)仔鱼晚期 鱼苗下塘后培育10~15天,此期鱼苗的全长16~20毫米即乌子阶段。此时鲢、鳙由吞食完全转为滤食,但鲢的食物以浮游植物为主,鳙的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草、青、鲤鱼口径增大,摄食能力增强,主动吞食大型枝角类、摇蚊幼虫和其他底栖动物,并且草鱼开始吃幼嫩永生植物。
(四)夏花期 鱼苗的全长达21~30毫米,这时,几种鱼的食性分化更加明显,很快进入鱼种期。 |
-
总评分: 金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