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种水产] 山东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育苗技术简介

[复制链接]

33

主题

5

听众

158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8-10 08:09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帖子
    53
    精华
    0
    经验
    158 点
    金币
    1100 元
    注册时间
    2011-7-28

    荣誉贵宾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08:36: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山东科合海洋高技术有限公司建于2001年,是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科研基地,为国有股份制企业,公司占地120亩,总资产1800多万元,有工厂化育苗、养殖水体15000立方米(其中主要用于海参育苗的水体12000立方米),室外养殖池200多亩,办公楼、实验楼、食宿楼5000多平方米,公司规模大、生产设施先进,科研人员经验丰富,公司注重科研及新产品的研发,以科研、示范和推广为主,自2002年以公司为主体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先后承担国家、省近20项海洋领域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通过十年的发展,公司已具备年繁育海参苗种3万公斤,各类海水鱼苗500万尾,生产成参2万公斤、成鱼2万公斤的生产能力,公司于2003年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863”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北方基地。

    我公司2011年3月下旬开始海参育苗,先后分5批布卵,育苗水体12000立方米,此次育苗我们特别重视苗种的质量,针对目前存在苗种培育过程中病害防治技术不够导致的滥用抗生素和中间培育过程为提高生长速度添加促生长激素等问题,我们在育苗过程中坚持不用或少用抗生素,主要大量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和控制苗种状态,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苗种质量,实现生态、健康无药残育苗,所育苗种抗病力和抗逆性强、生长快、产量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苗种培育

    育苗中胚胎发育到小饵幼体进行选育,培育池密度控制在0.5个/毫升左右。注意换水与管理。我们投喂的刺参幼体适口饵料是我们培养的鲜活盐藻、角毛藻、叉鞭金藻、光合细菌等,此外添加代用饵料,如海洋红酵母、螺旋藻粉,鲜活鼠尾藻磨碎液等,投喂要坚持少投、勤投的原则,不可一次投喂过多,否则刺参幼体易消化不良。单泡藻类的投喂量分别为小饵幼体1万细胞/毫升,中饵幼体1.5万/毫升,大饵幼体2万细胞/毫升,如果胞藻类不足可搭配投喂一些代用饵料,如鼠尾磨碎液每天投喂量10PPM—20PPM(鲜重),在生产中要通过镜检刺参幼体胃的饱满程度而加以调节,一般胃区内有1/2饵料即可。水质调控主要使用微生态制剂,如EM菌、优肽、菌克27、利多精、摩力尔益菌王、摩力尔复合酶王等,并在饵料中添加黄芪多糖类维生素类等添加剂。

    当幼体20%—30%发育至尊形幼虫时,投放稚参附着基,附着基使用波纹板。附着基投放前用0.5%氢氧化钠浸泡1天—2天,然后用水洗去药物,洗刷干净后放入饵料池中接种底栖硅藻。底栖硅藻附着的多少直接影响附苗量,因为稚参在这一时期摄食力较弱,如果附着基上没有足够的饵料,稚参变态率和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经过10天—20天的培养,附着基上面附着一层底栖硅藻,此时即投放使用,投放密度为80片/平方米—100/平方米,成60度角或45度斜放,以使投喂时承接饵料。

    稚参采集密度我们一般为0.5头/厘米。体长2毫米以前的稚参,以附着基上底栖硅藻为主要饵料,并投喂一些单胞藻类,并逐步增加光照强度,使附着基上的底栖硅藻得以繁殖。随着稚参的生长,要及时补充新的底栖硅藻及鼠尾藻磨碎液,当稚参体长达2毫米以上时,可完全以鼠尾藻磨碎液为饵料,每日投喂4次,每次20PPM—30PPM。

    稚参培育采用流水方法来改善水质,一般每天流水4次—6次,每次1小时,每天的流水量为培育水体的2—3倍,并在水温较高时增加流水量,此时要注意稳定池内的溶解氧含量,当小于3.6PPM时,稚参会出现病态,当小于1.0PPM时稚参会大量死亡。由于投喂时间过长,鱼苗后期要注意搞好培育池的清底和稚参的倒池,并视情况进行稚参的筛选,并分期出池,以利于个体小的稚参迅速生长。

    (二)创新点及育苗关键技术

    1、幼体培育

    幼体培育的关键在于尊形幼虫死亡率的高低,往往在几小时之间幼体全部胃萎缩和烂胃,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幼体早期饵料生物的质量,因为刺参对饵料生物的选择性较强,对饵料生物的质量要求严格;二是水质的调控,幼体自身免疫力极低,因此对海水的温度、盐度等理化指标要求高;三是自然淘汰率高,由于刺参自身的遗传因素,加上人工繁殖多采用阴干和升温等促产技术,造成多数卵子不能充分成熟;四是底栖附着条件是否适宜;五是存在敌害生物。因此,提高尊形幼虫成活率技术措施包括:一是投喂适口、高质量饵料生物。实践证明,角毛藻和盐藻混合投喂效果最佳,且应坚持少投、勤投的原则。另外,在尊形幼虫后期的附着阶段,应适当减少饵料生物的投喂量,这是因为在此时期幼体的摄食不强烈,应防止过多的饵料生物沉积池底,埋没刚刚附着的幼体或使底层水质恶化而影响幼体附着;二是调配好育苗水质;三是改善底栖环境条件,在投放附着基之前,彻底吸底1次;四是适时产卵,确保得到优质受精卵;五是防治敌害生物和细菌的繁殖,在育苗过程中少用抗菌素尽量使用微生态制剂调配水质。

    2、稚参管理

    目前,普遍存在稚参死亡率偏高的问题,尤其是体长3毫米以下的稚参,经常出现委缩、脱落、溃烂,甚至短时间内几乎全部死亡的现象,它除了与亲参质量与幼体培育有关以外,还与附着密度、饵料、水温、水质等有关。稚参附着密度过大,活动空间减少,摄食量不够,造成营养不良,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因此,应控制附苗密度在0.2个/平方厘米—0.5个/平方厘米为宜。育苗时,如附着基上不附着底栖硅藻,而是直接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新鲜海泥,则稚参饵疗转变过大,摄食量减少,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因此,应提前附着底栖硅藻。另外,大量投喂光合细菌也是一种有效防治“滑板”的措施,光合细菌可以有效改善育苗池的微生态环境,净化水质,增强稚参抗病能力。

    刺参无药残生态育苗,是海参育苗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是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我们只是初步尝试做的远远不够,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完善,降低苗种病害发生率,提高苗种质量,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我是海参

    3

    主题

    6

    听众

    170

    积分

    正式会员

    Rank: 2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财源享通
    2019-2-22 13:28
  • 签到天数: 9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帖子
    153
    精华
    0
    经验
    170 点
    金币
    581 元
    注册时间
    2013-7-13

    社区QQ达人

    沙发
    发表于 2013-7-18 13:51:53 |只看该作者
    二维码
    楼主是科和的?
    在线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