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5月份全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复制链接]

529

主题

17

听众

2933

积分

四级会员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死哪去了
    2014-8-4 11:41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帖子
    1454
    精华
    3
    经验
    2933 点
    金币
    456 元
    注册时间
    2011-8-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11:01: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月份进入“立夏”和“小满”节气,气温逐渐上升,全国各地普遍进入水产养殖生产期,水产养殖动物发病情况总体随气温、水温的增高而增加。从近3年同期全国水产养殖病情监测数据和今年各地养殖动物发病情况看,5月份需关注以下疾病:

      重点关注疾病

      1.鳃出血病(病原是鲤疱疹病毒Ⅱ型):主要危害异育银鲫,该病流行时间长,流行温度15℃~33℃,以20℃~28℃最为严重。4月~10月均有爆发,5月~6月进入发病高峰期。近几年,在异育银鲫主养区江苏等地发病情况较为严重,在河北、天津、江西等也监测到该病发生,呈现出多地蔓延的趋势,江苏、河北、江西、安徽、湖北、浙江等鲫鱼主养殖区需重点防控,其他地区需密切关注。

      2.鮰类肠败血症:主要发生对象为斑点叉尾鮰,该病流行时间跨度大,流行水温为24℃~28℃,5月~6月是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病原可侵染各生长阶段的斑点叉尾鮰,对鱼种的危害最大,临床症状以头盖穿孔或肠道败血为特征。该病曾于2015年4月下旬在我国湖北省养殖区发生,引起斑点叉尾鮰鱼种大量死亡,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鮰鱼主产区需重点防控,鲶鱼主养区也需关注。

      3.白斑综合征:以往主要发生对象为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2014年~2015年有克氏原螯虾主产地发生了该疾病,感染宿主范围有扩大趋势。据相关省份监测,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的发病水温一般为20℃~28℃,各沿海省份对虾主养区及江苏、湖北、安徽、江西等克氏原螯虾主养区需密切关注。

      4.锦鲤疱疹病毒病:主要危害鲤鱼和锦鲤,发病水温为18℃~30℃,在23℃~28℃易发病,发病后死亡率较高,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四川等主养区需重点防控。

      5.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危害虹鳟,以早春和初夏多见,在水温为8℃~15℃时流行,3月龄内幼鱼较易发病并有大量死亡,北京、河北、辽宁、山东、甘肃、青海等集中流水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6.肝胰腺坏死症: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患病对虾临床症状为肝胰腺萎缩坏死、活动力减弱、对虾在池塘底部死亡,发病初期水面和池塘边观察不到病虾,故俗称“偷死病”。多由投苗密度过大、饲料投喂过量等引起。幼虾期发病较多,沿海对虾主养区需要重点防控。

      其他关注疾病

      1.草鱼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鱼鱼种及青鱼,发病水温为20℃~30℃。在水温高于20℃时流行,25℃~28℃为流行高峰。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地草鱼主养区需加强防控。

      2.鲤春病毒血症:主要发生对象为鲤鱼、锦鲤、金鱼等,发病水温在8℃~20℃,尤其在15℃~17℃易发生,鲤鱼主养区需重点关注。

      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主要危害鲫、鲤、鳊、鲂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流行范围较广,多呈急性流行,发病后死亡率高,各淡水鱼主养区需加强防控。

      4.链球菌病:主要危害罗非鱼,发病水温为25℃~35℃,常发病于夏、秋两季,从2015年的监测情况看,发病时间较往年有提前,广东、海南等地罗非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5.小瓜虫病:各种淡水鱼、洄游性鱼类、观赏鱼类均可被其寄生,小瓜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各淡水鱼主养区均需加强防控。

      6.指环虫病:主要危害草鱼、鲢、鳙、鲤、鳗等鱼类,尤以鱼种最易感染,多数种类的指环虫繁殖适宜水温为20℃~25℃,各淡水鱼主养区均需加强防控。

      7.刺激隐核虫病:主要危害大黄鱼、石斑鱼、卵形鲳鲹等,刺激隐核虫的最适发育水温21℃~25℃,福建、浙江等大黄鱼网箱养殖区需重点防控。

      8.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主要危害南美白对虾,可引起对虾慢性“矮小残缺综合征”,沿海对虾主养区需加强防控。

      防控措施

      1.做好水质调节和投喂管理。适时开启增氧机,及时加注新水,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抑制病原生物,保证水质“肥、活、嫩、爽”。投喂新鲜、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及时清理残饵。

      2.关注天气变化。各地要密切关注暴雨等突发性天气预报,及时加固养殖设施。暴雨期间,要谨防池塘、网箱等水体缺氧,关注养殖动物的应激性反应,增强鱼体免疫力。

      3.规范用药。一旦发病,需要药物治疗时,要选用国标渔药,并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科学使用。

      4.相关疾病防控方法请登录www.adds.org.cn(全国水生动物疾病远程辅助诊断网,简称鱼病网)查找。


    相关帖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