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泥鳅气泡病防治

[复制链接]

344

主题

19

听众

3616

积分

五级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3-7-9 10:50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3272
    精华
    4
    经验
    3616 点
    金币
    8566 元
    注册时间
    2012-11-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5 17:03: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来不少地方都发现泥鳅气泡病频频发生,给泥鳅的养殖带来一定的危害。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泥鳅气泡病的防治。
      
      症状
      
      发病泥鳅在水面上无力游动,不久在泥鳅的鳍内出现微小的气泡聚集,鱼鳍张开,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白翅”,当鳍内气泡不多时,泥鳅还能反抗其浮力上下游动,但身体已失去平衡。随着气泡的增大和体力的消耗,泥鳅有的失去自由游动能力,引起死亡;有的因鳍内气泡长时间滞留,使鳍内的细胞膜冲胀,造成充血发炎,最后形成烂鳍烂尾病的发生。
      
      原因
      
      1.越冬池长期结冰,把水面封住,使水中有毒气体无法释放,引起气泡病。
      
      2.越冬池长期阴冷结冰,突然回暖解冻,池塘底部释放的气体使水体达到饱和,也会发生气泡病。
      
      3.用地下水换水时,水流落入池中带入空气,也会使泥鳅发生气泡病。
      
      4.夏季高温季节,中午水温过高,水中溶解气体过饱和,也会使泥鳅产生气泡病。
      
      5.连续几天低温阴雨天气,池塘中浮游植物较多,浮游动物较少,天气转晴后,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突然增强,产生的溶氧使水体很快达到饱和,泥鳅体内的过多溶氧会游离成许多微小气泡,聚集在鳍内形成气泡。
      
      6.高温天气突降暴雨或出现高温闷热天气,气压降低水中溶氧出现过饱和而产生气泡。
      
      防治
      
      1.越冬池塘长期结冰时,在冰面上打一些冰眼,使水中气体得到释放。冬季天气回暖化冰后应及时换水,冲释水体中的各种气体。
      
      2.高温季节,防止池塘水层过浅,水深应保持在70厘米左右。3.高温季节换水,应选择傍晚时节,避免温差太大。
      
      4.持续低温阴雨天气,一旦转晴要及时增施改水解毒调水类药物。
      
      出现气泡病的当天,应立即加注新水,或排除部分老水,然后用增氧剂全池抛洒,再用降碱解毒灵兑水全池泼洒,第二天再用绿水酸解毒调水,避免用食盐兑水泼洒反复反弹现象的发生。
    上天不给我的,无论我十指怎样紧扣,仍然走漏;给我的,无论过去我怎么失手,都会拥有 ...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