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梅雨时节气候的反复无常和温差的剧烈变化极易引起河蟹应激反应,当水温昼夜变化超过5℃,体质不好正在蜕壳的个体有大概率出现蜕壳不遂现象。同时,低温阴雨天气也抑制了单细胞有益藻类的光合作用,导致水质变清,青苔滋生。阴雨天气也影响了水中溶氧和螃蟹摄食,导致体质变差,易诱发弧菌病。水质浑浊的塘口还可能发生纤毛虫病。 
提前准备,安全度梅 6、7月份正逢 养殖的关键时期,自然因素我们无法避免,但提前了解可能遭受的威胁,抓紧防范却可减少养殖损失。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整理出以下几大管理措施,希望能为养殖朋友排忧解难。 定期改底 定期使用改底片进行改底,促进底部菌相平衡,从而促进底部有机质的分解。定期使用,可以使板结、发黑的底部长期保持疏松的健康状态,实现底好水好的健康养殖模式。 必要时可配合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态制剂来调控水质,调节菌相和藻相。可以使用大连升泰生物“底活活”,底活活是一款由升泰微生物专家用30年时间深度优化的改底活菌,底活活中的所有菌种能彼此协作共生,形成强大的微生态菌群,该菌群中的核心菌群能降解养殖水体底部的残饵和粪便,转化成生物絮团和其他营养蛋白供生物重新利用,让养殖中的底部修复不再成为难题。 调节水质 阴雨天气应注意增氧,灵活使用增氧机或干撒增氧剂增氧。雨后,在保证溶氧不低于4~5毫克/升的情况下:使用由各种有益菌构成的微生物菌剂,补充底泥有益菌相,进一步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繁殖,调节藻相。 适时投喂 梅雨季节, 饲料易受潮发霉,一次囤货不宜过多,优质的饲料是保证水生动物维持健壮体格的关键,必要时也可内服免疫增强剂,提高养殖动物免疫力及抗病能力。梅雨期间应根据天气、水质变化和实际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具体做法如下: 
连续的晴天到多云天气,可以按照常规养殖方法投喂。连续的多云到阴天天气,定时投喂饲料,投喂量按常规投喂量。连续的阴天到小雨天气,建议在投喂前30分钟撒增氧剂,然后定时投喂饲料,投喂量以第二天检查不剩饵料为宜。 连续的雨天,先均匀干撒能缓慢增氧的颗粒,再根据雨量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果是暴雨到阴天天气,等雨停止后投喂。若雨后水体浑浊,宜先净水解毒后再投喂,投喂量以第二天检查不剩饵料为宜。 调节水位 梅雨期,水位应根据降水量多少进行调节,以免水温偏低,影响养殖动物正常生长。
|